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教我们如何工作
“5•
舆论是比军事的、经济的、物质的等一切硬实力还难对付的软实力。俗话说众口难调,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又百口莫辩,任你怎样解释,人家总是不信。但有一样东西可以对付,这就是事实。学会用事实说话,用重要的事实说话,用真诚的口吻说话。抗震救灾,检验了我们的经济实力、组织能力,也检验了我们的说话能力、把握舆论的能力。
大道无形,强不言兵,最好的说话方式是不必再说。过去群众对政府的工作有意见,如腐败、效率等等。这次收到地震消息时,总理还在外地回京的路上,立即掉转车头直奔机场,就在飞机上发表抗灾动员。4个小时后,已落地在废墟中指挥救灾。当日就近调帐篷5000顶,10天后又在全国再增调90万顶。救援队水、陆、空并进,3天内,来自数千里外不同方向的,挂着北京、长沙、广州、青岛、沈阳等不同牌子的白色救护车,已按划定分工出现在灾区各县、各镇。这时百姓还有什么话说,无论是灾民,还是全体国民,只有一句话:政府效率高,政府想着百姓。什么是政治?国家、民族的全体大事就是政治,这些天救灾是最大的事,就是政治。儒家的思想“民为邦本”,孙中山说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毛主席说“站在最大多数人一边”,不管是哪一个时代的政府,能给老百姓办事的政府就是好政府。这是人类长期积累的共同的政治文明。此时此刻,我们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最得人心的政府。全国人民高高举起的双手,既是对灾区的支援,也是对政府的致敬。哪里还会有什么牢骚?
信息公开是现代政治文明的表现。最好的工作形式就是无形式,这次救灾工作及其报道,最大的特点就是透明。地震突发后,相关部门每天都召开新闻发布会,电视台24小时滚动报道,各媒体都有记者深入到灾区的每一个角落和后方的每一条生产线、运输线实时播报。一时,人们的脑子里只两个概念,一是灾难,突如其来的大难;二是救灾,一刻不停地救灾。事实的透明带来思想的统一。这场救灾检验出了我们的两个进步,一是政治进步,政府坦诚,没有什么可保密的,欢迎监督,每一笔资金、每一项物资都可跟踪调查。二是科技进步,通讯、电话、网络提供了全程、全方位的服务和监督。或捐赠救灾、寻找震后亲友;或监督举报都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记者问及有救灾帐篷流向市面,怎么解释。民政部立即答应查办。谣言止于信息公开。这样,小道消息还有什么市场?我们要感谢在地震前不到半个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虽然这比美国1976年出台的《阳光下的政府法》晚了30多年,但我们还是追上了世界政治文明,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就遇上了这个刚刚出台十多天的法规,这也是天意。
过去西方媒体最喜欢做的文章就是中国的人权。我们常对他们说,最大的人权是生存权,也许他们没有什么体会。当温总理在废墟上大喊:第一是救人!当连续3天,全国都为死难者下半旗志哀时,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政府是怎样尊重生命。而近来在西方,无论是政府、国会还是媒体都一片声地称赞中国政府的救灾行动。谣言止于透明,偏见化于诚恳。当年朱
毛泽东同志说,战争是洗涤剂。灾难也是洗涤剂,这次地震帮我们洗掉了许多旧方法、旧作风。让我们的工作特别是宣传工作大进了一步。我们不敢说以后有多好,但遇到困难时,听到批评时,我们就想一想这次地震。就像过去常说的想一想战争,想一想长征。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