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科学”号在远航

作者:许 晨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30日 10时42分24秒 编辑:redcloud

  

 

  如果说南北极是地球两端的第一和第二极地、珠穆朗玛峰是最高极地——第三极的话,那么深深的海底就是世界最深极——第四极,而这个极地还少有人类的足迹到达,需要我们的“科学”号、“蛟龙”号、“潜龙”号等众多海洋重器,劈波斩浪、风雨兼程、寻险探秘。

  一

  “呜——”

  随着汽笛鸣响,“科学”号起航了。我作为一名特邀科考队员,与本航次首席科学家张鑫、科考队长王敏晓及全体乘员整齐地在右舷栏杆前列队,与前来送行的人们告别。

  “再见了!”“祝愿‘科学’号早日凯旋!”……

  告别声中,“科学”号缓缓驶离码头。

  这一天是2018年7月9日,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出海执行“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科研调查航次。

  “科学”号外貌英武、别致——流线型船体、宽大的甲板。船身是亮丽的“中国红”。底色上印着“科学”两个大字,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手迹。

  这是中国自主设计的可进行全球深海探察的海洋重器。它的出世,实现了我们从近海挺进大洋的梦想,为揭示深海奥秘提供了强大的平台。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无法深入深蓝远海。“海洋强国”似乎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1949年,新中国诞生。可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海洋上并没有站起来,几乎白手起家的海洋科研之路,步履蹒跚。

  那时候,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只能租用渔船出海,抑或在沙滩海岸上进行调查研究。

  “研究海洋不出海是不行的,我们急需配备专用的调查船。”海洋科学家们的要求引起周恩来总理高度重视。不久,上海海运局将一艘旧船改装成调查船,取名“金星”号,开到了青岛码头。

  1957年6月,由海洋学家毛汉礼为队长,经验丰富的戴力人为船长,“金星”号开始了海洋调查工作。一年后又以它为主力,开展了大规模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海洋大普查”,基本摸清我国领海状况。

  可随着首任船长和一班船员芳华逝去,它也逐渐老化,无法再去乘风踏浪。

  三

  1978年12月,古老而庞大的中国航船转了一个弯,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航向。

  这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海洋学家曾呈奎的积极呼吁奔走和中科院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现代化科考船“科学一号”在上海沪东造船厂诞生。

  “科学一号”多次执行国家高科技任务。其中,最富有价值成果之一的,是研究员胡敦欣课题组关于“棉兰老潜流”等现象的重要发现。

  胡敦欣是毛汉礼的研究生,毛汉礼曾对他说:“做研究工作屁股应该像有胶水一样,粘在椅子上!”

  此话振聋发聩,胡敦欣牢记在心,不但粘在研究室的椅子上,还粘在了科考船上。上世纪80年代中期胡敦欣感到西太平洋暖池东移,会引起气候无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影响很大,他决心在这个课题上有所突破。

  胡敦欣的课题得到中科院的大力支持,由海洋所牵头联合6个涉海单位,利用“科学一号”开展“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胡敦欣为首席科学家,俞锡春任船长。

  科考船上,首席科学家与船长的配合至关重要。一次在某海域调查时,胡敦欣想增加一个观测站位,便同俞锡春商量:“船长,咱们能不能往前延伸一下,到这个区域停一天?”按说这已超出计划范围,况且还是非常陌生的海域航线。但俞锡春只是稍一沉吟,便做出决定:“没问题。只要有利于科研,我们全力配合。”

  几年间,他们同舟共济,完成了许多科研项目。尤其在菲律宾南部调查时,胡敦欣测量计算大量数据,确认从热带东太平洋向西运动的海水是一支次表层潜流,因是在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于是命名为“棉兰老潜流”。这是世界上首次由中国人发现的大洋潜流!它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此外,还有其他许多海洋科学家,利用“科学一号”为中国海洋科研事业赢得了声誉。不过,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海洋科研呼唤着更先进的科考船。

  四

  科学考察船是海洋探测与研究不可或缺的装备。随着综合国力越来越强,新型现代化的科考船呼之欲出。

  2007年伊始,时任海洋研究所所长的孙松,思维开阔、志向远大。他深知海洋装备的重要性。因而,他带领一班人筹划建议——建造世界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梦想照进现实。孙松从船运大队调来于建军任监造总工程师,老船长隋以勇任总工艺师,开始艰辛而光明的造船征程。

  新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设计,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建造。2010年,寄托着几代海洋科研人梦想的新船开工了。经过一年多的奋战,2011年11月,新船在武汉下水,命名为“科学”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著名论断。用“科学”二字命名中科院海洋研究的考察船,意义非比寻常。让我们来参观一下这艘考察船吧——

  船长99.8米、宽17.8米、深8.9米,排水量约4600吨。在12节航速下,续航力15000海里。它是目前世界上首次采用吊舱式电力推进装置,配备了艏侧推、动力定位及综合导航定位系统,在低速状况可完成360度回转的船舶。一次充足给养,可在海上航行作业60天,极大增加了海洋考察的周期。

  当然,最重要的是它具有七大船载科学探测与实验系统,装备了多种国际先进的探测设备,具备高精度长周期的动力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等综合海洋观测调查能力。

  在经过一年多的适应性航次之后,“科学”号于2014年4月8日,迎来首航时刻。海洋所副所长李超伦任科考的首席科学家,博士张鑫任工程技术负责人。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以“专业运行、开放共享”的模式运行管理,使“科学”号成为海洋科研人员的共享平台。几年来,“科学”号一次次奔赴深海大洋,在我国南海东海、西太平洋海域进行深度探测与研究,圆满完成深海极端环境调查、大洋环流系统与气候变化、深海生物多样性等项目的科学考察。

  成果丰硕而喜人。“科学”号开启中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的新篇章,实现海洋科考能力跨越式发展。从此,我国海洋科研能力迈入世界一流方阵。

  

  出航20多天了,“科学”号接连避过了“玛莉亚”“山神”等台风。利用转好的天气海况,科考队员连续作业,争取带多一点的样品和数据回去。

  这天上午9点多钟,电视抓斗将要提升上来。有关人员摩拳擦掌,整装以待。我也早早穿好工作服,戴上安全帽走进现场。

  抓斗提上了甲板,连泥带水倒了一地——黑乎乎的泥沙里藏着大量的贻贝、铠甲虾等生物。研究人员兴高采烈地在泥水中翻腾寻找着。忽然,年轻女队员惠敏喊了一声:“太好了,我爱你!”

  我打趣地问:“爱什么呢,黑泥吗?”“是啊,黑泥里有宝贝。”原来她发现了一只特大的稀有海螺,过去只在专业书上看到过照片,现在见到真品,怎能不欢呼雀跃呢?

  中午吃饭时,微信里各方朋友的问候跳了出来。啊,原来是八一建军节到了!军人出身的我每到这一天,还是特别激动和兴奋。今年的“八一”我是在“科学”号上度过的,别有意义。

  蓦然想起:今天还是海洋所的“所庆”啊!1950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挂牌成立。

  种种成就不多说了,仅以科考船为例:从渔民的小船,到“金星”号、“科学一号”,再到今天世界一流的“科学”号,我国海洋科研事业从小到大、百折不挠,从浅蓝走向深蓝,从近海挺进大洋。

  当年选择8月1日建所或许是偶然的,但却存在着必然性。它意味着刚刚站起来的新中国,需要用这样一种敢打必胜的精神和作风,像军队一样进军海洋,打一场认知海洋、规划海洋的翻身仗!

  我走上“科学”号考察船前甲板,抬头望向那巍然挺立的“前桅”。它就像一个先行者,站在那里探身遥望着茫茫大海、浩浩蓝天。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