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先导区建设的内核
2008年,长沙市委、市政府抓住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契机,提出“打造先导区,建设大河西”的战略构想。先导区担负长沙“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的重大历史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改革发展前沿,促使我们思考一个根本问题:先导区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探寻先导区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关键要充分认识“先导”的时代内涵。“先导”立足于“导”,方法在“先”。所谓“导”,就是要引导,当好标杆。所谓“先”,就是要领先,先人一步、快人一招、高人一筹。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能否实现“先导”,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
只有战略上“导”,战术上“先”,才能实现先导区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性。战略是认识论,战术是方法论。核心竞争力既体现在宏观战略上,又蕴含在具体战术中,只有在战略上能够把握大局、实现统筹兼顾,在战术上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地方特色,才能使相对优势真正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只有观念上“导”,行动上“先”,才能实现先导区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替代性。观念是行动的指导。不仅“先”在行动上,更“导”在观念上。发展理念要先,敢于超前,勇于当先;发展步伐不能慢,又好又快才是硬道理。只有这样,先导区的核心竞争力才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动摇性。
只有改革上“导”,发展上“先”,才能实现先导区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不计成本的改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先导区“导”在“两型社会”建设,“导”在综合配套改革,这是出发点;落脚点在于,推动先导区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再造一个新长沙”。
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与时俱进的制度优势,成核心竞争力之形
领导体制集中统一。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是先导区目前拥有的强大政治优势,也是先导区改革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先导区实行市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的管委会负责制。为高位协调、强力推进先导区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担任先导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定期研究先导区改革建设重大问题;成立先导区党工委、管委会,具体负责先导区范围内的经济管理事务。授权先导区管委会行使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主要负责先导区核心区的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对规划范围内非核心区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进行统筹协调和指导。同时,管委会创新使用2号公章,直接行使11个市直部门的44项行政许可,保证市级授权落到实处,并独自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大部门制”精简高效。先导区实行“大部门制”,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分离,分别由不同部门或单位相对独立行使,形成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又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实现了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高效,监督更加有力。管委会人员编制仅50人,承担120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的体制改革、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对省、市两级授予的经济管理权限,集中由“四部一委”(综合管理部、国土规划部、项目建设部、投融资部和纪工委)组织实施,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和自由裁量空间。2008年8月,实施行政第一次审批流程再造,单个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20天缩短到100天以内;2009年4月,再次对行政审批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审批时限缩减为42天。
“五统一分”事权明晰。先导区管委会不是一级政府,也不同于一般的开发区,而是一个“准政府”机构。为促进管委会高效运行,市委、市政府建立了“五统一分”的行政运行机制,即统一国土、规划、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环保、配套改革,分区实施。按“五统一分”要求,先导区对辖区内“两区两县”重大经济事务行使管理权限,不承担社会管理职能,主要负责核心区的开发建设,社会管理事务交由区县管理,凡涉及先导区重大规划、重大建设、重大产业等相关工作,由市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五统一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先导区和两区两县(高新区、岳麓区,望城县、宁乡县)“两个积极性”,不仅保障了两区两县的既有利益不受损害,而且还增加和扩大了他们的现有利益,形成了“多赢”局面。
世上没有哪一种体制是完美的,也没有任何一种体制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先导区现行体制是制度创新的成果,同时,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事成至上的精神理念,铸核心竞争力之魂
推崇事成至上的精神理念。“事成至上”对处于创业期的先导区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理念。无论做任何事情,遭遇失败和挫折在所难免。“胜败乃兵家常事”、“失败是成功之母”并不是失败的借口,而是要求我们全面看待问题,把问题想透彻,找出问题的本质。不要过分地计较暂时的成败,过程固然重要,实现最终目标才是问题关键,才是重中之重。只要还有一线生机,就要向前看,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能最终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方法,这是取得最后成功的重要保证。
“事成至上”与“允许犯错”相统一。改革最大的权利是“试错权”,改革是场试验,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我们不要盲目“试错”,要坚持科学、务实、理性的改革;但是我们要理直气壮敢于“试错”,要敢想他人未曾想,敢谋他人未曾谋,敢干他人未曾干,推动我们的改革建设事业大步向前。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设想将所有的问题解决得尽善尽美,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实际上也做不到;也不能寄希望于一切按本本来办,等上面来定,这样既违背了改革的初衷,也失去了试验的意义。我们必须在“干”中“试”,在“破”中“立”,在实践中走出一条新路子,试出一套新经验,推出一个新模式,创出一个新体制,干出一番新成就。
----和谐合作的高效团队,展核心竞争力之本
招贤纳才打实基础。人的因素,是决定事业成功的根本法宝。先导区凝聚了一大批精干的、默默无闻的、不求回报的优秀人才。目前管委会的人员构成是“三个三分之一”,即市直机关选、面向全国公开招考、合同聘用各三分之一,专业结构和年龄梯次比较合理,业务和综合素质比较高,平均年龄32岁,其中大学学历以上占95%,硕士以上学历占40%,拥有博士4名。
鼓励支持创新创造。先导区本身就是创新的结晶。先导区坚持以创新创业为动力,市场运作为导向,人文关怀为基础,大胆突破,勇于变革,敢于打破过去几十年来的习惯做法,对曾经引以自豪、但不适应当前发展的办法、套路、政策、机制敢于自我否定,只要是法律不明文禁止的,都可以尝试,绝不压抑任何单位、任何部门、任何个人的创造、创新积极性。
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推进体制改革,固核心竞争力之形。制度重于技术,先进的制度催生先进的生产力。改革就是建立新的制度,激发新的活力,形成新的优势。大河西先导区的建设,新城建设是抓手,产业发展是支撑,体制创新是引擎。必须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原则,重点推进土地管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金融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突出综合性、注重操作性、力求示范性。
强化文化建设,彰核心竞争力之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文化作为“软实力”,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长沙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留给了我们丰富的人文资源,用好这些宝贵财富,发挥人文资源优势,打造出富有竞争力的城市文化品牌。一个城市只有具备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才能使人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大河西先导区城市文化的定位和塑造,承载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秉承“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命运相济、荣辱与共”的精神内涵。
发展“两型”产业,显核心竞争力之效。“两型”,是大河西先导区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背离了这个方向,先导区将不再是“先导区”。到2020年,必须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全面控制,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两型产业”体系。先导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跻身全国省会城市先进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