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生态经济高地
中共桂东县委书记 王 周
将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综合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共赢
桂东县地处罗霄山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发展生态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我们围绕生态立县战略目标,强力推进生态经济建设。
挖掘红色资源,打造桂花县城,发展生态旅游。桂东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留下了许多革命足迹,境内有《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地、红六军团誓师西征旧址、工农红军在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唐家大屋、万寿宫等红色人文景观。桂东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有“天然空调、自然氧吧”之美称。境内有仙人莳田、碧洞飞烟、仙桥天乐、玉女云鬟等优美的自然景观。桂东自古就有种植桂花的习俗,如今更是“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我们用发展生态旅游的理念,对原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适当的生态改造,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围绕打造“第一军规颁布地、南国相思桂花城”这一旅游品牌,策划各种活动,唱响红色歌曲,挖掘红色故事;组织“牵手红军后代”等活动;开发“红米饭南瓜汤”等红色经典饮食;开发红色旅游工艺品;重修“红军战壕”等人文景观;结合新农村建设,培植观赏苗木,发展特色蔬菜,建“桂花村”、“红军村”,组织“相思桂花游”等民俗活动。
循环利用资源,壮大立体种养业,发展生态农业。近年来,我们重点循环利用生物能源、调整农业生态结构、减少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生物多样性和植被覆盖面积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全县已建沼气池2万多个,衍生出了 “猪--沼--果(菜、粮)”等多种循环经济模式。2007年以来,全县以建设“全国生态示范县”为目标,采取政策扶持、大户带动、订单农业等举措,构筑了以“竹、茶、药、菜、菌、畜、花卉苗木”为主导产品的绿色产业格局,生态农业风生水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力争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5%以上;大力发展竹、茶、药、菜、菌、畜、花卉苗木等绿色农产品及加工基地;大力扶持高山哈哈牛业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做长做宽龙头带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链条;做大做强桂花酒业等产业,打造绿色品牌;加大李早田区域草山资源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种草养畜,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106国道沿线“百里生态经济长廊”,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建立生态能源基地,拉长水电产业链条,发展生态工业。桂东境内密布了133条河流,且落差较大,蕴藏了23万千瓦水能。我们按照“以山造林、以林养水、以电兴工、以工富县”的发展思路,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股份合作”的方式,建成电站169座,在建电站56座,总装机容量达28316千瓦,拉长了水电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电网,重点加快黄洞、大水等变电站的建设,增加中心乡镇工业区的供电容量;调整电量,充分运用我县小水电的电量,更新营销观念,为实施电力“大营销”提供保障;实行灵活电价,刺激用电负荷的增长,拓展水电产业的发展空间;逐步实行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引导水电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机构和机制,通过政策招商、项目利商、服务留商,在城关、沙田、大塘等工业园区,重点引进资源、科技、劳动密集型企业,以针织、毛纺、制衣、电子等为主导,着力构筑“专业化、低成本、大配套、高效率”的环保工业发展格局。
注重产业互动,改善经济环境,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加速生态经济的发展,必须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用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考核、评价、选任干部,培育绿色GDP意识;尽快建立和明确考核生态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制定发展生态经济规划,明确目标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发展生态经济配套政策,创新发展机制,集中资金重点扶持主导产业,促进生态产业迅速壮大;形成发展生态经济的科技、信息、市场、法律等服务网络;培育绿色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大力开辟农副产品“绿色”通道,严厉打击吃、拿、卡、要等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