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首次赴海底热液区作业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24日 03时23分43秒 编辑:redcloud
12月23日拍摄的即将被起吊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当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在印度洋正式下潜,这也是中国载人潜水器首次到海底热液区下潜作业。目前“蛟龙”号正在西南印度洋执行2014—2015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第二、第三航段科考任务,预计“蛟龙”号在印度洋下潜20次,整个任务历时120天。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 摄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3日在西南印度洋下潜,这是中国载人潜水器首次到海底热液区下潜作业。
海底热液区中的热液硫化物是目前日益受到国际关注的一种海底矿藏。它是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铜、锌、铅等金属后,从地下喷出的。这些金属经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呈“烟囱”状堆积起来,因此又被称为“黑烟囱”。
据悉,本次下潜的主要任务,是复核潜水器各系统功能,熟悉作业环境,开展近底观察,拍摄高清照片和高清录像。若条件允许,研究人员还将采集生物样品、岩石和硫化物等。
2014年至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于今年8月在西北太平洋圆满完成。第二和第三航段为期120天,是“蛟龙”号持续时间最长、距离最远的一次征程,预计在西南印度洋下潜20次。
上一篇
中央通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