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10月10日至11日,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在国企没有特殊、没有例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在经济发展上重视和依赖国有企业,在党建工作上却轻视和忽视国有企业,国企党建虚化、弱化、淡化、边缘化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基层干部群众调侃说:“国有企业是个宝,经济发展离不了;国企党建是根草,推来滑去抓空了”。有的国有企业把党建工作视为“鸡肋”,闲起来的时候搞一搞活动,忙起来的时候“一年四季不动”;有的国有企业把党建职能处室视为“机动”处室,每次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就“优先”精简党建职能处室;有的国企党组织书记“腰杆不硬”、“本领不强”,看“老总”脸色办事,“老总”高兴时凑上去汇报争取点经费搞一搞党建活动,老总不高兴时该抓必须抓的党建工作全部丢一边;有的国有企业把党务工作岗位视为“退休中转站”、“干部安置所”,不顺眼的干部、年龄大的干部全部往党务工作岗位上“扔过去”,在绩效考核、福利分配上对党务干部“另眼看待”、“降低档次”,“只要马儿跑、不让马吃草。”导致党务工作者在国有企业中地位低、抬不起头、总觉得干党务工作丢脸、没面子。
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各地要以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为新的起点、新的契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新审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举措、扎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让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中深深扎根、成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定海神针”。
找准位子是前提。这次全国座谈会对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能职责作出了新的、更加清晰明确的定位,在原来的“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要求,为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要深刻理解这个功能定位,找准“位子”,理直气壮地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理直气壮地管干部聚人才、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把党中央精神和上级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建强班子是关键。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提出的“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尤为、清正廉洁”的二十字要求,切实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一要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定期培训、读书活动等方式,提升班子成员的学习能力和治企兴企能力,着力创建学习型班子;要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抓好领导班子监督和管理,着力创建民主型班子;要建立科学的激励奖励机制,树立崇尚实干、鼓励创新的考核导向,引导班子成员实干苦干、勇于创新着力创建实干型班子。要教育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从吃穿住行开始,有所为有所不为,始终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着力创建廉洁型班子。
带好队伍是重点。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要位置,抓好国有企业党员发展工作;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从严从实加大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努力打造一支平常时候看得出、有本事,关键时候听指挥、拉得出,危急关头冲得上、打得赢的党员队伍。
健全制度是保障。人们常说:“人管人,气死人;制度管人,管住人。” 党的建设中,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建设,要以“务实管用”为原则,建立完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各项制度,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再好的制度,不落实就等于一句话。要从严格执行党组织按期换届、“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础党务制度抓起,让每一项制度都能落地生根,防止出现“破窗效应”。
发挥作用是目的。有位才有位。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工作才能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有主题才有灵魂、有载体才有抓手。要紧贴企业生产发展实际,积极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新技术、新手段,创新企业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使党组织活动真正为企业需要、党员欢迎、职工拥护。要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岗位练兵、劳动竞赛等载体,引导国有企业广大党员职工积极主动创先争优,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