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走龙江】中国一重: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峡大坝时说,“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在“改革开放走龙江”的第四站齐齐哈尔,我们来到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实地探访这家走过半个多世纪,几经波澜起伏的老牌民族企业,如何发展成为领跑我国装备制造业并走向世界的一流企业。
国之重器,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
中国一重,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始建于1954年,是我国“一五”期间国家建设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迫切需要恢复发展,彼时正处于建厂初期的中国一重实行边基建、边准备、边生产的“三边”方针,就在工厂竣工投产的同时,他们也已成功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台1150mm方坯粗轧机和第一台125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这为当时新中国没有制造过成套重型机械设备的历史划上了句号。1962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视察该工厂时,将其誉为“国宝”。
60多年来,中国一重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机械产品近400万吨,开发研制新产品400多项,填补国内工业产品技术空白400多项,不仅带动了我国重型机械制造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而且为我国工业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中国一重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肩负起了振兴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历史使命。
自我革新,“老国企”焕发“新青春”
2017年,中国一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2.95亿元,同比增长221.27%;实现利润1.08亿元,同比增利55.82亿元。然而,在这之前,这个老牌国企曾几度处于连续亏损的低谷期。
改革开放后,中国一重曾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转轨阶段。当时的中国一重订货不足,技术落后,又遇上国家调整、项目下马造成自有资金极度紧张,企业背着办社会和大集体等负担,困难时每月仅给职工发200元生活费,科技人才不断地流失。面对困境,中国一重借力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既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又进行自主开发,最终研制了2050mm热连轧机和1900mm连铸机、石化设备热壁加氢反应器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新产品,跨上了国际标准的台阶,并坚持推动技术改造升级,为企业走出低谷奠定了基础。
2014年至2016年,中国一重经济效益持续下滑,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运行的局面。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中国一重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破除发展观念障碍;以顶层设计为统领,扎实有序推进改革任务;以管理创新为重点,构建科学高效体制机制;以激发活力为关键,抓好制度改革;以强化党建为保证,筑牢企业发展的“根”和“魂”。通过以改促变、以变促通,内强管理、外联市场,有效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不但一举扭转连续3年亏损的被动局面,顺利实现扭亏为盈目标,而且成为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成功样板。
中国一重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革新,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变化与新要求,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产品竞争力,走出了一条企业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
自主创新,迈向世界一流企业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中国一重以“以一为重、永争第一”的精神,始终站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垄断的第一线,切实解决我国重大技术装备“有无”的问题。
在核电装备领域,中国一重于2017年成功制造出被称为“大国重器”的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实际行动打破了国外的封锁,开启了我国自主核电新时代。在石化装备领域,紧跟石油深度加工设备热壁加氢反应器,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不断创新制造技术,先后开发出了五代热壁加氢反应器,实现了产品从千吨级到双千吨级的跨越,一举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在高端装备领域,依托自主创新,研制出包括冶炼、轧制、连铸在内的冶金成套设备,是我国少数具备向国内外钢铁企业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套轧制设备的制造商,为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材料领域,掌握世界轧辊制造最前沿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相继研发成功Cr4、Cr5材料支承辊,并迅速占领国内连轧机市场,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在火电、水电等大型铸锻件制造方面,中国一重的生产能力可谓是首屈一指。
中国一重的发展壮大是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生动展示。截至目前,中国一重已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近40项,省部科技奖项150余项,市级科技奖项80余项,有效专利496项,其中发明专利226项,并且在核电、石化和冶金成套装备领域,制造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重大转变。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