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未来】 亲情家庭 亲情教育
缘由:一场血案引发的思考
2004年3月,浏阳市山田中学一位男生和社会青年打架斗殴,最终导致该男生被打伤经抢救无效死亡。这起悲剧事件引起了学校的深刻反思,在调查中发现,那位男生是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整天跟社会青年混在一起,染上了不良习俗。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这些孩子由于亲情缺失,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出现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等现象。
事件发生后,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课题组,制定了研究计划和方案,在真实、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后,致力探索出一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新办法。
2006年,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教育协会”,通过留守儿童的家长填写申请书,让老师和留守儿童分别组成“亲情家庭”,建立“亲子家庭档案”,每个“家庭”一本,内容包含家庭合影及情况介绍、留守儿童档案、家庭大事记、家庭荣誉榜、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家庭活动记载等。同时,还邀请一位非留守的优秀学生加入到家庭中来,以活跃家庭气氛,帮助留守儿童。学校还设立了留守儿童教育办公室、亲子活动室、心灵驿站、亲情社区活动中心、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留守儿童教育专栏等,并开通了“免费亲情热线电话”,让留守学生与家长进行亲情交流。
效果:感人的故事随处可闻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校40多名老师不但为人师,而且真心承担着为人父或为人母的职责,几年如一日用爱滋润着一方留守儿童。“学生儿子”、“学生女儿”与“老师爸爸”、“老师妈妈”这样特殊的称谓,在山田中学随处可听到。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家庭”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故事一]从“差生”到学生会副主席
[讲述人]孔琦
我五岁时,父母远走他乡打工去了。我只能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在我的记忆里,10年间父母只回来过两次。成绩差、爱捣乱、性格内向成了我在校园内最显著的特征。
2002年,我有幸遇到了武新仁老师。记得她当班主任的第一堂班会课,是同学们轮流发言作自我介绍。当轮到我时,我胆怯地走上讲台,简简单单地说了几句。回到座位上,我发现武老师向我微笑,并带头鼓掌。这是我第一次获得别人的掌声。
前年深秋的一天,我生病了。一个人躺在床上流泪。天快黑了,家中的门突然开了,是武老师提着水果来了。武老师边问我的病情,边剥香蕉送到我的嘴边。我迟迟没有张开嘴,但眼泪夺眶而出,哽咽地喊了一声“妈妈——”
此后,我是武老师家的常客。我原来最差的数学经过武老师的悉心讲解,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数学成绩全年级第一。在学校举行的“八荣八耻”演讲比赛中,我和我的同学、我的“妹妹”——武老师的女儿文韬获得了学校演讲比赛一等奖……如今,我当上了学生会副主席,成为一名优秀学生干部。
[故事二]我幸福,因我为拥有了“家”
[讲述人]婷婷(化名)
原本在父母呵护下健康成长的我,却因8岁那年父母离异变成了一个可怜儿。我开始敌视走近父亲的一切女人,抱怨母亲的疏忽,也不满外婆的唠叨……我的心开始变得灰暗,在自卑中度日如年。
这个学期,学校开展了“亲情对对碰”活动。“亲情爸爸”戴体斌老师一家与我组建“亲情家庭”。从此,我成了他最特别的牵挂。记得有一次,我心情糟糕的一天,独自在校园内毛毛细雨中直发呆。不知何时,背后撑起了一把雨伞,原来是“亲情爸爸”。
“亲情爸爸”还特意组织我们“家庭”中的“兄弟姐妹”拍了一张“全家福”。每当寂寞时,我总是拿出“全家福”仔细端详。因为这是我10多年来第一次与“亲人”的合影,是学校和“亲情爸爸”让我重新找到了爱与希望!
在山田中学,由留守儿童和老师组成的33个“亲情家庭”中,都有着感人的故事。在留守儿童那一张张稚嫩、充满希望的脸上,我们看到和谐如同春风抚摸小草那般温暖,如同孤舟找到了宁静的港湾。
对留守儿童推出个性化教育以来,校园面貌也焕然一新。山田中学老师彭祖耀说:“这对和谐校园乃至整个山田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