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理论工作在推动改革开放加快富民强省中的重要作用
在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理论工作作为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和精神支撑,担负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总结过去、面向未来,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加快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是我们理论工作者重大而光荣的责任。
深刻认识改革开放30年的重大意义
1978年12月18日,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都是极不平凡的30年。可以说,这30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迎来了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30年;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焕发出勃勃生机,并且取得了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宝贵经验的30年;是我国亿万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稳步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并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的30年。
在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成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认识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0年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我国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从短缺经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如果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从此站了起来,那么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则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伟大实践,给我们的一个深刻启示和非常明白的道理,就是我们之所以能有这样一个历史性跨越和历史性进步,关键在于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使我们国家真正活跃起来,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的事情,由此显现的强大发展活力和“井喷式”发展势头,成为世所罕见又举世瞩目的重大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结果,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围绕实践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三者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作出的理论概括和升华,又有力地指导了这一伟大实践的健康发展。30年的伟大实践,给我们的又一个深刻启示和非常明白的道理,就是我们之所以能把改革开放引领向一个崭新的境界,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正确,是因为这一理论体系来源于我们党无比深厚的民族根基,来源于我们党宽广深邃的世界眼光,来源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勇气,来源于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独立自主的革命传统,因而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两大成果,使我们党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涵,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特点,就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基本要求,就是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前进旗帜,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旗帜。我们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就是要旗帜鲜明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把握30年来湖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认识成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对湖南来说,同样是极不平凡的30年。从实践成果来看,30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奠定了湖南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抒写了三湘巨变的壮丽史诗。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1978年相比,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均增长了40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38倍和27倍。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改革的全面展开;从设立开放开发试验区,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从建设“五区一廊”、“一点一线”,到“3+5”城市群发展和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从“兴工强农”、推进“三化”进程,到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中坚持正确方向,增强了湖南科学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从认识成果来看,30年来,湖南提出并不断完善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路。这些战略思路,是湖南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和具体运用。认真总结这30年来历届省委特别是新一届省委治省兴湘的战略思路,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湖南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明确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的前进方向。具体来说,这些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的战略思路,至少体现了以下一些认识成果。
第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湖南“发展方位”,这是湖南在省情把握上取得的认识成果。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对湖南“发展方位”的判断,是对省情进一步深化认识的结果。提出湖南地处内陆不能为内陆意识所束缚;位居中部不能甘居中游。必须把湖南发展放到新的历史起点的平台上来把握,要有时代眼光;放到和兄弟省市相比较的平台上来把握,要有战略思维;放到全球竞争的平台上来把握,要有国际视野。从思想方位上说,提出湖南改革发展的成果,首先是解放思想的成果;湖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层次的是解放思想不够的问题;湖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根本上看还是解放思想的差距。把客观方位和思想方位联系起来考察,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这就为正确把握湖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实现湖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富民强省”,这是湖南在发展目标上取得的认识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价值追求。立足现实基础、着眼未来发展,省委明确把富民强省作为凝聚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宏伟目标。富民是目的,通过富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强省。强省的要求,是要建设一个经济繁荣兴旺、文化特色鲜明、人民生活殷实、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的湖南,而最终结果是为了更好地把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把富民与强省内在统一于湖南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这就为开创湖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
第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一化三基”,这是湖南在发展战略上取得的认识成果。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省委提出“一化三基”,其重大意义就在于,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进而带动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这就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切中了湖南发展的关键;把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提升到战略思路的高度,坚持以“三新”带“三基”,以“三基”促“三新”,这就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作为一个整体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得到了更好的有机的统一。
第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两个转变”,这是湖南在发展要求上取得的认识成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密联系发展实际,明确发展要求,破解发展难题。省委提出要加快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变,让全省人民尽快过上富裕生活;加快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使湖南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两个转变”,一个着眼于富民,一个着眼于强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为湖南推进富民强省提供了正确的发展路径。
第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建设“三个强省”,这是湖南在发展重点上取得的认识成果。经济是基础,只有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才能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建设经济强省、教育强省和文化强省,这就为我们抢占富民强省的制高点,明确了主攻方向。
第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科学跨越”,这是湖南在发展模式上取得的认识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清醒把握世情、国情、省情,作出“科学跨越”的战略选择,一方面,是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抢抓中部崛起的发展机遇,后发赶超是必然的和客观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要坚持求真务实,讲效益、重后劲,坚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把后发赶超和科学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反映了湖南人民群众富民强省的强烈愿望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雄心壮志。
第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加快“3+5”城市群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是湖南在发展布局上取得的认识成果。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省委明确提出以“3+5”城市群建设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把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与省内区域协调发展统一起来,既借鉴了国内外城市群建设的经验,又符合城市化发展规律,从而在发展布局上更符合本省实际。积极推动长株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融入国家推进“两型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这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先行试验取得的成功经验,必将对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第八,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牢牢把住“四条底线”,这是湖南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上取得的认识成果。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提出严守粮食生产、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改善民生这四条底线,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既讲GDP,又不以GDP论英雄,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就为湖南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政策和体制保障。
第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三个不吃亏”,这是湖南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用人导向上取得的认识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人。用人导向,关系党风民风,关系事业发展。提出“三个不吃亏”,并且作为理念来倡导,作为导向来坚持,作为要求来落实,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富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和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这是在最难突破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的重大创新。这种创新实践,对于我们在各方面各领域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第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发扬“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精神,这是湖南在改革开放所需精神状态上取得的认识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始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提出弘扬“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精神,把改革的思路、举措和行动落实到发展的绩效上,以创新的勇气顺应实践发展的要求,这就为我们推进富民强省提供了精神动力。
30年来,全省人民在省委领导下取得的实践成果和认识成果,说到底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果。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最好纪念,就是继续坚定不移地高举这面旗帜,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认真总结湖南改革开放的成绩和经验,把湖南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充分发挥理论工作在推动科学跨越、富民强省中的重要作用
30年来,全省广大理论工作者在省委的领导下,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积极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学习、研究和宣传,紧紧围绕湖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做了深入探索和有益阐述,推出了一大批有特色、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继承发扬30年来的成功经验,根据新的形势需要,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工作,不断开拓理论工作的新局面。
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为科学跨越、富民强省提供理论武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实践的自觉来自理论的清醒。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人民,是推进湖南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的最根本的思想保证和最深厚的精神动力。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过程中推进理论武装,努力做好这一理论体系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的工作;要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过程中推进理论武装,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具有前瞻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要战略思想来落实,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运用;要在着力把省委的重大战略思路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的过程中推进理论武装,努力把全省人民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
进一步研究全省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科学跨越、富民强省提供理论支撑。理论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如何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这一主题,把研究事关全省改革发展大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整合研究力量,推出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使湖南理论工作更好地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要进一步深化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研究,尤其要深化如何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湖南发展的影响,如何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要进一步深化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研究,尤其要深化湖南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全面提速重要阶段后有关重大问题和客观规律的研究;要进一步深化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的研究,尤其要深化对国有企业改革、农村改革和行政、财政、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改革的研究。
进一步推动理论工作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为科学跨越、富民强省提供理论氛围。让群众掌握理论,真正使理论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这是理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要用通俗的内容来贴近群众,敏锐地捕捉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需求,围绕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读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解读国家的方针政策,解读省委的重大决策;要用生动的形式来吸引群众,实现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交流”、“多向交流”的转变,从封闭设计的“板块型”到开放参与的“渗透型”的转变,使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要用长效的机制来服务群众,把湖南理论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好、利用好,充分发挥其服务广大干部群众的长效机制的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洗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湖南是一块春潮涌动、生机蓬勃的热土。伟大的时代、壮丽的事业,为理论工作者创造了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空间。我们一定要以“寸草春晖报苍生”的情怀,为湖南科学跨越、富民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