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导向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导向性和艺术性缺一不可。导向性是基石、是前提,艺术性是生命、是法宝。只有牢牢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兼顾艺术性,才能使正面新闻报道具有更强的感召力、更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切实提高舆论宣传的效果。因此,新闻传媒一定要吃透“两头”,做到“上”、“下”结合,“上”使上级领导机关满意、“下”使广大受众满意。要采用灵活多变的艺术手法,千方百计提高新闻质量,实现舆论宣传导向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宣传内容要精心构思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党对新闻媒体的一贯要求。但是要使我们的宣传效果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在坚持导向性的前提下,充分提高新闻报道的艺术性。因此,记者编辑要在深入了解事实背景的前提下,找到最能反映主题的闪光点,通过巧妙构思,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观众受感动、受鼓舞,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构思要“新”。舆论宣传特别是新闻报道,主要是反映新近发生的事情。因为刚刚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总是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起观众的求知欲望,满足观众的好奇心。采写正面新闻不能光是拿个总结材料,节选改编,敷衍了事,而是要想方设法寻找最新的事件作为切入点,迅速调动起观众进一步看下去的兴趣。构思新颖还表现在报道的角度上要新。由于正面新闻的素材很少有独家的,都属于公开信息。因此,要提高这一类新闻的艺术性还必须从同一题材中寻找不同的角度,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这样才能在同一题材的宣传报道中脱颖而出,为广大受众所喜爱。
构思要“实”。也就是用事实说话。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事实的反映,事实是第一性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如果光是记者编辑的表述,哪怕是文字功夫再扎实、辞藻再华丽,也只是虚幻的空中楼阁,没有说服人的力量。只有通过铁板钉钉的事实,才能真正打动观众,让观众信服。如湖南电视台在《公仆郑培民》的系列报道中,记者拍到了存放在湘潭市委的几张凭据,一张是郑培民去中央党校学习前写的一张5000元的借条,另一张是学习回来后报销的443元的单据。这两张具有强烈对比的凭据充分体现了郑培民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质。
构思要“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于细微处见真情。新闻中有一种文体叫做新闻特写。这是一种借鉴电影特写镜头的表现手法,捕捉新闻事件中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细节和场面并将其放大、延续,形成鲜明突出、形象生动的视觉效果。新闻特写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抓住细节,于细微处见真情。一般像领导视察这类的时政报道都是严格沿用固定模式,将视察的主要过程、视察的目的等主要元素表述清楚完整就可以了。因此有人戏称这种类型的报道是“八股文”,鲜有出彩的作品。但永州电视台播报的《省委书记冒雪查米缸》却让人眼前一亮。报道的主题是省委主要领导到基层灾区慰问群众。在慰问过程中,省委领导特别关注灾民家里的米缸,主要是看看群众的吃饭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记者以敏锐的洞察力注意到了这一细节以及它的新闻价值,所以没有报道通常的那种会议室听取汇报等情景,而是通篇将查米缸这一细节予以浓墨重彩的描述。整个报道虽然篇幅不长,但细节鲜明、重点突出,将领导细心体恤灾民的亲民之心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记者独具慧眼,从共性中“看”出个性,从一般中“看”出特殊,充分表现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宣传形式要与时俱进
除了内在质量的提升,舆论宣传的外在形式也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坚持改革创新,千方百计改进宣传方法,提高宣传效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及时了解广大群众的需求,既保证导向的正确性,又提高宣传的艺术性,增强媒体和受众的互动性,努力做到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一是多用现场纪实性报道,增强新闻宣传的现场感。现场纪实手法能把事物的客观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并把它直接或稍后送入受众的耳目,是真正的“第一手材料”,是原情实貌的纪录。而其他的表现手法送给受众的却是“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们的头脑并在人们的头脑中经过改造的东西,是间接的非“第一手材料”,它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打了折扣或不真实的。所以,现场纪实手法是新闻宣传特别是电视新闻的最好形式,最锐利的武器,应该成为新闻性电视节目编辑、记者的首选形式。新闻性电视节目编创人员也应该将其视为看家本领,不断研究提高,达到娴熟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刻意创新,使新闻性电视节目的真实与现场纪实表现手法的真实浑然一体,共同增强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性,让观众充分感受真实的意境,深刻领悟人生的真谛。
二是多用讲故事的形式,增强新闻宣传的可看性。人人都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生动形象,有情节性、戏剧性。由于正面新闻缺乏其他社会新闻所具备的关注点,难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因此在新闻报道中讲故事很有必要。有一种提法值得学习,就是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强调挖掘新闻事实的故事性、曲折性和人物命运,以增强报道的可看性,进而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三是多用板块组合的报道形式,增强新闻宣传的规模效应。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是我国舆论宣传最重要的阵地。它的宣传报道形式几乎是几十年如一日,已经形成了它自己特有的风格和模式。然而最近两年,央视《新闻联播》也在与时俱进地进行一些创新和改革。如在《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大型系列报道中,央视采取了单条新闻中的组合式报道模式。这些精心安排的小板块都有独立的包装,简洁精悍,信息量大,使新闻具有了更丰富的层次和内涵,给整篇新闻“画龙点睛”。同时它们的出现也改变了新闻的节奏,使原本冗长的新闻变得灵活多变。节奏快了,观众看起来也就轻松多了。
语言表达要生动自然
报道内容、形式与语言直接反映了新闻宣传是否贴近群众,是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语言的生动活泼,是提高舆论宣传效果的重要手段。要做到语言表达的生动自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通俗自然。舆论宣传的语言,必须通俗而不故弄玄虚,自然而不人为雕琢;句子结构也应多运用短句,少用长句;不要过分追求辞藻的华丽,形容词的运用要适当。特别是电视新闻宣传方面,要尽量做到五个少用:一要少用单音节词。在听觉上单音节词不如双音节词清晰、准确。如“并”、“但”、“已”、“须”等宜改成“并且”、“但是”、“已经”、“必须”。二要少用代词。因为随时都有听众打开电视机,代词指代谁,一下子弄不清。三要少用关联词语。因播音者费劲,听者也不舒服,要多用短的单句,即使用复句也应注意用意合法的复句。四要少用虚词。特别要忌用文言虚词,以求行文简洁平实。五要少用动态助词“了”,这样可减少松缓感,增加叙述节奏,加大动态力度。
二是真实贴切。新闻语言来源于客观现实中,来源于创造精神文明和物质财富的人民群众之中。比如,社会上不同的人,文化修养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不同,语言特色也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一般来说,工人有工人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言,知识分子有知识分子的语言,各行各业的人士也都有代表自己本行业的语言。也就是说,他们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电视新闻语言要善于表现出他们的差异性,让人感觉到真实贴切。那种矫揉造作,力竭声嘶的豪言壮语,口是心非的缠绵悱恻,尽管装得像,仍不能打动人们的心,其原因就是缺乏真情实感。连自己都无法真正感动,哪里谈得上去感动别人呢?
三是生动活泼。不少正面新闻宣传有一个通病,就是语言文字贫乏、古板枯燥、大话套话多。其实我国的语言是十分丰富的,编辑记者要多学习、多借鉴,巧动脑筋,使语言生动活泼起来。难懂的经济数据,换个角度写就能收到意外的效果:某厂家空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50%,你可以写成每两个使用空调的家庭中就有一个是使用某品牌的,这样经过“软化”的文字,使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一下子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了,让人很好理解。总之,只有突出语言的鲜明生动、泼辣和幽默诙谐等特点,才能提高舆论宣传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