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 大繁荣 大发展
上世纪五十年代湖南农村农业机械展示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和国初建的几年,纷繁复杂,百废待兴,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持贯彻实施《共同纲领》提出的各项任务,使经济社会生活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因素的成长,初步实现了社会大变革、文化大繁荣、经济大发展的局面,为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奠定了良好基础。
社会大变革
----接管建政,清匪反霸。新的湖南省委建立后,立即开展全省城乡接管建政工作。8月19日,中央军委命令,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萧劲光任主任,王首道、陈明仁任副主任。长沙市军管会对长沙市包括省政府所辖系统的接管工作从8月下旬正式拉开序幕。军管会的三大任务是确立革命秩序,迅速恢复生产,开展文教事业。在接管长沙的过程中,军管会从和平解放的实际情况出发,坚决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城市政策,采取与起义将领充分协商和有步骤地进行接管的方式,顺利完成和平接管长沙的任务,为全省各项工作创造了良好开端。
清匪反霸,民主改革,是接管建政工作开始后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是确立革命秩序,建立好各级政权,安定民心,迅速恢复生产,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湖南省委和省军区动员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野战部队,从1949年冬至1952年夏,用两年多的时间,开展了清匪反霸,土匪势力很快土崩瓦解,共消灭土匪武装20余万人,彻底剿灭了危害湖南的匪患,社会秩序逐渐安定,民主建政得以顺利进行。在人民政权和社会秩序得到初步稳定后,湖南省委立即领导全省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各项社会民主改革,开展减租退押,完成农村土地改革,进行城市工矿、码头民主改革,贯彻实施婚姻法,移风易俗,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这些斗争的开展,给地主封建统治的社会经济基础以沉重打击。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社会风气的改变,大大激发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禁毒禁娼,改良风俗。湖南曾是烟毒泛滥的重灾区之一。国民党统治期间,也进行过象征性的戒烟,但往往流于形式。湖南和平解放之后,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禁毒问题。1950年9月16日,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严禁种、运、售、吸鸦片的布告》,10月23日颁布《湖南省贩毒制毒分子申请坦白登记办法》,通过发动群众,形成了巨大的禁烟力量,禁烟禁毒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烟毒犯置于众目睽睽之下,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通过禁毒运动,使流传100多年的吸毒恶习在全省境内基本肃清。
禁娼,同样是湖南社会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旧湖南的娼妓,大小城市都有,以长沙为最,有大小妓院250余家,妓女约800人。湖南解放后,部分娼妓虽逃之夭夭,但部分娼妓仍在或明或暗地活动着,至1951年2月,长沙市仍有妓院131户,妓女271人。娼妓的存在既毒害社会风气,又妨碍经济建设,危害人们身心健康。1953年1月,长沙市人民政府根据《共同纲领》第六条关于“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的规定,成立了长沙市收容处理妓女委员会。政府对于收容的妓女,采取了集中教育和改造的办法。妓院的取缔,妓女的解放,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妇女的黑暗奴役制度被打倒了,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大社会变革。
----土地改革,摧毁封建制度基础。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后,湖南省委在省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和湖南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确定了第一批在全省35个县开展土地改革。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起来。在土地改革过程中,湖南省委始终强调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土地改革总路线:一是坚决依靠贫雇农,放手发动群众;二是照顾中农,巩固地团结中农;三是中立富农;四是保护工商业、保护人民城市;五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采取更为慎重、宽大的政策和作法,适当地满足少数民族农民的要求。全省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在湖南延续了上千年的封建制度的基础----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被彻底消灭了。经过土地改革,湖南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省约有1890万无地少地农民分得2610万亩土地和大批生产生活资料,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分得土地后,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文化大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正确方针,确定1950年到1952年湖南文化工作的方针为:巩固地发展新的文化艺术事业,同时有步骤有重点地改革旧的文化艺术事业;树立毛泽东文艺思想,着重批判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坚持“普及第一,生根第一”,着重发展工农群众的业余文化。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湖南的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1953年湖南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后,使全省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逐渐建立起各类文化机构。1949年8月15日,湖南省级党报《新湖南报》在长沙市创刊。同时,省委、省政府相继组建了新华书店省分店、省新闻出版处、省文联、省文化事业管理局、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省电影总队、省文工团和省戏曲改进委员会等文化机构。到1952年底,全省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文化普及和宣传网络。
----文化活动广泛开展。1951年6月,长沙成立“戏曲电影界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号召捐献飞机大炮筹委会”,26个单位义演41场,收入5000多万元,由省文联筹转中南文化部作购买“鲁迅号”飞机款。1951年3月20日,湖南首次举办“国产电影新片展览月”,连续映出《白毛女》、《刘胡兰》、《锦绣河山》等26部新片,观众达17万人次,列全国第一。省电影总队组成9个农村电影队,分赴常德、益阳、零陵等8个专市巡回放映。湖南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了一批面向群众面向农村的为群众喜爱,且为群众所需要的书刊,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各地邮局纷纷给出版社写信:“这些书很受群众欢迎,我们销书的成绩非常好!”
----弘扬湖湘文化传统,推动戏剧改革。湖南省委坚决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剧改革方针,组织整理改编了《琵琶上路》、《刘海砍樵》等剧目,推动戏曲改革。1951年5月,《双送粮》参加世界民主青年联欢节目选拔演出,并在怀仁堂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演出,从此,剧中的唱段《浏阳河》唱遍了全中国。1952年在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湖南的《琵琶上路》、《醉打山门》、《刘海砍樵》被评为优秀剧目,《好军属》、《张谦参军》获奖,并有15个演员、乐师获奖。1953年,推出了《姑嫂忙》、《三里湾》等现代花鼓戏。1955年12月,湖南举行全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推出了《祭头巾》、《昭君出塞》等艺术精品。湖南省湘剧院改编演出的《拜月记》拍摄成戏曲艺术片,湖南戏剧第一次登上了银幕。
----推动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首先是发展教育事业,大规模扫除文盲。1950年1月,在接管旧有学校的工作基本完成后,全省展开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普及平民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发展对广大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1950年和1951年,省政府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劝学运动,组织大批干部、教师在寒暑假期间深入群众,劝导家长送子女上学,并设立人民助学金,资助家境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到1952年,全省各级学校由1949年的3.3万多所,恢复、发展到4.4万多所,在校学生由206.92万人增加到290.14万人。1952年,省委成立了扫盲工作委员会,开展了大规模的扫除文盲活动。到1953年,全省参加职工业余学校学习的达40万人,参加冬学的农民150万人,参加农民学校和速成识字班的61余万人。其次是以爱国卫生运动为动力,推动全省卫生事业的发展。湖南省1950年开始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1950年至1955年报告的病种为8种。开展计划免疫工作,预防接种、普种牛痘。“一五”期间,全省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和防治,控制了流行病和地方病。到1956年,天花被消灭,霍乱未发现,性病也基本绝迹。全省卫生机构由1949年的239个发展到2531个,病床由4000多张增加到8800多张,卫生技术人员由1.59万余人增加到2.39万余人。
经济大发展
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湖南党组织领导全省人民努力逐步实现“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使湖南这个传统的农业大省比较顺利地实现了深刻的经济社会改造与变革,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进步。
----奠定湖南工业发展基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首先是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以黄克诚为书记的湖南省委认识到“发展工业最后达到国家工业化是今后长期奋斗的目标”,因此“稍有余力,就着力抓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各级都干,量力而行,建立一点工业基础,把每个可以节省的钱都集中起来,用以投资办工业”。《湖南省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确定“一五”期间湖南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是:作为具体执行国家计划的中心环节,首先集中力量发展农业生产,改造小农经济;相应地发展地方工业、交通运输、手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逐步改造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对国营工业及其基本建设给予直接配合和支援、监督,以保证国家计划的全面实现。在湖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努力,到1957年,湖南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195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18.19亿元,超过“一五”计划的16.83%,比1952年增长136.23%。1957年,全省国营工业企业由1952年的734个增加到1027个,职工人数由48万增加到81万,工业总产值由3.33亿元增加到13.95亿元。一批新型工业城市在三湘大地崛起。
----完成三大改造,走向社会主义。湖南省委自觉地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大规模开展工业化的同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在农村开展了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巩固了工农联盟。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1953年康菊英在衡山县办起全省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湖南第一个女农业社社长。当年,康菊英农业社稻谷亩产278公斤,较上年增产19.1%,比当地互助组高产9.7%。康菊英农业社的成功,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推动了全省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到1956年春天,全省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其次是开展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8月22日至9月3日,省委召开全省第一次手工业会议,确定全省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以城镇为重点,切实地整顿提高现有社,积极稳步地发展新社(组),并以此为中心环节,推动手工业者开展生产运动”。具体作法是:典型试办,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一批,巩固一批。由于省委较好地贯彻了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和自愿互利的原则,使全省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比较健康。到1955年,各类手工业合作组织发展到3033个,参加合作组织的达85849人,占手工业总人数的20.77%;产值5974万元,占手工业总产值的17.94%。再次是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功改造。1953年10月,湖南根据中央“要进一步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的指示精神,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代购代销、经销、批购零销等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实现了对湖南私营工商业的初步改造,使它们同国营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到1956年3月中旬,湖南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全省公私合营的工商业者共计54673人,定股资金2838万元。湖南的三大改造任务完成后,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并存的格局,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至此,湖南省同全国一样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