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新湘评论》2022年第23期
P. 45
实践
用好“四镜”全面抓实安全生产
李耕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安 排查风险隐患。安全生产法要求 不迁就任何人,绝不放过隐患源,决
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 “必须同时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不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要巧用
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作为应急 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透视镜”,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表
管理部门,要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近 隐患之所以称之为隐患,有其一定 象看实质,在日常检查中把深层次问
年来的新老问题和风险“对症下 的隐蔽性、欺骗性和不可预见性,但 题“透视”出来,把潜在的风险暴露出
药”,用好“四镜”,以实际行动将“疫 任何重大事故都是有端倪可察的, 来,时刻谨记过去安全今天未必安
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 都是经过了“萌芽-发展-爆发”的量 全,今天安全不等于明天安全。头脑
全”的要求落到实处。 变到质变过程。我们要善用“显微 不糊涂,行动不迟缓,标准不降低,安
勤用“望远镜”,着力形成抓安 镜”,“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对 全工作和思路才不会茫然。
43
全生产的高度自觉。2021年修订的 于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要有预见性 常用“放大镜”,致力举一反三
安全生产法增加了“安全生产工作 的规避,只有居安思危,把可能出现 汲取事故教训。安全生产法提出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了安 的问题想到,把还没有露头的隐患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
全生产工作的原则方向。消除安全 消除掉,把应对风险的好办法列出 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
隐患,化解重大风险,创建安全环 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凡事预则 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
境,不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是一项 立,不预则废”。“要治已病,更要治 明事故性质和责任,评估应急处置
政治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 未病”。抓安全生产要“善治未病”, 工作,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
员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全力落实“万 增强安全风险的预见性,做到未雨 施”。要用“放大镜”深刻分析事故
无一失”的工作措施,才能防止“一 绸缪、居安思危,始终坚持防治并 原因,从多角度、深层次查找人的不
失万无”的悲剧发生。要坚持用好 举、标本兼治,让每一个安全隐患在 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
“望远镜”,立足长远,志存高远,做 “显微镜”下都无处遁形,不忽略任 上的缺陷,对事故教训要举一反三,
到常用常新、勤用细悟,充分认识到 何蛛丝马迹,不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将别人之痛视为自身之诫,时刻绷
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 不轻视任何细枝末节。 紧安全生产之弦,时刻紧盯隐患之
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既要看到努 巧用“透视镜”,聚力聚焦透过现 源,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要从严
力奋斗的前进方向,又要涵养长期 象看本质。安全生产法将行业、业 执法,在执法实践中深入学习、牢牢
的、发展的战略眼光,下好主动出 务、生产经营的管理层均和安全结合 把握、严格执行,使新安法成为防
击、自我革命的先手棋;打好转危为 在一起,明确了“管行业必须管安全、 范、遏制和惩治诸多安全生产违法
安、化险为夷的主动仗。从政策制 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 行为的一把利器,不断规范安全行
定到安全监管防范,从顶层设计到 管安全”的原则。在一线的生产企业 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构建安全和
各项落地细则实施,要有全链条全 都不缺少完善的规章制度,恰恰就是 谐环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过程、突出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 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经常走样变形。 幸福感、安全感。
系统性思维。 安全生产不能完全相信大家的自我 (作者系张家界市应急管理局
善用“显微镜”,全力细致入微 监督,必须依靠法治的刚性约束,决 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