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人 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记中国工程院第一位湘籍女院士范云六

作者:杨敬东 来源:《新湘评论》2009年第03期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8日 02时54分39秒 编辑:redcloud

  

 

  

 

福湘女中同学合影(上起第二个为范云六)

 

她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直至如今

她既是中国工程院第一位湘籍女院士

也是中国工程院唯一的湘籍女院士

  一

 

  1930年5月16日,一个女婴在湖南长沙呱呱坠地,她就是范云六。她的童年和少年在苦难中度过。1944年,正在湖南上初中二年级的范云六,在舅舅的带领下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逃难途中,范云六亲眼目睹了许许多多的同胞惨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她的一个姑姑便是在日本兵的追逼下投水自杀的。国恨家仇,深深埋藏在范云六幼小的心灵里,她开始懂得:国不强盛,民受蹂躏。

 

  1945年,抗战胜利了,范云六多么想重返学校啊。这时,恰好大姐刚从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失业在家。范云六重新拾起课本,让大姐帮助补习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1946年春天范云六考上福湘女中,并且跨过初中三年级,直接升入高中一年级二期。

 

  在福湘女中,范云六结交了一帮好朋友。她见谁的学习好,就向谁学习;她见谁有特长,就向谁请教。她像一块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琼浆,又受到优良传统道德的熏陶。在福湘女中读了两年半高中,范云六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10名。

 

  1948年,范云六高中毕业了。她面临着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选择,考哪个大学,报什么专业,心里没有一点底。这时,她又去找大姐。大姐让她谈了自己的想法,最后建议她学农业化学。范云六听了姐姐的话,当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

 

  武汉大学,坐落在珞珈山下,历史悠久,建筑古朴。特别是这座大学有着一种自由、开放的学风。范云六院士告诉我:她太喜欢武汉大学了,这里的空气是那么清新自由。在这里,你可以随便到哪个学院去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你也可以到图书馆查阅最新的科技信息。这对于性情活泼、兴趣广泛的范云六来说,真是如鱼归大海,似鸟飞上蓝天!

 

  谈到这里,她深情地回忆起难忘的大学生活,她说:“武大自由开放的学风对我一生的影响很大,我的科研风格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她陷入对往事的回忆,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在武汉大学众多出类拔萃的老师里,陈华癸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对她的影响最大,她一生的科研方向就是受他的影响选定的。她说:“受陈教授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对微生物这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是我致力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开始和源动力。从根本上说,是我以后钟情于分子生物学并为之奉献了我全部精力和热情的转折点。现在回想起来,我总觉得,一个人的命运与事业开始可能就隐藏在一个不为你所知的地方,直到有一天,你的智慧受到了启迪,你的思想受到了碰撞,才有机会叩开成功之门!”

 

  

 

  范云六1952年大学一毕业,就小试“牛刀”,竟然出手不凡,取得可喜成果,当年发表的矽盐酸细菌研究的论文,至今仍被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引用。1956年,她被派往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留学。1960年,她获得生物学副博士学位,带着平时省吃俭用节约的钱买下的大批科技书籍和资料,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踏上了归国之路。范云六博士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遗传室工作,成为我国微生物学领域中最早从事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

 

  范云六博士这位自小在湖南读小学、中学,深受湖湘文化影响的科学家,给人的印象是温和、典雅而思想深邃,在她的血脉中流淌着湖湘文化中“敢为人先”的大无畏精神。再加上武汉大学、苏联留学的滋养,中西文化的融合,使她的科研有着无比深厚的基石。她一出马,就冲到全国前沿,继而向世界前沿冲刺。20世纪70年代,她在国内率先开始质粒的分子学研究,并成功构建了我国第一个DNA体外重组质粒。1979年,世界著名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Cohen教授特邀她到国际学术会上作报告……

 

  1980年到1982年,她再一次走出国门,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西北大学医学院当访问学者,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在美国的两年里,她“睁开眼睛看世界”,亲身感受了西方国家的科研优势以及在他们先进的科研条件下所产生的工作效率,她的灵魂受到了震撼!时不我待,要追,要赶,要走到他们前面去!

 

  1982年12月,范云六博士从美国回来了。那年,她已经52岁,用她的话说“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这个年龄重新确立科研方向,还想干出一番事业,谈何容易?她十分困惑,到底今后的路如何走?选择什么作为下一步事业的发展方向和突破口?经过慎重考虑,她终于选准了科研方向和突破口,这就是:走创业的路!1983年,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中国科学院,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来创建分子生物实验室,开始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短短几年,范云六把分子实验室发展成为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使她和她的团队的科研冲刺到世界前沿!后来经常有人问她:“当时您以知天命的年龄从中科院到农科院来开始一项全新的事业,您的勇气是从哪里来的?”她的回答掷地有声:“当你热爱一项事业并愿意无怨无悔地为之付出一切时,勇气自然也就有了。”

 

  范云六博士一旦认准了科研方向,便与她的团队一起义无反顾地攻关、拼搏,这中间熬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吃过多少苦头,又有谁知道呢?他们很快取得一系列卓越成就: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农口第一个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率先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在农作物遗传改良;国内最早获得转抗虫基因的水稻及棉花,并获得延缓害虫对转单一Bt基因植物产生抗性的科学数据;他们还开发了一种具有优越酶学性质的乳糖酶及其高效生产新途径。近年来又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第二代玉米植酸酶。利用玉米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开发研究植酸酶,已获得种子特异性高表达并具有植酸酶活性的玉米,表达的植酸酶活性足以满足饲料的需要,可直接作为动物饲料应用,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发育,并可减少磷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第一代饲料添加剂相比,可大大降低饲料成本,为营养型、环保型、节能型饲料专用玉米的开发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其技术在世界遥遥领先12年!

 

  范云六博士的突出成就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鼓励,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赞赏。她曾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她的名字被列入《华夏妇女名人词典》。1988年,美国剑桥国际人物传记中心将她收入《国际名人录》;1990年,她被第二届国际水稻遗传学会推选为遗传工程委员会5个成员之一;1990年FAO/UNDP任命她为亚洲生物技术项目的中国负责人和棉花杀虫基因工程的国际项目主持人……

 

  1997年,这是她生命里程值得纪念的年份,就在这一年,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时,在湖南这块“惟楚有材”人才辈出、群星璀灿的热土上,诞生了中国工程院第一位湘籍女院士!

 

  

 

  范云六院士重视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她甘当青年人的“人梯”和“铺路石”。她说:“青年人是真正的希望所在,所以培养新人是老一代的职责。我愿意将自己有用的知识留给青年一代,也愿将我尚不知,但有一条通往可知的路指给青年一代。”她呕心沥血培养了30名硕士和40名博士,还培养了3名外国进修生。

 

  记得2000年拜望她时,问起范云六院士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她却跟我侃起打球来。她侃球,连我这个门外汉也听入迷了。她喜欢排球、足球,她说:“踢足球,太像我们搞科研了。这是我喜欢足球的一个原因,从足球比赛悟出了不少科研的道理……”

 

  她说:“一个球队要有球星,一个科研集体也要有尖子人才。一个球队没有球星,就难夺冠军;一个科研集体,没有尖子人才也难以创出一流科研成果,更谈不上闯进世界前沿……”“打球是硬碰硬,科研也是硬碰硬,半点虚假和炒作都不行。”“打球要技术,更要精神。科研更是如此。赛球也好,科研也好,意志力相当重要。很多时候,最后获得成功的,不一定是最有才华者,而往往是意志最坚定、最能坚持到底的人。”

 

  我突然记起,有一个材料上多次讲到她提出科研的战略路线和思路。便说:“范院士,您好像足球教练啊!”

 

  她愣了一下,回过神来,说:“是啊,足球教练也很重要啊。教练设计思想,制定战略战术、战略思路。”“现在科研分工越来越细,越要综合。领导一个实验室、领导一个项目,在充满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要研究战略技术,更要研究科研路线。你看,一件衣服,裁得不好,做得再好也无用啊!”

 

  在2008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我们又谈起她的团队,她显出几分自豪来。她说,我对团队要求很严格。你知道,现在博士毕业两年,就有条件评副教授。我就告诉他们,你们要懂得,博士毕业才是刚刚起步,现在毕业两年就有可能评副教授,我们那时可不是这个样子,即使在美国,也不是这个样子,顶多只能是个博士后吧。

 

  她激动地说:我告诉我的学生,现在有两种人要反对,一种是浮躁,一种是不知天多高地多厚。我的学生就不是这样,他们不浮躁,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我与他们交流得很多,要求他们:未做实验前,要追求;做出实验,有了结果,自己要来反对自己的结果。反对了,反对不了,这就是真实的结果。这样学生就磨炼出来,学风也不浮躁。

 

  范云六院士越说越高兴,她说,我们搞分子生物学,年轻人一开头往往重视这微观世界的技术。技术是很重要,我往往引导他们去思考,为什么用这个技术,不用那个技术了。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要沉下心来,把前人的试验、技术了解透彻,别人做过的不重复!伟大的科学家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

 

  记得这句话是伟大科学家牛顿说过的。范云六院士用这句名句教育学生,让他们去实践,这就是范云六院士那个团队之所以优秀的真谛!

 

  她又说:有的人不知天多高地多厚,你的也是我的,一点不懂得尊重。需要时,求你;不需要了,你快退休吧,把你忘得一干二净!我们的实验室做得好,没有这种人。因为我常讲我们这一辈人如何尊重自己的导师,如何热爱自己的老师,如何终生感激他们。

 

  范云六院士就是一个懂得感恩、有大爱之心的人。她是在她的姑母哺养下成长起来的。她自小过继给姑母做女儿,姑母就是母亲,一谈起她的姑母,她就说:“母亲为我付出了一切,终身难报。”

 

  这天晚上,她又对我说:“我的成功还有一个独特的条件,这是一般科学家所不具备的,那就是我有一个在事业上帮了我大忙的好母亲。”“她实际是我的姑母。我从小过继给她做女儿,她终生未嫁,抚养我长大,供我上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经济供养就不用说了,她还给了我一个完整的母爱。最重要的是我工作以后,结婚以后,她为了我的事业,承担了一切生活、后勤杂务,帮我带大两个孩子。我这一生从来没有因为家务事而浪费过时间。有了她,我比常人多了一倍的时间和精力来投入科研工作。如果说我今天取得一点成绩,的确有我母亲一半功劳。”

 

  范云六是一个了不起的湘籍科学家,又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性。她的丈夫也是研究微生物的,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和她是同行。一儿一女都是学生物学的。孩子们生活在科学家的家庭里,不仅受到学养上的熏陶,而且得到了春风化雨的母爱和父爱。当年她刚从苏联回来,一家三代住着13平方米的房子,连张书桌也摆不下,一个人洗澡,全家人都得出去。那时,每天晚上匆匆吃了饭,女儿趴在饭桌上背书,儿子趴到缝纫机上做作业。待他们做完了,才轮到她和丈夫趴到饭桌和缝纫机上搞科研。

 

  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范云六院士又告诉我,她一生都在追求,有三句话牢牢记在心上:“敬业、执著;严谨、探索;继承、开拓。”这三句话,她前后讲了几遍,我深深印在脑海里。这是她的人生追求,她的精神写照,也是她的成功秘诀!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