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周强谈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任务、思路和工作重点

作者:周强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01日 02时46分46秒 编辑:redcloud

建设教育强省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与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构成富民强省的整体目标。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必须发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实现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教育兴旺。

建设教育强省,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思路。(一)确立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体系完善、基础厚实、特色鲜明、社会满意”的教育发展局面,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为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加快富民强省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二)明确奋斗目标。我省建设教育强省的奋斗目标是:通过十年左右努力,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支撑和保障教育发展的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基本形成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教育强省。到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新增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达13年以上,初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15年,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0%,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新增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达15年以上;市州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困难群众受教育状况根本好转;初步形成中南地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基本建成在中部六省乃至全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长株潭高校群。(三)理清发展思路。要坚持基础先行,着力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切实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加大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强高等院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与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夯实建设教育强省的基础;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跨越式发展。要坚持改革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顺应时代要求的教育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不断积累和创造湖南教育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健全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机制,保障困难群众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要坚持统筹发展,按照适度超前的要求,正确处理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努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内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建设教育强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巩固提高基础教育。要缩小发展差距,积极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以对口援建等形式支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加快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要提高普及程度,在严格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确保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并合格毕业的同时,加大对学前教育的统筹管理,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批示范性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努力提高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程度;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设一批规模较大、办学条件较好、教育质量较高的优质高中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扩大受惠对象,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贫助学机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等资助政策,力争2010年前城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每一名贫困生、女童、残疾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公办中小学为主,扩大公办学校接受外来民工子女的比例,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权利。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逐步建立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长效机制。(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紧跟产业发展,培养产业大军,按照全省产业布局的发展要求,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加快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重组,集中力量在每个县办好一所示范性职业高中和县级职教中心,把职业技能培训延伸到农民家庭。要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产业大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增加对中职学校的投入,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型。要进一步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覆盖面,重点建设一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实习实训基地。坚持依靠企业行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引导与鼓励企业加强对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转岗职工的培训,不断扩大人力资源开发规模。要紧贴市场需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根据区域、行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调整优化职教专业和培训项目结构,加强特色专业建设,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努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和创业本领。要紧抓技能培训,推进劳动力就业与再就业。(三)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努力增强特色优势。按照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需要,设置和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5所国内影响较大、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大学,使之成为我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分类指导、强化特色、突出能力的原则,遴选确定一批特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以满足培养紧缺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加强课程内容改革和建设,建设一批国内乃至国际一流水平的精品课程;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努力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大学科技园建设,形成一批高水平、开放式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重点支持一批对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直接作用的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校技术成果研发中心和“小试”基地;鼓励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承接重大科技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技术研究,推动高校自主创造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增强区域教育竞争能力。(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实施人才强教战略。要建立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努力提高教师和教育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坚持不懈地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免费定向培养1万名专科层次小学教师的任务,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师队伍薄弱的状况。坚持不懈地狠抓师德建设,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大力弘扬献身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风尚。(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坚持提高文化知识水平与加强养成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并重,强健学生体魄与培养审美意识、维护心理健康、健全学生人格并重,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力实施家庭素质教育,各中小学校和有关部门、社团组织要切实担负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积极办好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建立学校与家庭良性互动的教育协调机制。充分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实施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主动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现有文化、科技、体育场所等各类公共设施,今后在新建体育馆等公共设施时,要统筹规划,尽可能建在学校。要充分利用基层活动场所特别是社区活动场所,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类活动,丰富青少年节假日生活。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增强各类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为青少年创建全面发展的健康环境。

努力创造建设教育强省的良好环境。要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增加教育投入,努力确保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办学。要创新发展机制,加快建立推动湖南教育强省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的非义务教育办学体制。要形成社会合力,在全社会营造支持教育、关爱教育的社会氛围。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