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时刻绷紧“依法用权”这根弦

作者:邵宇芳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30日 03时56分24秒 编辑:redcloud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相关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实际成效如何,关键在党。建设全民守法的法治社会,党员要走在前面。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在这场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1月26日 人民网)

火车的运行离不开铁道的束缚,大树的生长离不开树根的束缚,世上万物都遵循着“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规律,同样,任何公权力的运行也都不能脱离法律的制约。“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执政的骨干力量、中坚力量,因此,必须时刻绷紧“依法用权”这根弦,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

时刻绷紧依法用权这根弦,就必须在学法上全面深入,做到无一时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处不学。“不重学则殆,不好学则退,不善学则衰”,法律知识变化快、数量多、专业性强,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克服“学法没什么用”、“工作太忙没空学”、“干好本职工作就行”等错误思想,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力争成为一名法治型领导。

时刻绷紧依法用权这根弦,就必须树立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并将对法律的敬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近年来媒体曝光的一系列违法违纪案件来看,一些领导干部正是由于缺乏对法律应有的敬畏与尊重,视法律为儿戏,才导致其最终走上违法的道路,最后悔之晚矣。古人云“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领导干部唯有时刻保持“尊法畏法”的心态,才能保证自身行为不“越轨”。

时刻绷紧依法用权这根弦,就必须严格自律,自觉守法,将自己的一言一行置于法律的框架之内。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玻璃总是抱怨窗框对自己的限制,想要摆脱这种束缚,一天,窗框终于发怒,“松开”了玻璃,而玻璃却在获得自由的一瞬间摔得粉身碎骨。这告诉我们,法治表面上是对权力的束缚与制约,然而实际上却是最好的保护。法律既是框架,更是支撑,任何超越框架的行为都会由于失去支撑而破碎。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守法,依法用权,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坚决不能做,才能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

时刻绷紧依法用权这根弦,就必须身体力行,学以致用,习惯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所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古人云:“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学习法律的目的在于应用,也在于指导实践,作为领导干部,学法、尊法、守法是基础,善于用法才是关键。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必须时刻运用法治思维,具体来说,就是要保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在法治实践中形成依法思考、依法决策的习惯,自觉维护法律体制和法治权威。

一名领导干部如果没有法律意识、不具备法治能力或者不能坚持依法用权,那么必然是一名不称职的干部,更是一名不合格的党员。因此,身为领导干部,唯有顺应时代要求,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时刻绷紧“依法用权”这根弦,才能汇聚起建设法治中国的强大力量。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