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毛泽东创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刊物 1922年12月,毛泽东邀请李达担任自修大学的学长(校长)并主编校刊《新时代》。1923年4月10日,《新时代》月刊正式创刊出版。 [详情]
-
《犁头》:植根于沃土上的一支鲜花 《犁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由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共产党人主编的革命刊物,被誉为广东“全省农民喉舌”。 [详情]
-
《创造周报》:在文学中爆发出无产阶级精神 《创造周报》是以文艺批评和翻译为主要内容的一份文学期刊。 [详情]
-
《大声》:呼唤民众抗战到底! 《大声》周刊于1937年1月17日在成都创刊。 [详情]
-
《太阳月刊》:向着光明走! 1928年1月1日,《太阳月刊》在上海正式创刊。 [详情]
-
《北方红旗》:广大工农群众的喉舌 《北方红旗》创办于1929年2月,停刊于1933年4月,共出版72期,另有副刊2期,号外1份。 [详情]
-
《新生》:旗帜鲜明地呼吁抗日救亡 《新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抗日救亡刊物。1934年2月10日在上海创刊,该刊由杜重远任主编,继承《生活》周刊的进步立场,坚持抗日救亡的宣传,反对国民党当局对日妥协投降,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深受读者欢迎。 [详情]
-
《中央政治通讯》:中国革命转折时期的历史再现 《中央政治通讯》是中共中央在中国革命转折时期主办的一份党内政治刊物,亦称《中央通讯》《中央通信》,由中央党报编辑委员会领导,中央秘书处、中央组织局承办。 [详情]
-
《中国工人》:领导工人运动的重要舆论阵地 《中国工人》自1924年10月在上海创刊,由罗章龙主编,设有短论、时评、论文、转载、劳工消息、通讯、书报介绍等栏目 [详情]
-
《工人之路》:攻打资产阶级的炮弹 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中,陈列着一件二级文物《工人之路》周刊(第一期),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于1925年5月31日出版。 [详情]
-
《中国共产党党报》: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党内机关报 《中国共产党党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内按级层发放的党内机关刊物,以刊载党内文件、报告为主,具有党内工作简报的性质。 [详情]
-
《文学季刊》:以忠实恳挚态度为新文学建设而努力 《文学季刊》是现代文学期刊,1934年1月1日于北平创刊,至1935年12月16日停刊,共出2卷8期,每期约40万字。 [详情]
-
《每周评论》:中国第一本以“评论”命名的刊物 1918年11月27日,陈独秀召集《每周评论》创刊会议。参加者有李大钊、高一涵、高承元、张申府、周作人等。会议公推陈独秀为书记及编辑,其他人为撰述。 [详情]
-
《湘江评论》:担历史大任 铸革命传奇 《湘江评论》是“五四”时期最出色的革命刊物之一。虽然只出版了五期,却大大推动了当时湖南的革命运动并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 [详情]
-
《满洲红旗》:充满鲜明的战斗性群众性 1930年8月,中共满洲省委改名为“中共满洲总行动委员会”,1930年9月15日,《满洲红旗》作为“中共满洲总行动委员会”的机关刊物,在沈阳出版了第一期,吹响了战斗的第一声号角。 [详情]
-
《新思潮》:在论战中深刻分析中国社会性质 《新思潮》作为在党的领导下的进步刊物,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于1929年11月5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通过创造社在上海创刊,王学文任主编。 [详情]
-
《工人周刊》:指导无产阶级运动的旗帜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非常重视报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作用。随着长辛店工人补习学校的举办以及工人俱乐部的组织酝酿,迫切需要一份新的刊物,用来介绍各地工人运动的状况,交流经验,启迪思想。 [详情]
-
《红灯》:荡漾前途之赤光 1923年,袁玉冰、赵醒侬等江西进步青年在南昌文化书社秘密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昌临时地方委员会,由赵醒侬任委员长。在袁玉冰的提议下,创办团地委机关刊物《红灯》 [详情]
-
《创造月刊》:积极倡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26年3月16日在上海创刊的《创造月刊》,是创造社主办的一份著名的革命文艺刊物。 [详情]
-
《中国青年》:青年思想的红色灯塔 《中国青年》是由“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 恽代英于1923年10月在上海淡水路66弄4号的一处普通寓所内创办的青年励志期刊。 [详情]
-
《青年实话》:苏区“青年人唯一的读本” 1931年7月1日,《青年实话》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省永丰县龙岗创刊。 [详情]
-
《红星》:长征中最珍贵的革命刊物 [详情]
-
《列宁青年》:鼓励青年积极投身伟大革命洪流 《列宁青年》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机关刊物。继《无产青年》停刊后,于1928年10月22日在上海创刊,半月刊,少峰(华岗)、陆定一先后任主编。 [详情]
-
《布尔塞维克》:唤起工农大众崛起的有力武器 《布尔塞维克》是大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份中央机关刊物,以1927年10月24日创刊于上海,到1932年7月出至第5卷第1期停刊为止,共出版了52期。 [详情]
-
《劳动与妇女》:宣传劳动解放与妇女解放 为了宣传劳动解放与妇女解放,对广大劳动群众和被压迫妇女进行教育,1921年2月13日,由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主办的《劳动与妇女》周刊在广州创刊。 [详情]
-
《先驱》:早期青年团工作的指南 《先驱》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份中央机关刊物。 [详情]
-
《上海伙友》:着眼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极其重视理论宣传工作。1920年,除创办《新青年》《共产党》《劳动界》外,还以新青年社的名义与上海工商友谊会合作创办了一份专门为店员工人服务的通俗刊物——《上海伙友》。 [详情]
-
《向导》:最早的中共中央机关报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公开发行的中央机关报,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评论国内外时政为主要内容,着重时政评论。党的早期领导人是其主要撰稿人,其中尤以陈独秀和蔡和森为代表。 [详情]
-
《共进》:提倡文化 改造社会 《共进》半月刊是1921年10月,陕西旅京学生李子洲、刘天章、杨钟健、刘含处等创办的进步刊物。地址设北京三眼井。次年10月,共进半月刊社改为政治性的社团——共进社,《共进》半月刊便成为它的机关刊物。 [详情]
-
《少年》《赤光》:团结旅欧青年 传播共产主义理论 [详情]
-
《劳动界》:努力做“工人的喉舌” 《劳动界》作为早期党组织创办的第一份工人刊物,不仅影响大,流传也广。 [详情]
-
《少年中国》:提倡新文化 宣传新思潮 少年中国学会于1918年6月30日由王光祈、李大钊、曾琦、陈淯、周太玄、张尚龄、雷宝箐发起与筹建。经过一年的筹备工作,少年中国学会于1919年7月1日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 [详情]
-
《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党内机关刊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 [详情]
-
《曙光》:指引爱国青年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炬光” 《曙光》从1919年11月创刊到1921年6月第2卷3号止,只出版9期,但它却反映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以强烈的爱国情怀探索救国真理的思想转变过程。 [详情]
-
《觉悟》:启蒙进步思想播撒革命火种 《觉悟》是天津爱国学生团体觉悟社的社刊,也是“五四运动”时期影响较大的著名刊物之一,1920年1月20日创刊,周恩来主编,大32开,100余页,近10万字。该刊所登载的最重要的文章是《觉悟》和《觉悟的宣言》,是经全体社员集体讨论后由周恩来执笔写成的。 [详情]
-
《新青年》:开启风云激荡的觉醒时代 如果把红船比喻为我们党诞生的形象,那么这艘船是从哪里驶来的?找到《新青年》就找到了故事的源头,回答了“这艘红船从哪里来”的问题,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详情]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