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 • 新农民 新风采(系列)曾劲松:农技推广的“二传手”
简介:曾劲松,男,1967年10月出生于新化县维山乡维山村。现为新化县资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新化县农资行业协会理事长。
“最近实在太忙了,有几个现场会要在我们公司召开。”曾劲松接到记者的采访电话时,一个劲地解释。
曾劲松的忙是实实在在的:8月28号,省农业厅种子管理站主办新化石冲口全省引种试验基地专家评审会,全国140家种子企业和本省的120位专家参加会议,参试的120多个品种由新化县资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石冲口农技站承包试验。曾劲松作为东道主,成为了整个会议的主角。第二天,新化县又组织全县各乡镇来到新化县资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曾劲松承建的袁隆平院士的第三期超级稻示范基地作为全县的“亮点工程”在现场会“展出”。
与会人员都笑称:“曾劲松可成了新化县的大名人。”
1985年,曾劲松从冷江师范学校毕业后,没有走上山村小学讲台,而是被分配至新化县种子公司做文秘工作。1989年,曾劲松来到浙江农大进修,期间他多次来到海南进行种子繁育。这时,他遇到了自己十分敬仰的袁隆平院士,在袁隆平亲自指点下,他育种技术得到了快速提高。
1997年因公司变革,曾劲松辞职回到维山村,准备从事科技育种工作。当时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反对,父母更是反对,家里的责任田原本承包给了别人,曾劲松想收回来进行科学育种,父母不让。为了防止他收回责任田,曾劲松的父母对承包人说:“你不要将承包田退出来,我们不仅不要你交一粒谷子,而且每亩还倒给你200元。”有了曾劲松父母撑腰,无论曾劲松怎么说,承包户就是不将承包田退出来。双方协商了几个月,曾劲松搞科学育种的父本、母本种子都弄回来了,但对方仍不将承包田退出来。曾劲松急了,他和承包人在田里摔了一跤,承包人摔输了,这才将承包田退了出来。
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曾劲松在自家责任田里搞了几十亩水稻育种,一干就是3年。就这3年里,曾劲松认识到要想改变农民的生活,单靠搞科学育种还是不行,必须要办一个有实力的公司。
2000年,曾劲松为筹办公司四处奔波。他跑了20多天,跑遍了60个远房近亲,才借到5万多元钱。冷眼白眼,他不理会,不气馁,2个月后,曾劲松终于筹集了20万元,创办了新化县农牧渔服务中心,专门从事种子、农药、肥料、畜药、鱼药、饲料、农机具的销售经营,成为了农业技术推广的“二传手”。曾劲松采取销售与技术服务结合联系的方式,每销售一个新产品,他都建立销售台账和售后技术服务联系卡,随时进行跟踪技术服务。遇到特困农户一时无钱买种买肥,曾劲松就给他们赊销,每年仅种子就赊销10万余斤。
曾劲松将这个中心经营得很红火,但他渐渐发现,他这个中心只服务了极小部分农民,对于一个拥有135万人口的农业大县来说,他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曾劲松觉得,这不是他的梦想。
2005年,曾劲松筹资500万元组建了新化县资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使之成为新化县集生产、科研、营销、技术推广与服务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曾劲松采取上靠科研院所,下联乡村服务网点办法,与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奥瑞金种业、隆平高科、湖南农大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聘请了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农业研究所贺喜全博士担任首席技术顾问,联手全国多家农资企业在新化县广泛开展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与服务。
曾劲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亚华种业公司合作在水车镇建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随后又与隆平高科联手在上梅镇三湾村、维山乡四都村建立了棉花制种基地。曾劲松不仅立足于本地,他的眼光也瞄准了外省,他与广西农大合作在孟公镇双垅村建起了蔬菜(冬瓜、苦瓜、南瓜)制种基地,总面积2000多亩,年产值500多万元,制种基地村的农民人均收入高出全县人均水平一倍。
随着企业的壮大,曾劲松发现要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单靠政府部门和个人单枪匹马是不可能的,只有靠全社会的力量,靠集体智慧。2006年,曾劲松组织全县农资经营者成立了农资行业协会,现拥有会员320人。
协会专设了农业技术咨询台,开通了咨询热线电话。同时建立了村级农技网络,对全县每个行政村分别筛选出来的一名初中以上文化的青年作为村级农技员进行定期培训,使之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开拓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公司每年还拿出一笔专项资金用于水稻、玉米、蔬菜、中药材等100多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然后再择优推广。到目前为止,全县玉米良种普及率90%以上,玉米种植面积由90年代10万亩发展到25万亩,种植面积在全省县(区)中名列第二,玉米成了新化县的第二大农业支柱产业。曾劲松推广的新品种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被新化县政府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新化资丰种业年营销额6000万元,占据新化农资市场60%的份额,销售经营与技术推广服务网点触角延伸至每个乡镇,科研示范基地遍布50%的村,增加就业岗位300多个。曾劲松梦寐以求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
人生感言:倾我所能,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评 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技与生产之间尚有距离,“饱眼福”与“动手干”之间也存在矛盾。打破科技在农业推广难的“瓶颈”,关键还是需要多一些曾劲松这样的带头人。让科技人员因农业而盈利,让农民因科技而致富,我们需要并期盼这样“双赢”的局面。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