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用忠诚和理性引导舆论

作者:李荐国 来源:《新湘评论》2009年第11期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8日 04时36分13秒 编辑:redcloud

  正确引导舆论,一靠忠诚,二靠理性。忠诚,即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高度负责,勇于担当;理性,即敏锐地关注、研判舆情,把握舆论导向,讲究应对策略,坦诚地与媒体打交道。

 

  郴州曾是境内外媒体十分关注的地方。2004年冒出震惊全国的“住房公积金第一案”,2006年爆发“原市委班子系列腐败案”、“7•15”特大洪灾,2008年又遭受百年一遇的冰灾。一连串的天灾人祸,使郴州一度成为新闻“洼地”。面对如此特殊背景,郴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倡导以开放、开明的姿态支持媒体工作,以包容、平和的心态对待舆论监督;主张“把真实的郴州告诉媒体,让媒体了解真实的郴州”。目前,媒体与郴州初步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喜人局面。在实践中,我们满怀忠诚,充满理性,探索出了一套“成事不坏事,无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坏事变好事”的实在、管用的引导舆论的办法。

 

  把住源头,做到“成事不坏事”。任何舆情的形成,总有源头和起因。一个地方,要想不被媒体炒作,或少炒作,必须立足于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谋事、干事、干成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干群众普遍受益和长期受益的事,不断创造实绩、经验,为媒体正面宣传提供丰富而鲜活的素材;必须改善民生,依法行政,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减少媒体负面炒作的话题。

 

  过去,一些地方的领导,不是致力于把事情办好、办成,而是琢磨如何拉关系“把正面报道搞上去,把负面报道压下来”。一说到舆论引导,就把它看作是宣传部门的事。搞正面报道就高兴,与记者称兄道弟;搞批评报道就恼火,对记者围追堵拦,甚至动用警力与司法手段进行干预。这种思想和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郴州市抓住舆论引导的源头----“成事不坏事”。从“打基础、创环境、反腐败、促发展”工作方针的提出,到建设“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宏伟目标的确立;从启动“三年投资千亿计划”、大抓项目建设,到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先行先试,每一项举措都紧贴实际,顺乎民心。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火”越烧越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劲。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各媒体宣传郴州的浓厚兴趣,把他们的关注点和注意力引导到宣传推介郴州的工作上来。

 

  谨言慎行,做到“无事不惹事”。在传媒高度发达、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一点小“火星”,就可能燃起社会舆论的熊熊“烈火”。因此,地方党委、政府作出的每一项决策、出台的每一项政策、采取的每一项措施,必须更加谨慎、规范,不能背离科学发展轨道,不能损害群众利益,不能违背公众意愿。更加注重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注重依法办事。勇于创新,但不搞脱离实际的标新立异;大胆干事,但不做容易惹起事端、惹起争议的事情。否则,就有可能“好心办坏事”、“无事惹是非”。如:今年4月,郴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决定》,文件送审稿有“原则上到××宾馆消费”的内容,因为这是一家由原市委招待所改制的宾馆,物美价廉。审签时,主要领导果断地删除了这一内容。平时,记者来郴州采访,我们注意客观、真实地反映情况,既讲成绩和经验,又讲问题和教训。讲成绩,留有余地,不夸大其辞,不否定过去。争取上级支持帮助时,不过分放大困难和危机。这样,及时掐灭了许多有可能被某些媒体炒作的“火星子”。

 

  纵观一些舆论事件,不少负面炒作就是决策不慎、出言不慎、办事不慎而引发的。某市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完成喝某种白酒的任务;某地公安局发布“市民发送黄色短信3次以上,将受到拘留和罚款的处罚”的通告等,都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给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实践告诉我们,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既要敏锐行事,又要谨慎决策,凡是涉及面广、条件不够成熟的改革措施,不要急于出台,而要在试点取得成功后再推广;凡是对外发布的文件、规章,都要严格把关;凡是涉及公平正义、公共安全、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公共性的话题,都要慎之又慎,避免无事惹事,节外生枝。

 

  沉着应对,做到“遇事不怕事”。一个地区,一个县,地盘那么大,人口那么多,做到一点事都不出,是不可能的。一旦有事发生,在舆论信息方面,不能堵,不能回避,不能失语、妄语,而要沉着应对,敏锐果断地采取处置措施。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要牢牢把握以下三条:一是主动发布权威信息,抢占“舆论制高点”。如:今年“6•29”郴州火车站火车侧面冲突事故发生于凌晨2时40分,我们闻讯后立即组织市直媒体记者赶赴现场采访;5时27分,郴州新闻网发布首条图文报道,内容是初步核实的伤亡人数和市委、市政府紧急采取的救援、抢险、善后、安抚人心的措施。随后,这条简短的新闻,被国内外很多家新闻网站在首页头条转载。当天上午,郴州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4次现场连线,郴州人民广播电台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6次现场连线,郴州日报记者不断地向新华网、人民网提供新闻图片,及时报道事故最新情况。传播力决定影响力,透明度决定公信度。我们掌握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及时、透明、有序、全面地公开事故信息,既减少了杂音,又稳定了人心。二是热情接待各路记者,在服务中引导舆论。通常一旦有事发生,记者便纷至沓来。诚然,我们无权掌控记者的采访权、发稿权,但我们可以努力为记者提供采访、发稿、食宿、交通的便利。“6•29”事件发生后,我们在火车站设立记者接待处,为41家中外媒体的147名记者提供服务。凤凰卫视记者王蕾感慨地说:“郴州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透明,对媒体记者的热心、周到服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三是及时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媒体的理解支持。今年6月2日,郴州市发生城区出租车司机聚集停运事件。市委书记戴道晋、市长向力力与出租车司机代表面对面座谈,第二天基本恢复营运,没有出现打砸抢和围堵党政机关等过激行为。事发后的第三天,某权威媒体的几名记者来郴作“深度报道”。对此,我们热情地为记者提供采访的方便,表明虚心接受舆论监督的诚意;同时,也坦诚地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并与记者的派出机构取得联系,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避免了一起负面炒作。

 

  突发事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去面对群众,面对媒体。直面矛盾和困难,坦诚对待媒体和公众,是一种品格和胸怀,也是一种勇气和智慧,更是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

 

  化“危”为“机”,做到“坏事变好事”。很多时候,危机中有机会,通过努力可以让事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关健在于找准切入点。通常情况下,媒体和公众对突发事件最关心的是三件事:一、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情况;二、党委政府在做什么;三、事件的过程和原因。因此,要以此为切入点,帮助舆论朝着对事件处置有利的方向发展。

 

  去年初,郴州遭受百年难遇的特大冰灾。当时,两条交通大动脉因冰冻受阻,有1万多台车辆滞留京珠高速郴州段,先后有36辆火车滞留京广铁路郴州段。郴州的电网遭到毁灭性破坏,全市成了一个电力“孤岛”,停电停水,电话打不通,银行取不出钱,商店买不到蜡烛,医院里产妇生孩子母婴受冻。面对如此严峻的灾情,我们在基本宣传手段几乎丧失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采取无电出报、免费送报、雪地制作电视节目、全力为境内外媒体服务等办法,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稳定人心;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以及郴州市委、市政府组织军民全力抗冰抢险的动人事迹告诉大家,鼓舞人心;大力宣传魏永景、雷冬竹、曹响林、唐山农民兄弟等抗冰救灾的先进典型,以此激励人心。

 

  本来,冰灾是一件坏事,但郴州人民经过艰苦努力而取得的抗冰救灾的重大胜利,凝聚了人心,铸就了科学应对、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勇于担当的抗冰精神。国内主流媒体赞誉郴州是“英雄的城市”,郴州人民是“英雄的人民”,郴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提升。

 

  实践告诉我们,越是发生舆情危机的时候,越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越要善待媒体、支持媒体。把事件的真实情况,把党委政府在做什么、准备做什么,如实地告诉媒体和群众,就能形成合力,共渡难关,让坏事变成好事。

 

  (作者系中共郴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