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起义上井冈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的讲话中高度评价说:“他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同志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点燃土地革命战争的燎原之火。”
朱德、陈毅和湘南特委发动震撼全国的湘南武装暴动,实现了朱毛会师井冈山,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使得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越烧越烈、燎原全国。
1928年1月12日,朱德、陈毅在宜章县委的紧密配合下,发动了宜章年关暴动,打响了湘南起义第一枪,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4月起义部队撤离湘南,向井冈山转移,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起义历时3个多月,席卷20多个县,8个县成立红色政权,建立3个工农革命军独立师、3个独立团,开展了插标分田运动,100多万群众参加,数万名烈士献出了生命。
伟大壮举,辉耀青史。
湘南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同井冈山道路联结的桥梁
1927年7月中旬,刚改组的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一、南昌起义;二、湘、鄂、赣、粤四省秋收起义;三、召集中央紧急会议。客观而言,这三大决断,关涉当时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
可以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都是在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及八七会议精神下发动起来的。从起义本身而言,各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但是从起义建军和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来说,正如习近平所说“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那么,这些起义最终又是成功的,从失败中走向了胜利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湘南起义成为把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串连起来的红线和桥梁,所谓“千流归大海”、同奔井冈山。
1927年7月底,中央根据陈东日派去武汉同志的汇报,委托毛泽东起草《湘南运动大纲》,提出在湘南以汝城为中心,进而占领桂东、宜章、郴州等四五县,形成一政治形势,组织革命指挥机关,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兵政权。中央常委会批准《湘南运动大纲》,决定以毛泽东为书记组织湘南特委,成立湘南政府,建设革命政权,与反革命力量相对抗。宜章暴动、湘南起义,都是在党中央八七会议和毛泽东《湘南运动大纲》的精神下开展的。
1927年11月,朱德率南昌起义余部进入湘南汝城,与国民党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达成统一战线。朱德在汝城召开包括湘南特委、北江特委和两区各县委负责人在内的联席会议,决定首先在湘南发动年关暴动,要求各地党组织分头抓紧进行准备。
1928年初,朱德收集广州起义部分失散人员后,率部折向湘南,先后召开杨家寨和莽山洞联席会议,与宜章县委一起制订了智取宜章县城的方案。1月12日,朱德率部智取宜章县城。正式打出了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将南昌起义军余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蔡协民任政治部主任。
工农革命军在宜章农军配合下,击败国民党军许克祥部的进攻。宜章农军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师。2月6日,宜章县苏维埃政府建立。在湘南特委和各地党组织领导下,工农群众纷纷起义。3月中旬,湘南特委在永兴县太平寺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4月,强敌压境,朱德、陈毅果断地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以及湘南暴动农军一万余人向湘赣边界实施战略转移,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湘南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打响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枪,不仅保留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井冈山斗争的丰功伟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思考农民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问题,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丰碑。领导湘南起义的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一时期的革命实践,对于探索这条必由之路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朱德回忆湘南起义时说:“我们相继攻下了耒阳、资兴、永兴、桂东、汝城等县城,茶陵、安仁、酃县(今炎陵县)也举行了暴动。共有十一个县的群众行动起来了,并且组织了自己的地方武装,在地方党的领导下,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反动政权,建立苏维埃政府。这就是一九二八年初的湘南暴动(当时称年关暴动)。”
朱德写下这样的诗句:“昔上井冈山,革命得摇篮。千流归大海,奔腾涌巨澜。罗霄大旗举,红透半边天。路线成众志,工农有政权。无产者必胜,领袖砥柱坚。几度危难急,赖之转为安。布下星星火,南北东西燃。”
朱毛会师——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武装斗争的重大节点
朱毛会师闻名遐迩。
毛泽东同朱德的第一次握手晤面,是在井冈山下的湖南酃县。毛泽东说过:“我又再次下山去接他们,与朱德、陈毅的部队在湖南酃县会见。”“我们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以后,进行了改编,创建了著名的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我任党代表。”
朱德、毛泽东会师井冈山,是革命的需要,历史的必然。
湘南起义之前,朱德就派毛泽覃前往井冈山一带联系胞兄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而毛泽东则派何长工前往粤湘边界寻找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余部。张子清、伍中豪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第三营转战湘南时,曾同朱德部队会合。
湘南起义之后,毛泽东率部下山到湘南接应朱德和湘南起义部队,在资兴县龙溪洞与龚楷、萧克率领的宜章独立营相遇,会合了第一支湘南起义农军,朱德下决心撤离湘南向井冈山靠拢。
当时,中共中央也再三指示朱德、毛泽东两部共同在井冈山地区发展。后来朱德曾说:“一九二八年,我们不久退酃县把茶陵打开了,然后队伍退到酃县,同毛泽东两面会合了。这是我们两个第一次的会面。”
“千流归大海,奔腾涌巨澜。”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终于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胜利会师了。从此,这支队伍就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沿着正确的道路胜利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就是毛泽东亲手开辟的光芒万丈的井冈山道路,就是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光辉道路。
因为有了湘南起义,井冈建军成其可能。
于是,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凝聚成湖南大地上又一支中国工农革命军,也成为继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军之后第二支“上井冈山”的人民军队。而且,井冈山红军就分别拥有了秋收起义部队、南昌起义余部、广州起义余部、湘南起义部队,以后还拥有了平江起义部队,井冈建军水到渠成、百川归海。
萧克评价说:“历史已经证明,有了湘南起义才有井冈山会师,有了井冈山会师才有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甚至可以说,才有光辉的井冈山时代。”
“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这是朱德总司令的深切体会。周恩来也说:“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当时只有毛主席提出来。其他的人对这一路线不明确,甚至有的怀疑,有的反对。关键问题在井冈山,没有井冈山的斗争就没有今天。”
毛泽东说:1928年4月,朱德来到井冈山,我们的队伍会了师。我们一同制订了一个计划,要建立一个包括6个县的苏区,逐步地稳定并巩固湘赣粤边区的共产党政权,并以此为根据地,向更广大的地区发展。
当时,湘南起义声势巨大,成果辉煌,但在国民党重兵“围剿”之下,加上党内“左”倾错误的严重损害,如果不上井冈山实现朱毛会师,湘南起义只能归于失败。
粟裕在《激流归大海》一文中写道:“井冈山会师,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不仅对当时坚持井冈山区的革命,而且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革命雄师会井冈,集中力量更坚强。红军领导提高后,五破围攻固战场。”这是朱德1957年留下的关于朱毛会师的诗句。
在苏维埃的初期,有名的南昌暴动、广州暴动、秋收暴动、湘南暴动、海陆丰暴动,实际上都没有成功,而只有毛泽东为首的秋收暴动武装,与朱德率领的湘南暴动的部队会合于井冈山,建立了罗霄山脉中段根据地,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以后发展了闽粤赣边的中央苏区,才是成功了的。向井冈山进军,建立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是实现以农村包围城市、从而夺取城市的战略任务的伟大开端。这是《罗荣桓军事文选》的观点。
朱德说过,井冈山的部队和南昌起义剩下来的部队会合后,编成了红四军,毛主席为党代表,我为军长。井冈山成了我们的根据地。于是开始有组织地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根据地。在毛主席领导下,方向从此更明确了。红四军的成立,对革命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彭德怀说,我个人认识到,为什么要以井冈山为旗帜,为榜样呢?这个旗帜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实际的,不是空洞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失败了,都留存了一小部分力量,在井冈山会合,形成了当时的朱毛红军,成为红军旗帜,不仅有号召作用,而且要在红军发展中成为统帅,使全军有了领头的。在打土豪、分田地、建设根据地的问题上,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对毛润之的敬仰。
陈毅则说,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所率余部“部队的湖南人最多,毛泽东的影响很大,于是到井冈山找毛泽东去,便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希望”。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湘南起义的队伍会合于井冈山,“三股铁流”铸就一支“铁军”——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宣告成立,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士兵委员会主任陈毅。朱毛红军由此形成。
朱毛红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领导核心形成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写道:从此以后,他们领导的红军被称为“朱毛红军”,是令国民党军队闻之胆寒的部队。毛泽东和朱德的名字便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1929年5月党的六届二中全会文件正式使用朱毛红军的称谓,并称赞道:“目前中国,只有朱毛及彭德怀的部队可以称为红军。”
1930年初,中央正式编组红军8个军时明确认为红4军“是所有红军的主干”“是中国红军主力的主力”“是最有斗争历史和全国意义的红军,它应该成为争取湘鄂赣先胜利的主要力量”。
朱毛红军是全国红军中唯一拥有10年红军军龄的主力军,从始到终从无间断。从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开始建军,在朱毛领导下,这支军队一直在战斗中建设和发展,其间历经艰难困苦、失败挫折而不溃散,不倒的军旗从井冈山一直飘扬到延安。
井冈山会师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毛泽东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红七军宣传队员谢扶民的1930年9月22日日记写道:什么时候能见到朱毛红军呢?在什么地方呢?听主任罗少彦说过,朱毛红军就是中央红军,住在江西、湖南等地方。只听说到他们那里去,扩大红军,搞大革命,搞大苏维埃,全国都搞起苏维埃,实行耕者有其田。许多地方群众说:“红军一到,满街鲜红,等于过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军90周年讲话中,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要求增强核心意识。
朱毛会师,形成合力。最重要的是,朱毛聚力,形成核心。在中国共产党没有形成成熟的中央领导核心之前,朱毛核心就成了事实上的领导核心。
朱德指出,朱毛红军“成为全国红军中的骨干和核心,从而进一步发展了井冈山的斗争,奠定了中国红军和中国武装革命的基础”。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8位核心成员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林彪,全都出自朱毛红军,绝不是偶然的。
1929年4月,中央曾安排毛泽东、朱德离开红军,但彭德怀坚决不同意,上书中央说:“中国需要红军存在,年轻的红军需要毛泽东、朱德来领导。”
朱德说:“毛委员有办法,红军离不开毛委员。”“我从井冈山开始,就是跟着毛泽东干革命的,今后我将永远跟着毛泽东革命到底。”并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高低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习近平指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显然,人民军队的“定型”,这也是朱毛领导工农红军的历史贡献,他们奠定了“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人民军队在党的旗帜下前进,形成了一整套建军治军原则。”
“思想建党与政治建军”的基石,“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根本。“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在这个宗旨下面,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建军治军思想的经典。
从三湾整编到古田建军,人民军队终于完成了制度建设,为永保党指挥枪、永远政治建军、永远民主建军、永远铁纪建军,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红色血脉永远畅流贯通,红色基因从此不再改变。
习近平总结说:“人民军队在党的旗帜下前进,形成了一整套建军治军原则,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培育了特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法宝,是人民军队必须永志不忘的红色血脉。”
纪念湘南起义90周年,最根本的就是要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学习、弘扬湘南起义中革命先辈们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听党指挥、对党忠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革命精神,坚定信念、献身理想、团结战斗、夺取胜利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勇闯新路、愈挫愈奋、永不懈怠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奋进,改革创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系湖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