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公里远的郊区,有一片实验田。上个世纪80年代,袁隆平老师骑着自行车去稻田;到了90年代,他骑着摩托车去稻田;进入21世纪,他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去稻田。30多年来,袁老师下田的交通工具在变,但下田的习惯、朴素的穿着没有变;水稻的产量在变,但袁老师执著探索的精神没有变。这种精神,就是不断挑战、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精神
杂交水稻曾经是谁都不敢碰的世界难题,国际学术界对水稻有没有杂交优势表示怀疑,对制种难度感到畏惧,连美国、日本乃至国际水稻研究所都不得不放弃了对杂交水稻的研究。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国内流行的是前苏联学者李森科的学说。当时的袁隆平,只不过是湖南省安江农校的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师,他既没有名声、地位,也没有经费、设备,更没有科研团队,只有敢于创新的勇气。早在1960年,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喜出望外,如获至宝,等到第二年播种抽穗了,“鹤立鸡群”的优良特性没有再出现。他感到非常的失望,同时也看到了希望。他认定,这就是一株“天然杂交稻”;他更认定,水稻也有杂交优势,通过科学研究,就一定能够揭示这种优势、利用这种优势。凭着这种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他开始了向科学高峰的艰难攀登。
1964年,他找到第一株雄性不育株。接下来的好几年,他和助手南来北往,先后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实验,但还是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当时农学界的某些权威,老调重谈,提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发出“三系三系,三代人搞不成器”的预言。袁老师不信这个邪,坚持扎根田间,另辟新路,终于在1973年成功地实现了三系配套。但令人遗憾的是,最初试种的杂交稻,增产优势只表现在稻株的茎叶上。这时,一些人又说了:“可惜人不吃草,不然的话杂交水稻还是大有发展前途的。”面对冷嘲热讽,有的助手动摇了,可是袁老师毫不气馁,带领大家及时改进技术,实现了稻谷增产优势。然而好事多磨,制种产量低的难题又出现了。袁老师鼓励大家再接再厉,研究制种技术体系,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终于解决了制种难题,使三系杂交水稻在世界上率先成为生产实用的技术。袁老师正是凭着这种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闯过道道难关,终于登上了世界水稻科学研究的最高峰。
三系杂交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平均亩产提高了20%,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袁老师也获得了许多奖励和荣誉,但他既没有陶醉,也没有居功自傲,更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又开始了新的征程。1981年,他在接受国家特等发明奖时提出,杂交水稻还有“三个有余,三个不足”,要立即加以改进。1987年,他在论文《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中指出,杂交水稻从育种方法上可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并指出了杂交水稻研究发展的方向。他的这一战略设想,被称为“袁隆平思路”,成为国内外杂交水稻研究的指南针,得到国际农学界的广泛赞同和遵循。
在袁老师的心目中,科研创新是没有止境的。三系法研究成功了,在向两系法进军时,又有好心人劝他:“袁老师,你已成了著名科学家,功成名就,万一搞砸了,岂不败坏了您的名声?”袁老师坦然答道:“搞科研就像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1989年夏天,南方遇到罕见的低温天气,两系法研究陷入困境,跌入低谷,许多同行感到悲观失望,袁老师却认为,出现这样的低温天气,不正好暴露了问题吗?不正好可以研究解决问题的技术策略吗?于是他带领团队反复探索,摸清了两用不育系的温光规律,找到了安全繁殖制种的奥秘。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基本成功,并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平均产量又比三系法增长了5%到10%,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随着三系、两系法研究的接连成功,袁老师的地位更高了,名气更大了,然而他依然淡泊名利,继续专注于创新杂交水稻的事业。这时候,他又瞄准了世界水稻研究另一个重大难题:这就是培育“超级稻”。1997年,他提出中国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和具体实施计划,并于2000年实现大面积示范平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实现大面积示范平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2005年,当时已经75岁高龄的袁老师又提出了更高、更难、更新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培育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平均亩产达到900公斤。在他的主持和指导下,第三期超级稻研究已取得可喜的进展,袁老师高兴地说:“2010年实现第三期超级稻目标,我很有信心!”
在袁老师的书房里,挂着一首他自题的小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这正是袁老师不断创新的精神写照,这也是我国杂交水稻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的原因所在。从三系到两系,从杂交稻到超级稻,袁老师创造了人类挑战饥饿的绿色神话。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山区农校教师,成长为誉满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从一位基层的农业科研工作者,成长为高科技时代的战略科学家,袁老师创造了科技创新的人间奇迹。
(作者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