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理论宣传的语言运用

作者:彭红光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01日 09时57分31秒 编辑:redcloud

语言的大众化、形象化、通俗化,有助于理论贴近群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真理带来的愉悦。

 

语言大众化是理论掌握群众的必备条件

大众化的语言具有亲和力。“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这样的语言内容实在,符合群众欣赏习惯,群众容易理解和接受,听得懂,当然也就愿意听。相反,一些艰深晦涩的语言,言不由衷,别人不愿意听,连自己也不愿意听。如果像孔乙己一样,非要把“不多”说成“多乎哉,不多也”,不仅群众不能接受,甚至会闹出一些笑话来。

大众化的语言具有说服力。大众化的语言清新晓畅,能拉近群众对理论的认同感。如“有形的手”显威力、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竭泽而渔之路不能走等,都是用大众语言讲大众话题的典范。这样的语言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能提升理论同群众的互动感。

大众化的语言具有感染力。语言鲜活,娓娓道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从养猫养狗等日常生活的小事讲到邻里关系,再讲到社区和谐,群众就明白了社会和谐的大道理。从随地吐痰讲到生活习惯,再上升到文明素质的提高,群众就从朴实的语言中领悟了道理,得到了心灵的相契。

 

语言形象化可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

桥梁----形象化的语言具有沟通作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有着连接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功能。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架起沟通的“桥梁”。毛泽东同志用“小脚女人”来比喻胆子小、速度慢,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来比喻立场不坚定,用“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来比喻华而不实。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成了沟通群众与理论之间的桥梁,使理论紧贴群众。

意境----形象化的语言具有艺术效果。用具体形象的语言代替抽象的议论或说明,听起来不仅使人有所知,而且叫人有所感,有如身临其境。“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辉煌的火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宣讲者用“太阳升起在东方”比喻新中国的光辉前景,用“污泥浊水”比喻旧中国一切坏的事物,使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创造出一种既深含哲理,又饱蕴感情的诗的意境,收到了情景交融、情文并茂、情理共显的艺术效果。

漫画----形象化的语言具有个性特征。形象化的语言,能使坚强的逻辑性和形象的感染力交织在一起,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毛泽东形容那些理论脱离实际的人是“闭着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说那些主观主义者是“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所有这些,犹如一幅幅富有特征的、活灵活现的漫画,远胜于一般性的抽象说教。

 

语言通俗化可使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

要讲“近”。要贴近现实生活,抓住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对症下药,解疑释惑,把理论变成群众听得懂、能理解、愿接受的简单道理。通俗化的语言,要聚焦于社会热点话题,讨论寻常百姓关心关注的事情,才能缩短理论同群众的距离。

要讲“实”。要把讲道理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讲道理时,既要讲清楚本本上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又要针对新的、敏感的、群众迫切想了解想解决的问题,讲清其来龙去脉,解答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这样才会以理服人。

要讲“活”。要化“大”为“小”。即把大道理分成几个层次,由小及大。层次越深,离实际问题越近,越能说服人、感染人。要运用鲜活生动的事例、幽默风趣的语言,把“死”的讲“活”,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领悟道理。

要讲“白”。理论讲“白”的问题,其实就是讲彻底的问题,就是要做到深入浅出,将复杂的道理简单化。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寓理于“事”;要坚持与时俱进,做到寓理于“时”;要坚持科学性和生动性的有机结合,做到寓理于“趣”。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