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化繁荣的新生力量
————对溆浦县培育文化志愿者队伍的调查
近年来,溆浦县针对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长、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实际,把培植文化志愿者队伍作为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抓手,通过志愿者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为繁荣基层文化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因势利导,将“文化义工”培植为文化志愿者队伍
溆浦县是屈原流放地,又是革命老区,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人才众多。当地民风古道热肠,热心公益活动,一些热心文化事业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和离退休人员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和载体,经常为群众免费开展文化服务活动,当地群众称之为“文化义工”。“文化义工”现象的出现是群众的自主创造,也为该县由政府主导文化服务转为群众自主服务找到了新的切入点。该县从2006年起,将“文化义工”引导到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上来。一是明确身份促使其专职化。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联负责在全县成立了文化志愿者总队,在县城分别由文联下设的文化艺术协会负责成立协会分队,在乡镇由文化站负责成立起乡镇分队,实行统一分级管理。为凝聚文化志愿者的力量,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还为每个志愿者建立了个人档案,颁发了“文化志愿者证”,既便于宣传文化部门统一协调管理,又便于志愿者开展文化服务。二是引导志愿者自主开展活动。该县在志愿者队伍活动组织中,宣传文化部门支持而不放任,指导而不包办,鼓励志愿者自主发起、自主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活动。宣传文化部门除给志愿者交任务外,还指导其制定活动方案,提供指导服务。去年元旦春节期间,在宣传文化部门的倡导下,县书法协会志愿者分队组织13名书法家深入乡镇集市,免费为群众书写对联3300多副,既体验了生活,又服务了群众。三是让志愿者参与政府公益文化活动。政府在组织一些公益文化活动中,主动邀请文化志愿者参与。如该县首届中国溆浦屈原文化节、每年举办的春节团拜会和庆“七一”文艺演出等,都拿出一半的节目让文化志愿者承担。又如在去年初的冰冻灾害中,为了让被冰雪阻隔的亲人们通过视频相见,县委宣传部策划开展了“我为亲人捎句话”公益活动,把到农户家中采集视频画面的任务交给了文化志愿者。40多名擅长摄影、网络等专业的志愿者克服困难深入乡村,为200多个家庭提供了义务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由于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引导,文化志愿者队伍由2006年的7支分队3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4支分队2600多人,成为该县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生力量。
搭建平台,推动文化志愿者队伍巩固发展
为了防止文化志愿者队伍盲目发展,畸形发展,出现只讲形式、不求实效的现象,促使文化志愿者队伍保持长期性和稳定性,县委、县政府着力搭建发展平台。一是开展学习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依托文化馆(站)建立文化志愿者培训中心,开展分门别类的培训。县文联每年举办3?5期培训班,轮流选调一批老队员重点进行文化服务理念、服务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并通过介绍经验、分析案例、观摩考察等形式,培育成文化志愿骨干。近3年来,县文联先后举办了摄影技术、民歌与舞蹈、传统器乐演奏等实用技能培训15期。各个文化艺术协会和乡镇文化站也适时举办志愿者笔会、采风等活动,为志愿者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同时,实行每位骨干队员联系一名或多名新队员,进行传帮带,重点传授文化服务技能。如文化志愿者周建斌、谢杳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溆浦“目连戏”的传承人,他们就在新队员中物色了3名爱好者,传授技艺。二是构建联系平台,促进志愿者交流沟通。县委宣传部、县文联还建立了溆浦文化志愿者QQ群,共有800多个文化志愿者加盟,在中国溆浦网上开辟了“志愿者在行动”专栏,通过这两个平台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发布活动信息和行动倡议等。县文联创办了文化志愿者活动简报,传达有关精神,刊发志愿者活动动态和活动心得,每季度编印一期,印发到每个分队。同时,各责任单位坚持每年召开1--2次文化志愿者座谈会和茶话会,并开展分队间的联谊活动,增加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增强志愿者队伍凝聚力。建立志愿者服务制度,按照“群众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建立起文化志愿者服务项目库,确定了送文艺节目、文化知识培训、普法知识宣传、抵制不文明行为等18个文化服务项目,并要求文化志愿者每月义务服务不少于2次,每年义务服务时间不少于72小时。建立经费保障制度,采取财政拔一点、企业赞助一点、服务单位出一点、志愿者自愿捐一点的方法筹措经费。县财政每年预算3万元专项资金,活动以企业冠名等形式争取企业的赞助,服务对象所在地的政府单位负责志愿者的后勤保障,志愿者自己本着自愿原则捐助活动经费,以确保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培训和活动开展不流于形式。建立激励制度,一方面实行表彰奖励制度,每年评选出30名优秀文化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给予适当奖励;另一方面推行志愿者服务“储蓄”制度,把提供志愿服务与优先享受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如信贷优先、文化消费优惠等,使志愿者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
文化志愿者队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践表明,培植文化志愿者队伍,不仅让志愿者自己得到了锻炼和充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教育和服务了群众,推动形成了“我奉献、我快乐”的氛围,有力地引领了社会风尚。一是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广大文化志愿者在实践中,尽自己的能力提供文化服务,或传承民间文化,或传播先进文化,或服务公共文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新时期的“文化使者”。江口镇退休老干部贺方定,购买各类书籍4000多册,自费开办“定兴图书馆”,几年来天天免费开放,从不间断,让乡亲们借阅,不收分文。又如今年来,县城各文化艺术协会分队整合力量,将十七大精神内容编排成小品、快板、诗朗诵、歌舞等20多个节目,进社区进乡村巡回演出80多场次,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二是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文化志愿者在日常行动中,把诚实守信作为信条,通过自己的行动倡导文明新风,引导社会风尚。从2006年该县开始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以来,一些文化志愿者拿起摄像机,既摄录市民的好习惯,又摄录坏习惯,在溆浦网站上制作视频和宣传栏目8期,引导和激励群众讲文明讲环保讲卫生。低庄、桥江等乡镇的文化志愿者分队自筹资金,将禁毒戒赌的法制知识、“八荣八耻”常识,以及种植超级杂交稻、烤烟等农业科技知识,编印成通俗易懂的传单,免费发放到群众手中。小横垅等乡镇志愿者还组建了“红白喜事理事会”,义务为100多个农民家庭的红白喜事提供帮助,宣传移风易俗,反对大操大办和封建迷信。三是形成了争创和谐的氛围。广大文化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中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强,参与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去年5月汶川大地震后,文化志愿者不仅带头募捐,而且协助民政、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开展义务宣传。据该县文明办负责人介绍:“文化志愿者队伍现在是溆浦县能够拿得出的一张名片,也是一种和谐力量的象征,深深感染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引导干部群众踊跃参与社会各种公益活动,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四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文化志愿者在推动文化繁荣的同时,还运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为当地经济发展鼓劲加油,为群众求知、求富助一臂之力。摄协、诗协、舞协、音协等协会志愿者多次开展活动,宣传介绍新潇湘八景之一的“思蒙山水”和龙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等旅游文化资源;戏协、作协、摄协、书协还先后组织志愿者分队开展了踏青笔会、书画展览等一系列活动,宣传本地名优特产,如龙庄湾“翠玉”猕猴桃、龙王江杨梅、水田庄黄瓤西瓜,唱响本地特产品牌。该县县长梁永泉深有感触地说:“对政府而言,以前在基层开展文化活动很难。现在,政府引导,志愿者将触角伸到了政府难以企及的地方,解决了政府很想办却办不好的事情。”
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带来的有益启示
溆浦县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虽然起步不久,但其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在为广大群众提供无偿服务的同时,激励和影响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和带动主动讲奉献、讲文明、树新风,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反响。同时,也对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带来了一些启示。
其一,政府的及时引导是推动文化志愿者队伍成形的基础。现在,社会中不乏热心人,他们有的为邻里乡亲经常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忙,有的逢周末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整理内务,有的还免费为社区的群众传授文艺,等等。但是,他们都不成群体,力量非常有限,有的全凭自己一时的心情和兴趣,没有连续性,在社会上的影响也不大。溆浦县发现了散落在民间的“文化义工”现象后,不是认为他们的能量微小如点点萤火,就放任流之,而是及时地以志愿者体系加以引导和规范,并以文化志愿者来命名,促使整支队伍逐步成形,从而造就了一支繁荣基层文化的新生力量。
其二,满足群众的迫切需求是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立足点。近年来,虽然政府在改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生活上投入很大,也想了一些办法,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比如有些偏远山区,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电视都看不上,更谈不上参与大众文化,享受文化的乐趣。“文化义工”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是群众自己的创造,因此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溆浦县在引导文化志愿者开展活动过程中,让志愿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不让活动流于形式,又符合群众的口味。因此,该县文化志愿者队伍刚刚建立,就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其三,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是文化志愿者队伍得以长效发展的生命力所在。过去,一些民间艺术团体,成员们的“看家本领”只传子不传外来弟子,有的子孙不愿继承,有的没有子孙可以继承,导致队伍越来越小,最后不得不解散。因此,一个团队的发展,人是关键。尤其像志愿者队伍这样的公益性团体,人员是不断流动的,且参与活动有很大的随机性,必须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溆浦县在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之初,首先是吸引“文化义工”和部分文化热心人参与,之后通过明确身份、开展培训、构建联络平台等手段,提高队伍素质,强化活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文化爱好者加入,推动整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也推动志愿者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