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三个“为什么”的深刻解答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起并深刻阐述的三个重大问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准确理解三个“为什么”,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就是要讲清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集中体现在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重要文献中。归结起来,主要包括:
科学理论指导。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这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理想信念坚定。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密切联系群众。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标志。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忠诚为民,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的一条红线。
勇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才能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就是要讲清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集中体现在2013年12月3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1月2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重要文献中。归结起来,主要包括: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实践也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从人民群众实践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使理论更好指导我们的工作。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就是要讲清楚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完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集中体现在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13年6月2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重要文献中。归结起来,主要包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风景这边独好”。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上升,国际上关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议论和研究也多了起来,其中不乏赞扬者。一些外国学者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导致一些西方理论正在被质疑,一种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在颠覆西方的传统理论。也有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其实,人们所说的“中国模式”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使社会主义这一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变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成功道路和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必须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充满蓬勃生机活力。同时,我们要永远记住,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完善和改进,都是在既定方向上的继续前进,而不是改变方向,更不是要丢掉我们党、国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