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光辉历史 发扬优良传统 推进我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高唱着这首激越高昂、催人奋进的进行曲,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谱写了一曲天翻地覆、乾坤更替的壮丽史诗。
80年的军史,是一幅波澜起伏、辉煌绚烂的画卷----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响起了“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举起了秋收起义的战旗,进行了广州苏维埃的尝试……星星之火,燎原神州大地。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前仆后继,所向披靡:冲破土地革命的重重雾障,穿过八年抗战的连天烽火,杀出全国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横扫神州大地的反动腐朽势力,迎来新中国的曙光。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人民军队在争取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为隆重庆祝建军80周年,弘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激发全省军民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国防意识和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军队好的主旋律,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我们组织了本期主题阅读:“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阅读1 牢记光辉历史 发扬优良传统
推进我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湖南省军区司令员 郑治栋 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 杨忠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过了极不平凡的80年。80年的光辉历史,是一部创造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历史。新的历史时期,我军优良传统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胡锦涛主席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这是对红军长征胜利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高度概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三句话,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的政治属性和永远不变的军魂;服务人民,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英勇善战,是人民军队履行根本职能的内在要求和集中体现。新世纪新阶段,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胡主席的重要指示,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是永远不变的军魂。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就没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今天。我军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光辉历史。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夺取政权靠枪杆子,巩固政权也离不开枪杆子。我党在创立和建设人民军队的实践中,总结革命成功和失败的教训,深刻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缔造和领导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是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党从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武装暴动之日起,就开始了对人民军队的领导和指挥。建军之初就明确了我军是党的军队的性质,规定军队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工具,强调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全心全意为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正因为如此,才使我军这支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始终保持了无产阶级先进性,在长期高度分散、相对独立的特殊环境下,始终保持了高度集中统一;虽然承担着与其他任何军队截然不同的集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于一身的特殊任务,但始终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历史发展到今天,虽然军队建设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命任务不断拓展,但党和军队的本质关系并没有改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深刻昭示我们,听党指挥,是军队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事关军队的兴衰成败,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如果割裂了军队与党的本质联系,模糊甚至动摇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将导致军队变质,国家变色。我军从创立之日起,就努力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服务,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目标为目标。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听党指挥都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建设面临的国际战略格局、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从各方面对我国加以牵制和阻遏,制造和散布“中国威胁论”,加紧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并把我军作为重点目标,想方设法大肆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国家化”,诱使官兵放弃我军的根本建军原则和优良传统,从而蜕化变质。这种影响的严重后果不可低估。部队在抵御西化、分化斗争中,既担负重任,也面临严峻的现实考验,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坚持听党指挥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必须把听党指挥作为部队建设的最高政治准则来把握,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来落实,始终毫不含糊和动摇,确保省军区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正确方向。要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始终用党的理论武装官兵头脑。当前要重点学习胡锦涛同志
军队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决定了服务人民是我军坚定不移的宗旨。我党我军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实践着这一根本宗旨。南昌起义的政治纲领就明确提出“实行土地革命,废除苛捐杂税,维护工农利益”;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指出要“树立为人民打仗,为人民建立革命政权的无产阶级思想”;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紧紧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服务人民,是中国革命的客观要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只有这样,我军才能生存下去、发展和壮大起来。服务人民,是我军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我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物力资源和广阔的活动空间。正因如此,我军才能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多次粉碎敌军围剿,使中国革命呈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面对日寇的大举进攻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封锁,我军不仅未被消灭,力量反而迅速壮大,不断扩大根据地,战胜敌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才能迅速赢得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正如陈毅同志所讲,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人民与军队唇齿相依,军民鱼水一家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军将士为民族独立和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后,为保卫新的人民政权,我军官兵血洒沙场,视死如归。当军队建设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我军都能自觉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甘于牺牲奉献。为适应和平建设需要,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我军先后进行了10次较大规模的精简整编,全军官兵服从大局,毫无怨言。在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军指战员冲锋陷阵。
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和地方在根本利益高度一致的基础上,出现了局部利益、具体利益的冲突。比如,部队训练和演习对地方经济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军转干部、战士退伍、随军家属安置越来越难;部队子女入学就业、官兵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等,对社会依赖性越来越强。尽管如此,不仅没有削弱淡化军民鱼水相依的关系,相反,对我军坚持服务人民的宗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胡主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依靠人民建设国防、建设军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军队官兵的衣食住行,无一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军人优抚安置、部队训练演习、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都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人民是军队之母,服务人民是军队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力量之源。只有服务于人民,才能赢得人民;只有赢得人民,才能赢得胜利。新世纪新阶段,坚持服务人民,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胡主席提出的“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要求,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不断提高打赢能力,确保我军在各种复杂形势下能够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要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自觉做到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私利所惑,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在完成战备、训练、执勤等任务的前提下,要大力支持和积极参加地方“三个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民兵预备役部队要按照“群众所盼,社会所需,部队所能”的原则,在服务人民上始终走在部队和社会的前列,带头参与维护社会稳定和抢险救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安定促和谐;带头推动经济建设,促进和带动当地的生产发展;带头弘扬新风正气,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传播文明新风,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富民强省,构建和谐湖南”做贡献。
回顾历史,我军之所以能够由弱变强,以弱胜强,以劣胜优,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军具有英勇善战的战斗意志和作风。英勇善战,既是我军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信念坚定的战斗意志的体现,也是我军把握战争规律、善于克敌制胜的战斗作风的体现。长期以来,一方面我军的使命要求我军必须打败敌人,而另一方面我军的物质基础又非常薄弱、武器装备相对落后。面临这样的现实矛盾和困难,我军要以弱胜强,就必须有用兵如神的高超指挥艺术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英勇善战,也就成了战胜强敌的重要法宝。土地革命战争中,仅3万红军反击40万敌军的合围;出师抗日前线,以5万将士却要抗击40万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初期,要对付四倍于我军的国民党军队……而差距更大的是在武器装备上,我们要用“小米加步枪”与美式日式飞机、大炮和坦克对阵,强弱的鲜明对比可想而知。长征无疑是我军英勇善战的最好例证。它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然环境之恶劣、敌我力量之悬殊,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第一次。中国工农红军在敌人围追堵截、枪林弹雨的极度危险环境下,还要忍受酷暑严寒和干渴饥饿,爬雪山,过草地,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历史证明,我军官兵那种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勇敢精神是一以贯之的。正如胡主席所说:“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我军始终是英勇善战的模范体现者,创造了以劣胜优的世界奇迹。不仅如此,我军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也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从川藏公路到青藏铁路、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飞船、从引滦入津到三峡工程,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几乎所有重大工程建设,都留下了解放军英勇奋斗的光辉足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这支军队就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百炼成钢,成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集体,成为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胜利之师。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人类不需要战争,但需要警惕战争。人类向往和平,但永恒的和平远未降临。和平仍需用战斗来保卫,安全仍须靠实力做后盾。中华民族在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面对复杂多变且局部可能突变的安全环境,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汹涌浪潮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艰巨任务,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拥有一支强大的现代化革命军队。历史和现实证明,没有一支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就没有人民未来的一切。有效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我军必须英勇善战。胡主席深刻指出:“在革命战争年代,需要一种强大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同样需要过去战争年代那么一种战斗精神、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当今社会,尽管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但并不因此而降低英勇善战在作战中的重要价值。兵法云:“合军聚众,务在激气”,“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英勇善战体现的主要是一种顽强的战斗精神,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无论战争形态、战争样式怎么变化,武器装备怎么发展,战争始终是物质和精神的综合较量,人始终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离开了人与武器的结合,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形成不了强大的战斗力。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军仍将面临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现实,官兵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面临的生死考验更加严峻,对我军官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英勇善战既要靠教育,更要重实践。要大力开展战斗精神教育,贯注官兵进步的政治精神,组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强化“当兵是天职,带兵打仗是使命”的意识。要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和战备形势教育,引导官兵牢固树立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树立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而战的坚定意志,进一步增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使命感紧迫感。要始终把军事训练作为培养部队英勇善战作风的基本途径,积极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锻炼和摔打部队,培养官兵顽强的战斗精神。要结合各类演习演练、担负急难险重任务等实践用兵练兵强兵,让官兵在复杂的条件下磨炼战斗意志和过硬作风,增强心理素质和实战能力,养成不怕难、不畏险、敢打硬拼的战斗精神。要注重点滴培养战斗精神,在日常管理中强化官兵的纪律观念和团队精神。要以先进文化武装官兵头脑,用先进文化催生战斗精神。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创造,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始终是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征服艰难险阻、创造卓越功勋、谱写辉煌历史的重要法宝。新世纪新阶段,使命在肩,任重道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发扬我军优良传统,我们一定能够推动全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富民强省做出新的贡献!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