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人民共同努力,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次全省建设教育强省工作会议的召开,是建设教育强省的总动员会,是湖南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抓住机遇,始终把握工作主动权
本世纪头20年是我省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省委、省政府在这个关键时期,作出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决策,这对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机遇抓得住,就会事半功倍;机遇抓不住,就会事倍功半。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珍惜机遇,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抢抓机遇,以卓有成效的工作用好机遇。要注重超前谋划,加强统筹和领导,把建设教育强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首先,要树立高起点、高标准的思想,认真调研,准确定位,合理规划,围绕建设教育强省的总目标,因地制宜,切实制定好本地、本单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划。同时,要抓住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出台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措施,开拓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强市(州)、强县(市区)、强乡(镇)之路。当前,制约教育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经费投入不足。各级政府要依法切实担负起办教育的责任,把政策规定的各项教育经费坚决落实到位。要完善和落实各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特别是要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要积极探索拓宽城市义务教育设施建设经费的渠道,省政府即将出台文件,争取用5-8年时间逐步解决城市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要完善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学生救助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省与市州、与部门行业共建高校的投入机制,争取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逐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要研究制订和落实教育债务化解办法,在严格制止新债的基础上,优先剥离并化解“普九”负债;要建立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建立和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充分利用金融、信贷、教育服务、科技开发等途径筹措更多的教育经费。总之,我们只有对建设教育强省工作做到早思考、早准备、早部署,才能始终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二、统筹兼顾,准确把握工作重点
建设教育强省,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决定各地教育发展的重点也不尽相同。但就全省而言,要通过巩固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等途径,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各级政府要结合实际,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统筹兼顾,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1.抓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推进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定》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一五”规划》,按照依次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促进县域内的教育均衡发展,然后逐步推进市域内的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要促进办学条件的均衡。要从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抓起,加强对各项教育经费的统筹,千方百计加大对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投入;要通过对口支援、教育资源共享和布局调整等途径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进程,尽快使辖区内薄弱学校逐年减少。同时,要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加大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二是要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要建立县域内的教师合理、良性流动机制,逐步建立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的对口援助和定期交流制度。大力加强薄弱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是要促进生源的均衡。要坚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全面实施初中毕业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制度,逐步推广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办法,坚决纠正和杜绝争抢生源的做法。四是要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继续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县市区要加大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资助比例,提高生活补助标准;要认真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问题,在收费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要高度关注并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要办好特殊教育学校,切实保障女童和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2.抓好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今后,我省高等教育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一是要强化教学管理。学校党政一把手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全面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切实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要加强教学制度建设,通过制度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二是要深化教学改革。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自我监控、自我约束的评价体系。三是要加强高校内部管理。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严格要求,严谨治学,推进校风、学风和制度建设,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与校园和谐。四是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要大力实施“名师工程”,继续实施芙蓉学者计划、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大师、名师,以及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3.抓好职业教育的能力建设。新形势下发展职业教育,关键在于突出能力建设,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办学思想。职业教育不能办成普通教育,要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突出职业特色。职业院校要紧紧抓住就业这个中心,牢牢把握市场这个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技工、技师和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专业特色,打造湖南职业教育品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二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要密切与人事、劳动部门和企业的合作,经常性地做好就业市场的调研,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面向市场办专业、面向岗位设课程,选用教材、安排学制等都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要全面推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鼓励“专业+公司+师生员工”的办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和创业本领。三是转变办学体制。要积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要推动公办职业院校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
4.抓好终身教育的体系构建。一是要建立健全终身教育机构网络。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面向社会开放,成为学习型社会中心机构,建立健全乡镇以农村中小学和乡镇农校为依托,县市区以普通高中、职业中专、县职教中心和成人教育机构为依托,城市以区域内各类教育机构为基础的市、县、乡三级终身教育机构网络。二是要建立完善终身教育学习体系。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学习个性化、多样化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等学习形式,努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学习体系。三是要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村镇活动,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营造“全民参与学习、人人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注重创新,科学把握工作方法
建设教育强省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要不断探索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努力把建设教育强省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1.分类指导。我省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事业发展也不平衡。因此,实施教育强省建设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着力“抓两头,带中间”。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教育强市(州)、强县(市区)、强乡(镇)的目标;对经济欠发达、条件尚不成熟的地区,要针对实际情况加强工作指导,并提供必要的物力、财力、智力等支持;对处于中间状态的地区也不能忽视,要积极帮助、引导他们。同时,要防止个别地方搞攀比,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提不切实际的口号。
2.培育典型。各地要在选树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教育强省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中南大学、常德市和浏阳市在全省建设教育强省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其目的在于引导各地找准方向、找准标杆,学习先进、追赶先进,在全省形成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各地要大胆探索,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此基础上要善于发现、总结、提升典型,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将建设教育强省不断引向深入。
3.扩大开放。开放不够,既是湖南经济落后于沿海地区的重要原因,也是湖南教育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的重要原因。建设教育强省,要求我们拥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宽广视野和博大胸怀。没有这种视野和胸怀,就不可能扩大对外开放,更不可能建设教育强省。全省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要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要把学校资源对社会开放。要积极鼓励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地方之间共建共享教育科技文化设施,积极引导高校之间开展教师互聘、学分互认、课程互选、设施互用,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综合效益和集成效应。同时,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总而言之,湖南教育要努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格局。
4.加强督查。省委、省政府将建立教育强市(州)、强县(市区)评估与督查机制,并将建设教育强市(州)、强县(市区)列入考核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建立建设教育强省责任机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督促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对县级政府及其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与考核,将建设教育强省工作情况作为“两项督导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指导,及时发现新的亮点,对工作扎实、成绩显著的市、县给予支持奖励。
建设教育强省,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实现教育强省的既定目标,为构建和谐湖南,加快富民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知识贡献和人才保证。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