Page 65 - 《新湘评论》2018年第9期
P. 65

读书
                  蔡昉著,中信出版社                          3.《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
                                                                                               少儿类
                  2.《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新凤霞著,山东画报出版社
                  方军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4.《平原客》                           1.《阿莲》                         书目
                  3.《国粹:人文传承书》                       李佩甫著,花城出版社                        汤素兰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王充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5.《乔家大院     第二部》                  2.《花儿与歌声》
                  4.《梦与真——许渊冲自述》                     朱秀海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孟宪明著,海燕出版社
                  许渊冲著,河南文艺出版社                       6.《好诗不厌百回读》                       3.《伟大也要有人懂:小目标           大
                  5.《五百年来王阳明》                        袁行霈著,北京出版社                    目标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
                  郦波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7.《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                  陈晋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6.《影响未来的新科技新产业》                    巫鸿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科普生活类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书店
               未来产业研究组著,中信出版社                        8.《重庆之眼》                          1.《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
                                                     范稳著,重庆出版社                         顾凡及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文学艺术类
                                                     9.《我们的老院》                         2.《医本正经》
                  1.《诗的八堂课》                          肖复兴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懒兔子著绘,科学技术文献出
                  江弱水著,商务印书馆                         10.《遥远的向日葵地》                  版社
                                                                                                                   63
                   2.《古砖花供——六舟与 19 世纪                李娟著,花城出版社                         3.《中国三十大发明》
               的学术和艺术》                               11.《中关村笔记》                        华觉明 、冯立 昇 主编 ,大象出
                  王屹峰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宁肯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版社





                                                历史上曾经的大学西迁


                        1956年,作为东南翘楚的交通大学从上海迁至西安,这是国家调整新中国工业建设、文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布局的重大举措,
                     意义深远。自此,交通大学在黄土地上永久地扎下根来,为西部建设了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而在更早的1930年代,中国的大
                     学还经历过一场西迁。那一场西迁,被认为有“保全国家元气”之目的。而在那一场西迁中,中国的大学在颠沛流离中发展壮大。
                        两场西迁,目的不同,但规模一样宏大,意义同样深远,都是一种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强烈释放。
                        那些炮火连天中的西迁壮举也让今天的我们震撼、感怀——
                        西南联合大学 “七七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
                     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翌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军政大学     1936年6月1日,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中共中央于瓦窑堡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
                     月,红军大学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新中国建立后迁入北京,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防大学。
                        西北联合大学 “七七事变”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三所院校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春,西
                     安临时大学迁至汉中,改名为西北联合大学。随后,国民政府教育部指令,撤销西北联合大学,成立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西
                     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五所独立院校。
                        中山大学    1938年10月,中山大学迁往云南澂江。1940年,中山大学从云南澂江迁往广东省北部的乐昌县坪石镇。1945年
                     1月,中山大学不得不再次迁校,学校一分为三,分别迁往粤东梅县、连县、仁化。同年8月,中山大学迁回广州石牌等原址复课。
                     现为中山大学。
                        武汉大学    1938年到1946年,国立武汉大学西迁乐山。
                        厦门大学    1937年12月至1945年7月,厦门大学内迁福建省西部的长汀。长汀八年,厦门大学“弦歌不辍”,被誉为“东南最
                     优之学府”,成为名副其实的“南方之强”。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