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山高水长万古流芳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文物背后的故事

作者:李桂芳 孙中华 戴 姣 魏 枫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30日 10时28分56秒 编辑:redcloud

  

    

  他说,共产主义事业是我们的终身事业;

  他说,不能乱用党和人民给的权力,不能搞特殊;

  他说,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

  他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

  他就是刘少奇——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写满批注的《苏联共产党历史》

  刘少奇纪念馆陈列着一本《苏联共产党(波尔什维克)历史》,是刘少奇的藏书之一。书长22.5厘米,宽15厘米,重601克,为深红色硬壳皮质精装封面,1939年由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出版于莫斯科。书内多处用铅笔、红笔划记的内容和所作笔记,其中在第421页批注着:马列主义不是死教条,而是发展着的科学,行动的指南。

  1939年9月15日,刘少奇受党中央嘱托从延安再次南下,前往华中敌后根据地,执行“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

  卡车在崎岖的山岭中穿行,一路颠簸摇摆,刘少奇却好像浑然不觉,眼睛始终盯着这本厚厚的《苏联共产党历史》。突然一个急转弯,司机猛地刹车减速,刘少奇的身子一下子向前冲去,多亏同行的徐海东一把拉住,才没出危险。

  “这么看书,你不觉得眼晕吗?”徐海东将他手中的书合上,“休息一会吧!”

  刘少奇笑答说:“不要紧,看书是最好的休息。”

  下了车后,要骑马,刘少奇在马背上仍然手不释卷。同志们心疼他,多次劝他休息一会儿,他却坚持说:“没事,我看书就是休息。”

  就这样,从延安到华中,一路上刘少奇读完了厚厚的《苏联共产党历史》,还读完了有关中国历史和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几本书。书上都写得密密麻麻,旁边写着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以及自己的看法和学习体会。

  把学习当成习惯。刘少奇从小就有“刘九书柜”之称,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还是在新中国建设的和平时代,他始终坚持学习,把看书当成最好的休息。

  常常“罢工”的手表

  纪念馆还陈列着一块上海牌手表复制件,是1958年我国自己生产的第一批上海牌手表。

  但是,这块手表常常“罢工”。为什么呢?原因可不在手表本身,而在它的主人。刘少奇工作十分繁忙,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作息也根本不是按照时间来定,而是以工作量为标准。就这样,他经常性地忘记上弦,手表便总是处于静止状态,成了戴在他手腕上的“装饰品”。

  有一次,到吃饭时间了。工作人员喊了他一次,他不理会,埋头工作;喊他第二次,他抬起手腕看表,时间还不到呢;工作人员第三次喊他,他看了看表,还是没到时间……眼看吃饭时间过去一个多小时了,工作人员告诉刘少奇饭菜都凉了又热过了。刘少奇挺纳闷:“你看,这还不到吃饭时间嘛!”工作人员一看刘少奇的表才明白,手表早就不走了。刘少奇这才想起来,又忘记上弦了。

  穿了十几年的羊毛衣

  纪念馆珍藏着刘少奇在1952年到1968年期间常穿的一件羊毛衣,属于国家二级文物。衣长57厘米,肩宽44.5厘米,重350克。整件衣服因长期穿着,显得十分破旧,衣服上共有20多个小洞,袖口和扣眼已破烂。

  刘少奇的穿戴一向朴素简单。王光美捐赠给刘少奇纪念馆一部分生前穿过的衣服。这些衣服大部分袖口和衣领都已磨坏。据曾经接待过刘少奇1961年回乡调查的讲解员成艾山回忆:当时刘少奇穿的白色衬衫袖口上还有明显的补丁。刘少奇最爱穿布衣布鞋。他的衣服、袜子穿破了,总要王光美给补一补再穿。一件衬衣常常穿到无法再补了才肯添置新的。这件羊毛衣的袖口王光美也为他补过。他的手帕磨出了洞也舍不得扔掉。洗脸毛巾中间破了,他就让人从中间剪断,把边上的两头接起来继续用。

  1960年冬天,刘少奇要去莫斯科参加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工作人员说莫斯科天气寒冷,要给他做一件新大衣。刘少奇坚决不同意。没有办法,工作人员只好又把1942年12月在晋西北,贺龙送给刘少奇的一件皮大衣改了改。刘少奇就是穿着这件旧皮大衣去了天寒地冻的莫斯科,并与欢送的群众告别留影。

  据王光美回忆,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刘少奇身居高位,但家里人口多,靠工资维持生活,经济并不宽裕。刘少奇对自己、孩子生活要求严格,在吃穿用方面均非常节省,从不浪费。日常用品都是普通的大众用品,更没有什么高档品。

  这件羊毛衣,是刘少奇俭朴生活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他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民本情怀。

  有点寒酸的礼品单

  纪念馆里保存着这样一张礼品单:大米5斤、饼干2斤、糖果2斤、盐蛋9个、猪油2斤。

  这份显得有点寒酸的清单上,列出的是当时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回到阔别40多年的家乡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探望古稀之年的姐姐刘绍德时的礼品。

  1961年4月,刘少奇去湖南搞调查,路过家乡时,决定抽空看望姐姐。

  因下雨且有八里地不通公路,有人建议把刘绍德接来。刘少奇断然拒绝,他说,长幼有序,在姐姐面前我永远是弟弟。于是,他穿着胶鞋打着雨伞艰难抵达姐姐住的赵家冲,事先听到消息的刘绍德,赶忙到门口迎接。

  她看到迎面走来的弟弟,身穿一套旧的蓝卡其布制服,脚上的胶底布鞋溅满了泥浆,头发花白,显得神色疲倦,忙问:“你怎么不坐车来?”“路不远,走一走还能锻炼身体呢!”“你呀,还是那样,不晓得照顾自己!”姐姐心疼地埋怨起来。

  薄薄的一张清单,几样看似吝啬的礼物,折射出刘少奇不讲排场、不搞特殊的高风亮节。

  见证中柬友谊的床垫和枕头

  纪念馆还收藏了两套橡胶海绵床垫和枕头,是1963年西哈努克亲王赠给刘少奇的礼品之一。

  中柬交往历史久远。1958年7月19日两国建交后,中柬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治、经贸、文化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日渐增多。此后,柬埔寨王国国王多次邀请中国领导人访问柬埔寨。1963年2月,西哈努克亲王访问中国。两人会谈结束后,西哈努克亲王赠给刘少奇两块镌刻有吴哥圣塔的纪念金币,并向刘少奇发出访问邀请,说如果能成行,一定亲自带他游览柬埔寨的吴哥古迹。刘少奇接受了这一邀请。

  1963年5月1日,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乘专机抵达柬埔寨首都金边。陪同访问的有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陈毅和夫人张茜等人。当刘少奇等一行到达金边时,受到西哈努克亲王和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5月2日,刘少奇和王光美一行由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莫尼克公主陪同,乘专机从金边到暹粒参观访问。暹粒位于金边西北部三百多公里处,是以吴哥古迹闻名世界的游览胜地。

  从暹粒王宫去吴哥古迹的路上,西哈努克亲王亲自为刘少奇开车。当刘少奇一行来到高耸的圣塔下巨大的台基,在西哈努克亲王的热情邀请下,刘少奇、王光美等在掌声中登上陡峭的石阶。西哈努克亲王满面笑容地说,刘少奇是他邀请的第一位登上石阶的外国国家元首。

  5月6日,刘少奇圆满结束了对柬埔寨的访问。西哈努克亲王得知刘少奇经常在夜间工作,而且由于身体原因还睡地铺,就送给了刘少奇这两套橡胶海绵床垫、枕头作为友谊长存的纪念。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