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
文化文艺、社会科学的精神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演变。它是一个开放、动态、建设的过程。作为艺术提炼和情感升华的精神活动,它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同步。2019年第8期《求是》杂志刊登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重要文章,深刻揭示了文艺的本质和内涵,对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与之前几次重要讲话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他强调文化文艺、社会科学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以及文艺和理论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和方法方式等问题。在时代性、人民性、原创性的基础上,此次特别用了“灵魂”一词,并强调“用明德引领风尚”,发现和创作这个伟大时代历史巨变的主题,“描绘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
“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文化工作者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以铸魂为业的作家和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需要有健康向上的人格意识,才能开时代之风气,创造出以德化人、以情感人的作品,在价值引领、精神引领、审美引领方面才有新的提升。新时代文化艺术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过度消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文艺应该将思想意识导向健康的精神向度;在崇尚金钱、等级观念风气下,文艺应该将价值取向导向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平等的观念;在趣味低俗、精神颓废的后现代病侵蚀下,文艺应该将审美趣味导向乐观进取、优美健康的美学范畴。好的文艺作品,能做到思想意识、艺术审美、社会功能的平衡,能够使整个社会风气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文化文艺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观、政治立场、价值判断和审美主张,对时代的精神图谱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不偏不倚的、绝对中立的价值观,“去政治化”和“价值观中立”是两个特别值得警惕的概念。文化艺术作为观念层面的上层建筑,就是与不断发生改变的“人为因素”进行斗争,这个“人为因素”根植于普遍的社会现实,经过艺术加工和理论升华后变成文艺中的审美要素和基本构成,文艺和理论作品都是从社会现实中提炼出来的精神产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的象征。事实不断证明,完全脱离社会现实、脱离民族文化、脱离人民情感的文艺和理论,最后都会被边缘化、被遗忘。作为反映国家和民族灵魂的精神产品,应该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凝聚人心,能够解决人的生命困扰和精神难题,应该是有用的文化文艺和社会科学。
一切社会科学都是基于人的科学,人是社会的人,它是超越了物自体意义的具有主体性的人。所谓文人的独立人格主要是指文化自觉与文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包含了以人的个性自由为基础的人生哲学。有批判和建构,拒绝对权威的盲目顺从,倡导人与人平等的观念。低阶层对高阶层的反抗,对不同意见的质疑,都构成了人格斗争的典范。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共同的追求。孔子鄙视“乡愿”人格,主张“和而不同”。历代先贤在君子人格的建构上不断完善,既有“格物”的实践基础,又有“致知”的理论提升,再达到修齐治平的目标,把“出淤泥而不染”作为律己的标准,崇尚重信守义、仁爱明智、豁达宽正、好学善思、自强不息的君子人格,他们构建了自由意志与自省意识合作型的独立人格,并通过省、察、克、治等一整套方法论达到知行合一。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同样也可以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目标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得传统文化精髓,他强调:“明明德,首先要明大德、立大德。新时代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它与西方“个人主义”的人格意识不同,它是共享型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前提。中国人信奉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马克思提出的人的“类本质”的哲学概念有相同的路径和目标。“现实的个人”是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着的“现实的历史的人”,而不是“单纯的人自身”。文化文艺、社会科学工作者“个人”的逻辑起点,是以人民为中心。眼光长远格局大,才能阐释好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提高原创能力,创造时代精品,其落脚点是“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作家、艺术家、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的工作性质要求追求个性化创作。个性化创作是有积极意义的,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价值层面,它有文本实验、文体探索的行为,有理论原创等技术环节,并对创作主体性的确立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社会中文艺要照顾到方方面面,需要在此基础上有超越性,有责任担当,有全局意识。“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因为现实社会广阔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文艺创作和理论探索不是一个纯粹的私人事情。文化文艺拒绝千篇一律,它要突出个性,但这个个性是普遍中的个性,个人化不是简单的自我宣泄,它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毫无疑问,无论是文艺原创还是理论原创,都需要个性化。个性化的缺席无疑会导致公式化、概念化,机械地、盲从地理解社会现象,最后变成一种教条。个性化在文化文艺、社会科学这种智力劳动中是起决定作用的,个性化作品体现的是创作主体独特的经验和知识。从个别性到典型性,使之具有普遍意义,需要服从社会普遍常识,文学理论中陌生化、风格、气场都属于个性化的表现。而共鸣、美感、价值判断等要素是公共领域的,它们的层级越高,越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个人在观念上的“异想天开”和方法上的另辟蹊径,一定是在社会普遍认同的前提之下。违背常理,逆历史潮流而动,在逻辑起点上就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现实主义文艺的重要性,他强调:“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好的现实主义作品既是尊重历史的,在价值判断上也是站在人民的一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讲人民性、批判性,资本主义的现实主义文艺也同样有这方面的意识形态需要,他们的“人民”主体也包括普罗大众,他们可能也替弱者说话,替穷人说话。但总的来说资本主义的话语体系是在金钱社会、权力社会支配下展开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精神实质所坚持的人民性、批判性,有净化社会、繁荣文化、提升文明的功能。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很容易从某一点事实出发,偏其一隅,究其一点,瞎子摸象,以为看到了真相、抓住了本质。现实主义这个概念如何落实在作品中,包括对概念主体的确认,对现实的认识、体验和态度,以及对文艺理想的追求。要从主体关系的角度去理解现实,以物质实践的思维理解现实的本质,即经济制度、发展模式、所有制形式等最基本的构成。事实与现实是有区别的,它们实际上就是个体与一般的关系。某一个事实可能千真万确,但在现实中只是一个真实的细节,它不足以构成关系。见微知著的“微”是经典型的细节,有些非典型的细节,不具有样本意义,如果在表现细节时,不顾系统性和关系性,细节被无限放大,现实就会被歪曲,从而导致历史虚无主义。
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是一项难度极高、极有挑战性的工作,面对这个丰富复杂的体系,最根本的是要“明明德”,以明德为风尚符合世界未来人的发展理想和人的精神塑造。以明大德、正确的世界观为轴心,才能有效把握这个动态的、复杂的、多变的世界,才能描绘出优质的精神图谱,建设更高层级的文明体系。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