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在2006年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省委明确提出要坚持“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导向,这是新形势下湖南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提出和采取的一项正本清源的举措。准确把握、深入贯彻“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事关全局,意义深远。
为什么倡导“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
省委根据科学跨越、富民强省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旗帜鲜明地提出“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抓住了新形势下端正用人风气、激发干部积极性、凝聚干部队伍力量的根本和关键,体现了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胆识与魄力,顺应了党心民心。
“三个不吃亏”是党的一贯主张。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用什么样的标准来选人用人,从来都是党的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我们党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具体用人标准和导向上有不同的要求和表述。70年前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形象化地提出,干部要“又红又专”。邓小平根据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干部队伍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提出,要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这三条选拔干部。胡锦涛同志强调,对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导向,集中贯彻和体现了我们党在用人上的一贯主张,是对党的用人路线方针政策的生动实践。“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提出后,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了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三个不吃亏”是时代的强烈呼唤。发展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机遇要靠人来抓,事业要靠人来干。近年来,湖南迎来了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巨大机遇。竞争如逆水行舟,机遇稍纵即逝。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实现科学跨越、富民强省,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庄严的使命。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拥有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德才兼备、老实正派、埋头苦干的干部,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提出后,全省干部群众的凝聚力空前增强,我们战胜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个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崭新局面逐步形成。
“三个不吃亏”是广大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选用一个人犹如立一个标杆、树一面旗帜。不让什么样的干部吃亏,传递的是用人信号,体现的是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应当说,湖南党员干部队伍的风气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任人唯亲,任人唯利,论资排辈,求全责备,投机钻营,跑官要官,不务正业,不干实事等不良风气也曾经在一些地方、单位和干部身上程度不同地存在,出现所谓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跑的,跑的不如送的,一些素质低、作风飘浮、投机取巧的人得利,而一些综合素质高的人、干事的人、老实人用不起来,压抑和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广大干部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人民群众企盼有更多老实公道的干部为他们鼓与呼,企盼有更多干事的干部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企盼有更多高素质的干部为他们谋划美好未来。而广大干部则渴望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渴望工作实绩能够得到组织的认可,渴望选人用人公正。省委提出“三个不吃亏”的导向后,在选人用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重用了一批安心基层、业绩突出的干部,真正做到了让综合素质高的人有机会,让干事的人有舞台,让老实人得到尊重和关心,产生了强大的示范导向作用。
“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的精神实质
“三个不吃亏”明确昭示了新形势下干部任用标准方面应坚持的基本取向。“三个不吃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党对干部素质、作风、业绩等方面的评价取向,是党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具体运用。所谓“综合素质高的人”,就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素质比较高的人。“干事的人”,就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有工作实绩的人。“老实人”,就是诚实正派、表里如一、默默奉献、不争名利、不计得失、有苦不诉、有功不表、不主动向组织提要求的人。综合素质高的人、干事的人、老实人都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有益的人,都是人民群众所需要、所欢迎的人。不让这些人吃亏,鲜明地体现了在干部评价任用方面重素质、重品行、重作风、重实绩的价值取向。
“三个不吃亏”集中体现了新形势下科学公正用人的基本要求。“三个不吃亏”是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综合素质高的人、干事的人、老实人容易吃亏的问题提出来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有运筹帷幄之才,发展潜力大,他们不迎合,不随波逐流,不屑于去跑去送,往往容易被人误解为清高。干事的人有“开疆辟土”之功,他们一门心思干事业、谋发展,不愿意去吹拍逢迎,但往往在人际关系中容易中箭受伤。老实人有淳厚朴实之德,他们忠诚可靠,能守住道德底线,不愿意去找去要,往往容易被忽视。“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就是要坚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给他们机会和舞台,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让干事的人吃亏”,就是用人要坚持看实绩,更多地看对党和人民事业是否有功。要充分认可和正确评价干部的工作实绩,既要看到他们的显绩,又要肯定他们的隐绩,绝不能因一时一事的失误而否定他们的成绩,甚至影响他们的正常使用。“不让老实人吃亏”,就是要认可、尊重、关心老实正派的干部,始终把他们放在视野之内,他们有才干要使用,做了事不埋没,应得的利益要保障。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也就是不让综合素质低的人得利,不让不干事的人得利,不让不老实的人得利。“三个不吃亏”是三条基本的分界线,是从总体上衡量用人机制是否科学、公正的基本标准。只有做到“三个不吃亏”,党的事业才不会吃亏,人民群众才不会吃亏。
“三个不吃亏”为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有什么样的用人导向,必然造就什么样的干部队伍。好的用人导向,可以导出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好的干部、好的队伍。“三个不吃亏”就是旗帜鲜明地倡导干部勤奋好学,努力实践,苦练内功,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奋发有为,反对不学无术、吃喝玩乐;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爱岗敬业,干事创业,建功立业,反对坐而论道,夸夸其谈,无所用心,不思进取,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倡导对党和人民忠诚老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正确对待个人名利地位,反对虚假浮躁,吹牛拍马,投机钻营,跑官要官。“三个不吃亏”也为社会各行各业育人、选人、用人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一个鲜明的导向。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和全社会的诚信状况就一定会不断改观,风清气正、诚实守信、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就一定能够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贵在坚持重在落实
要把“三个不吃亏”作为一种理念来坚持。“三个不吃亏”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精神意蕴,对干部个人健康成长、组织选人用人乃至整个干部队伍建设,有着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上的指导意义,必须在思想层面上把它作为一个基本理念来坚持。对广大干部来说,坚持“三个不吃亏”的理念,就是要坚持提高素质、建功立业是正道,忠诚老实是正气,自觉把苦练内功强素质、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成长进步的基石和努力追求的方向,做到勤奋学习、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安心干事,用心干事,尽心干事,而不应该也不必把心思过多地用到其他方面。对各级组织来说,就是要树立“三个不吃亏”是用人之道、正风之本、兴业之基的观念,做到“三个不吃亏”就是科学、就是公正的观念,自觉把提高综合素质、养成真抓实干的作风、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对党和人民忠诚老实作为培育干部的方向,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公平公正、选贤任能作为使用干部的目标,使综合素质高的人有盼头,干事的人有奔头,老实人有甜头,努力建设一支党性强、素质高、作风硬的干部队伍,努力营造心齐气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对全社会来说,就是要树立尚贤重能、举贤尚功的观念,使各行各业的人才得到尊重和合理使用,干事创业的人得到褒奖,老实人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各行各业综合素质高的人、干事的人、老实人,深入发掘他们的优点、成绩和在各领域发挥的作用,让广大干部群众熟悉他们,了解他们的作为,为不让他们吃亏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要把“三个不吃亏”作为一种机制来完善。一个好的理念的落实,必须要有相应的机制、制度做保证。把“三个不吃亏”作为一种机制来完善,首先要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要完善组织考察考核、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以及考试等考核考评制度,构建组织评价、干部评价、群众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使之能够挤干“水分”,考出实情,从而做到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科学准确地识别干部,保证那些德才兼备、扎扎实实为群众干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干部能够进入组织选拔的视野。其次,要建立科学公正选拔任用干部的机制。要坚持党管干部与发扬民主相结合,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完善初始提名权,完善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公开招考等制度,以科学的制度设计避免综合素质高的人、干事的人、老实人在组织挑选和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真正做到让综合素质高的人有舞台,干事的人得到认可,老实人有机会;形成优秀干部能够脱颖而出的机制。第三,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党内监督,扩大群众参与干部监督工作的范围,实行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使弄虚作假、投机钻营者没有机会,不学无术、滥竽充数者没有舞台,坐而论道、夸夸其谈者没有市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者受到惩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综合素质高的人、干事的人、老实人不吃亏。
要把“三个不吃亏”作为一种要求来落实。落实“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必须把“三个不吃亏”的要求贯彻到育人、选人、用人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近两年来,省委采取上挂下派、纵横交流、岗位轮换等多种形式,注重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和艰苦环境中培养锻炼干部,坚持面向基层、关注基层、关心基层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改善基层干部经济政治待遇的措施,如两次提高村干部的基本报酬,每年从村干部中考录一定数量的公务员,选拔部分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担任乡镇党委委员、副书记,从县乡机关选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从大学生中选聘“村官”,将村党支部书记纳入干部培训规划,组织连续任职30年以上的在任村支部书记免费体检。今年上半年,还公开选拔30名优秀乡镇党政正职干部到省直机关任副处长;在近年选拔一批县市区委书记到省直厅局任职和选派厅级干部担任县委书记的基础上,又新提拔了19名县委书记为副厅级干部,其中16名同志继续担任县委书记。这些举措,都是落实“三个不吃亏”的实际措施。要进一步把“三个不吃亏”贯彻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个环节。党委和组织部门对干部要变被动了解为主动了解,全面掌握干部的素质、才干、思想、品行、作风、实绩等情况,建立全面客观的档案资料,作为干部管理和选拔任用的重要基础和依据。要科学运用考察考核和选拔干部的各种方法,避免简单化、形式化。要拓宽视野,消除选人“视觉盲点”,更加关注恪尽职守、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干部,更加关注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干出实绩的干部,更加关注不图虚名、不搞短期行为、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要把“三个不吃亏”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干部监督工作中去。监督机关要坚持监督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同时,对综合素质高的人、干事的人、老实人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努力为干部干事创业创造宽松的环境。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落实“三个不吃亏”,关键在于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以身作则。作为各级党政负责人,要严格按照“三个不吃亏”去发现、培养、使用干部,要把落实“三个不吃亏”作为从政之德来坚持,作为为政之要来力行,公道正派地选人,选公道正派的人;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要研究出台执行“三个不吃亏”的一些硬性规定,使“三个不吃亏”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尤其要严肃查处少数不按“三个不吃亏”办事的,坚决做到谁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干事的人、老实人吃亏,就让谁吃亏。只要有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三个不吃亏”就一定会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准则,为科学跨越、富民强省提供强大的保障力和推动力。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