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命名有什么规矩和讲究
为台风命名,也就是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台风是在西太平洋和南海的称谓;在印度洋地区被称为旋风;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及北太平洋东部被称为飓风。
对台风的正式命名始于20世纪初。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主持的政府间组织台风委员会(TC)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之所以用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也是考虑防灾减灾的需要,便于人们的记忆。
台风是一种突发性的气象灾害,这么多的台风,如果等它们来了再起名,很显然会来不及,怎么办呢?世界气象组织让亚洲各国事先共同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日本、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成员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
台风的命名也是有规矩的。具体而言,每个名字中文名2-3个汉字,其对应的拼音不超过9个字母;朗朗上口且易于发音和媒体传播;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不能与曾用和现用台风名称重复。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这个名称就不能用作台风命名。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浏览台风命名表,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动物、植物、食品、地名、星座、珠宝等的名称,还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词或美丽的神话传说,如玉兔、悟空等。为避免产生歧义或在不同文化间引起冲突,含义都比较美好。“杜鹃”这个名字是中国提供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杜鹃花;“科罗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种树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国提供的,意为绿宝石;“伊布都”是菲律宾提供的,意为烟囱或将雨水从屋顶排至水沟的水管。
对于国外提供的名字,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混乱,我国中央气象台、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但是台湾省气象部门有时候的台风译名会跟我们有些不同,这一点需要注意。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台风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会做一些调整。当某个台风造成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成为人尽皆知的台风后,为防止它与其他台风同名,便从现行命名表中将其删除,换以新名字。
据报道,2011年,台风“天鹰”的强度非常弱,按中央气象台的数据仅有10级风力,然而制造降水的能力却出奇地强,导致菲律宾1257人死亡,85人失踪。“天鹰”因其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而被除名。2013年11月,由我国命名的该年第30号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给当地造成重大伤亡,因此被除名。
在人工干预气象水平日趋成熟且应用日益广泛的大背景下,不少人疑惑为何不能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改变台风路径或者减弱台风影响,以减少居民的人身财产损失。实际上,台风积蓄的能量远超想象,尤其是台风登陆后,海陆条件发生改变,瞬时释放的能量更加惊人。一个成熟的台风每小时释放的热量等同于上千颗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能量。因此无法实现像人工干预降雨、降雪那样干预台风。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