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全面深化央企对接合作工作

作者:梅克保 来源:《新湘评论》2008年第09期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6日 05时07分56秒 编辑:redcloud

  开展央企对接合作,是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推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两型社会”的新任务,对央企对接合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全国上下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对央企对接合作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我们要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研究和探索加强央企对接合作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抢抓机遇,加大力度,全面深化湘企与央企对接合作工作。

 

  正确认识湖南央企对接合作工作的发展态势

 

  湖南自2005年底启动央企对接合作工作以来,各有关方面同心协力,积极作为,整个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形成了省市相互配合、协同一致的对接合作工作格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央企对接合作工作,省委书记、省长和分管同志多次带队走访央企,协调关系,出席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有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力推进央企对接合作;长沙、益阳、衡阳、常德等地主要领导带队赴京,寻求合作;2008年5月,全省央企对接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建立。省市联动的对接合作工作格局日趋成型。

 

  初步形成了中央与地方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的国资联动发展格局。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大力支持湖南的央企对接合作工作,国务院国资委在门户网站上开设了“投资湖南”专栏,并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央企与湘企对接合作的文件;央企纷纷来湘考察、洽谈项目,积极参与湖南发展。两年多来,共有57户央企与湖南对接项目92个,涉及投资总额1800多亿元,其中已签订合同项目35个,引资金额234亿元。央企落户湖南,通过联合开发、相互持股、并购重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央企与湘企较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初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两级国资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初步形成了央企对接合作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相互促进、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央企积极参与湖南国企改革,投入增量资本,有效盘活湘企存量资本,促使一部分企业迅速走出困境,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成功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如引进中航二集团建设飞机起落架及长株潭航空城、引进中航科工集团建设湖南航天科技工业城、引进中电科技集团建设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项目等,对提升湖南装备制造水平、产业集聚和配套能力发挥了良好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央企在湘投资,同时也注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拓了市场,进一步促进了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湖南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夯实了基础。

 

  科学把握湖南央企对接合作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根据国家政策,未来几年,央企将从目前的150家调整到80-100家。为了在新一轮的整合中赢得主动,各央企正积极寻找扩张和发展机会。这为湖南加强央企对接合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当前,要重点把握并着力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深化认识。要站在更高层面,以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来认识央企对接合作对促进湖南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湖南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需要。资本的趋利本性,决定了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和资源必然会向着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市场、产业和环节流动、集聚,在全国、全球范围内追求优化组合和最佳配置。湖南企业应当抓住世界产业梯次转移和重组的良好战略机遇,主动与海内外优强企业进行战略合作,聚集发展要素,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优势互补,培育形成独具特色、自身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核心竞争力。这同时也是加速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央企基本上都是国内同行业中雄厚资本的拥有者、先进技术的掌握者、科学管理的运用者、优势产业的主导者,与他们对接合作,不仅可以为湖南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援、技术支撑、项目支持,而且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级、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效益,更好地发挥新型工业化的“带动”作用。近几年湖南的实践证明,开展央企对接合作,引进中央企业来湘投资或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对促进湖南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条见效最快、效果最明显的路子。这还是湖南企业靠大联强、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央企对接,不仅可以盘活企业存量资本,引进增量资本,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促进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夯实企业发展基础,而且可以通过央企的文化注入、资金注入、技术注入和管理注入,加快资源与生产要素的聚集整合,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创造活力和竞争实力。

 

  更新观念。深化央企对接合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当前,最主要的就是正确把握好三个关系。正确把握“所有”与“所在”的关系。在推进央企对接合作过程中,一些同志对“所有”与“所在”的关系依然存在模糊认识,集中表现在没有树立“大国资”观念,未能从促进各级国资联动发展的大局考虑问题,而仅仅站在本地区、本企业的狭隘角度,过分强调产权“所有”带来的经济收益,忽视了引进实力雄厚的央企之后,利用企业“所在”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效应和深远影响。因此,对湖南一些虽有较好发展前景但自身不具备比较优势、缺乏进一步发展壮大所需要的良好条件的企业和项目,一定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积极引进处于行业优势地位、可以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的央企参股、控股甚至全额持股;通过引进央企的后续投资,利用央企的市场渠道、先进技术、管理和品牌,促进企业不断发展,从而增加地方财税收入、扩大就业,推动“所在”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正确把握“增量”与“存量”的关系。目前,在央企对接合作工作中还存在一种观念误区,一些地方和企业过于注重引进央企的增量投资,而忽视了对自身存量的有效激活。有些企业只热衷于引进央企上新项目、大项目,热衷于引进央企投入更多的资金等有形资产,却不注重引进央企的先进技术、优秀文化和科学管理等无形资产来改造和提升自己。发展到今天,湖南的很多企业都已具备一定基础和实力,在一些方面和局部领域甚至具有相当优势,通过有效盘活,可以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央企对接合作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增量投入”与“存量提升”两手抓,切不可顾此失彼。正确把握“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与央企对接合作的问题上,一定要更新观念,用战略的思维、开放的视野来把握机遇、寻求合作。既要敢于拿出优势产业、优质企业、优良资产吸引央企,以产权换资金、换技术、换市场,也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注重企业的未来发展和价值提升。要着力在合作时机、利益分配、股权配置三个关键环节上转变观念。在合作时机上,要坚决克服“小富即安”思想,在企业发展处于上升阶段时就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力求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不能仅仅把与央企对接合作作为企业脱难解困的无奈之举;在利益分配上,要立足互惠共赢,敢于“舍小利、求大利”,只要能促进企业的大发展,不妨在合作中适当作些利益让步,切不可锱铢必较,损毁大局;在股权设置上,要克服“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观念,只要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可以考虑让对方控股甚至全额持股。

 

  把握原则。做好央企对接合作工作,必须把握三条基本原则。坚持把央企对接合作与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必须以发展为第一标准,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区、本企业的状况,找准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接合作工作。要认真研究、查找自身优势和特色,确定主攻方向,努力将自身优势、特色转化为对央企的吸引力;要大力研究资本的流动规律、产业的梯次转移规律和包括央企在内的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意图和合作需求,寻找对接合作的最佳切入点,优先引进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和辐射作用的项目,促进对接合作发挥最大效应。坚持把央企对接合作与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与央企对接合作是经济行为,必须按照市场化原则来运作,以产权为纽带,把股权合作作为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对接合作的重要方式。要通过对接合作,进一步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按照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合理配置股权,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从制度层面规范合作行为,推动企业发展。要不断探索创新,因企制宜确定合作模式。对于湖南的转制搞活企业、关闭破产企业有效资产重组,可以主要采取以产权让渡方式进行对接;对于省内的发展壮大企业,主要采取以新上项目、新设合资公司、增资扩股等方式进行对接。此外,在坚持引进优势中央企业以增量盘活存量的同时,对中央企业中一些有较好基础、一定发展实力和品牌的非主营业务的子企业,湖南优势企业也可以积极走出去进行并购控股,从单一的“请进来”向“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接方式转变。2007年华菱集团并购中央企业华润集团旗下的江苏锡钢集团,就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坚持把央企对接合作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开展央企对接合作,必须有利于促进企业主业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立足于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来谋划对接合作工作,围绕主业精心开发一批发展前景好、对中央企业吸引力大的项目。要通过与央企对接合作,不断调整湖南企业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市场结构,不断增强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改变湖南企业总体规模偏小、资源配置重复、组织结构较落后、专业化协作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现状。

 

  大力推动湖南央企对接合作工作迈上新台阶

 

  进一步增强对接合作工作合力。坚持领导推动。省直各有关部门,各市州党委、政府要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相应工作制度;对一些重大问题,要及时掌握和协调处理,努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班子成员协同抓的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安排专门机构、专门人员专职负责,跟踪落实,一抓到底。强化部门联动。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条块分割,建立良好的互动协调机制。特别是全省央企对接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各组成单位要同频共振,步调一致,各尽其责。督导企业主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央企对接合作的主体。要督促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对接工作,积极为企业对接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在当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各企业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克服封闭保守思想,把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与央企对接合作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在对接合作中实现大发展、大提高。

 

  进一步突出对接合作工作重点。着重围绕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实施对接合作。要着重围绕工程机械、汽车、风电装备、轨道交通等先进制造业,钢铁、有色、林纸一体化等传统优势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产业,积极与央企对接,不断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大力推进湖南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各个地方都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接工作。着重围绕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实施对接合作。经过多年发展,湖南拥有了一批具有较好发展基础、较强发展能力、较大发展前景的骨干企业,如华菱钢铁、有色控股、中联重科、长丰汽车等。应将这批企业作为重点,积极引进包括央企在内的战略投资者,通过对接合作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技术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优势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要以重大项目为载体,通过联合开发、合资、兼并、租赁、托管等形式,积极与央企对接,推动项目建设加快进度,尽早达产达效。尤其是要着力引进、开发、建设一批适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项目,突出抓好立体交通网络、统一信息平台、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领域和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现代物流、会展、动漫、旅游等产业领域项目的引进和建设。着重围绕重点地区和工业园区实施对接合作。一方面,湖南的重点城市应进一步发挥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主战场作用,积极开展央企对接合作工作,力争发展成为包括央企在内的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扎堆地”。如长株潭三市是国家批准的“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引进央企参与试验区改革发展;“3+5”城市群以及“一点一线”地区,发展基础较好,产业配套能力较强,投资环境比较理想,要进一步加大央企对接合作工作力度。另一方面,各工业园区要在央企对接合作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湖南已建立了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开发区,这些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完善,承载产业发展的能力比较强,优势企业、优势项目、优势产业已在园区相对集中,对战略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大。要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以园区为载体推进央企对接合作。今年,湖南还将探索专门针对中央企业,建立一个“央企对接合作工业园”,并出台配套政策,以更好地推动央企对接合作工作。此外,还应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促进深度融合。要在产业合作、项目合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对接合作工作,如省政府可以与优势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开展全方位合作;双方可以探索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交流、海外市场开发等方面和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