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湖南文艺光彩夺目的新篇章
我们这个民族在进入21世纪上半叶的时候,正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大飞跃。这是一个全民奋起、艰苦创业、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进而从不发达国家转变为中等发达国家的历史大飞跃。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一样,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已经具备了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良好基础。展望湖南文艺的明天,最需要我们时刻牢记并践履的就是两个字:务实。只有坚持务实、务实、再务实,才能不断创造新业绩,铸就湖南文艺新的辉煌。
谋实事,践履时代使命
古往今来,中国知识分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远大理想,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抱负,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济世情怀,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担当意识,都是中国知识分子胸怀天下、勇担责任的生动写照。新的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加快富民强省的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个人不懈地努力。浸润湖湘文化经世致用传统的文艺家们要牢固树立使命意识,勇于担当历史责任。
把繁荣文艺作为文艺工作的头等大事,努力出成果、出人才。精品迭出、人才辈出是文艺繁荣的根本标志。如果没有一批精品力作和文艺大家,我们就难有话语权,文艺繁荣就是一句空话,“文化强省”就会流于空谈。要再造“文艺湘军”的辉煌,必须在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上下功夫,以作品、产品、精品看成绩、定优良、论英雄。要认真规划,精心组织,优化服务,完善机制,在文艺界形成争先恐后、共创繁荣的良好局面。希望通过三五年的努力,文学艺术领域有一批“湖南制造”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独领风骚,同时培养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声誉的文艺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到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时,力争有一批精品和人才涌现出来,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把深化改革作为文艺工作的根本大计,善于挖潜力、增活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文联工作一定要用改革的思维来谋划,用改革的办法来推进。当前,要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有利于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的工作方式,进一步突出“联”的特点,增强联络、协调、服务功能,切实避免行政化、机关化、自我服务化的倾向。希望文联在改革上积极谋划,稳妥推进,把着力点放在能充分发挥文联及各协会优势的工作上,放在能体现行业特点的工作上,放在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工作上。要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做到人尽其才、各展其长。在人才管理上,要转变思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尝试以文艺项目凝聚人才。要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通过树立有影响力的品牌,增强文联的核心竞争力,扩大文联工作的影响力。
把促进和谐作为文艺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到顾大局、讲团结。建设和谐文化是当前文艺工作的主题。文联作为文艺家之家,一定要讲和谐、促和谐,既要做和谐社会的促进者,也要做和谐文化的建设者;要多做统一思想的工作,多做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做排忧解难的工作,让广大文艺家心情舒畅。广大文艺家也要倍加珍惜团结,维护文艺界的良好形象,要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文艺界团结和谐的氛围。希望通过文联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文艺界营造一种“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鼓实劲,多出精品力作
精品力作是文艺家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实力的集中体现;成就精品力作需要文艺家坚持不懈地努力、呕心沥血地付出。因此,要大力提倡真抓实干,摒弃浅薄之弊、浮躁之风、空谈之习。
坚持勤奋学习,力戒浅薄。古今中外的名家大师无一不具有深厚的学养、渊博的学识,每一部经典名著无一不是作家艺术家长期学习、厚积薄发的结果。古人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功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养气若能塞天地,吐出自是成霓虹”,都说明了深厚学养对于创作的重要。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钱钟书等文学大家,都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问家。《红楼梦》、《人间喜剧》之所以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是因为其中涵括了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内蕴。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不学习就易流于浅薄,不学习就可能江郎才尽,不学习就会对日新月异的时代无法把握。文艺家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必须比别人文化根基更深厚一些,知识更丰富一些,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和思考更深刻、更先进一些。希望文艺工作者作学习的表率,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早一些、学多一些、学好一些、学深一些,使自己成为有深厚学养的文艺家,把创作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不断提高作品的文化品位。
坚持深入生活,力戒浮躁。65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号召,广大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他深情地告诫从上海到延安的文艺家们:“从亭子间到革命根据地,不但是经历了两种地区,而且是经历了两个历史时代。”“必须和新的群众相结合,不能有任何迟疑,”否则就会有“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问题。65年后的今天,这些话仍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今天的工厂、农村、学校、军营、社区较之过去的工厂、农村、学校、军营、社区,今天的人民群众较之过去的人民群众,都发生了深刻的多样的变化。要生动真切地反映当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反映人民群众追求、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图景,单靠过去的生活积累是不行的,靠十天半月深入生活是不够的,靠坐在斗室里凭空想象更是行不通的。因此,文艺家要经常地、长期地、脚踏实地地深入生活,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坚持潜心创作,力戒空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空谈只会贻误文艺事业,实干才能成就精品力作。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意志,没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没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没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刻苦,难以成就大作力作。古人说:“秀才文章半饥驱”。《红楼梦》是曹雪芹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苦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的;《儒林外史》是吴敬梓在远离功名、家产卖尽的情况下,耗费近20年心血铸就的。轻轻松松成不了大家,急功近利出不了精品。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文艺工作者的理想和操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被物质所奴役者将庸碌一生,能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者方能成大器。因此,文艺家一定要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坚持以品德立身、以作品说话、以贡献和业绩树形象,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求实效,提升文艺价值
文艺工作的社会价值体现在文艺家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中,也体现在文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过程中。新的时代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舞台。文艺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以更加富有实效的工作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改善,促进湖湘文化的创新和繁荣,以此提升文艺工作和文艺家自身的价值。
要努力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新作为。文艺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文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中的重要作用,自觉地把个人职业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统一起来,自觉投身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用自己的艺术才华歌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讴歌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在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文艺工作者要走到中心、争当主角,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不断提升我省的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要努力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有新作为。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但文化消费领域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如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城乡文化生活悬殊、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等等,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文艺工作者要关注和研究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创作生产出更多群众看得到、买得起、用得着、读得懂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更多洛阳纸贵、万人空巷的作品。文艺活动要真正体现“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多关注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党中央号召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艺工作者要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大有作为。豫剧大师常香玉有句话:“人民是我的衣食父母”。每一位文艺家都应该视人民为自己的衣食父母,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要努力在弘扬湖湘文化上有新作为。文艺工作者以自己的文化创造书写历史,历史也因文艺工作者的创造而焕发光彩。生长于湖湘大地上的文艺工作者,要在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文化、弘扬湖湘文化中大显身手。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如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我们要努力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标志性的文艺成果,同时要加强对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的推广和传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展示活动,不断提升湖湘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湖湘文化走向世界。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三湘大地自古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完全可以相信,在建设和谐文化、推进文化强省的过程中,在文化建设新高潮到来之际,我省文艺工作者一定能担当大任,不辱使命,一定能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谱写湖南文艺光彩夺目的新篇章。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