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在把握方法中做到入脑入心
————论解决创新理论“记得牢”的问题

作者:宁心 来源:《新湘评论》2019年第18期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07日 10时32分40秒 编辑:redcloud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古语说的是强学强记、熟能生巧的道理。“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用这句名言,讽刺的是“根基不深”“肚里没货”“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的假学习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学得进”到“记得牢”,是理论学习的基本功,是增强理论思维能力的规律使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解决了“学得进”的问题后,必须把解决“记得牢”的问题摆上突出位置。

 

 

(一)

 

  记得牢,就是入脑入心、历久不忘。记得牢,对于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极为重要。在这方面,我们都有深刻体会,比如学习数理化,如果忘记某个公式,就会无所适从。电脑不是人脑。一些需从电脑搬进人脑的东西还是要搬,一些该牢记的东西还是要牢记。

 

  工作中,大家为什么能对“中国梦”“新时代”这些概念随口说出?能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些话语信手拈来?能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些形象比喻耳熟能详?独处时,大家为什么脑海经常再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名言佳句?心中经常涌现“半条棉被”“断肠明志”这些感人故事?眼前经常浮现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李保国这些先进人物的光辉形象?因为这些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名言金句和点赞过的人与事,被大家记牢了,入脑入心了。

 

  “以愉快的心情学到的,会永远记着。”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对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我们不要有任何畏难心理。相反,真正读了、记了、懂了,我们就会迷上它,就会时刻想着它,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相信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触。

 

  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能否自觉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事关重大。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学习新思想,“蜻蜓点水”“囫囵吞枣”“学而不化”“走眼不走心”,导致学过即忘,效果不佳。“脑海没有留下痕迹,但我已经学过。”这种状况,必须根本改变。

 

 

(二)

 

  方法对路,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努力白费。“记得牢”,最要紧的,是把方法搞对头。

 

  准确是前提。恩格斯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曾说,“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原文原著最权威、最有料。只有读原文原著,才能品出原汁原味,才能为理论学习校准航向。学习新思想,就要坚持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坚持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单行本和系列重要论述选编,坚持读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期间的系列著作,从中把握真谛真义。

 

  系统是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只有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全面地而不是局部地去学习领会,才能跳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达到“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效果。学习新思想,可以一篇一篇、逐字逐句地研机析理,在每个专题都学深学透的基础上,再将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重要论述和观点作为整体来把握,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学懂是关键。“懂”,就是既能深刻领会新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又能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还能深刻领会其创新观点、实践要求,努力把每一点都领会深、领会透,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理解新发展理念,不能仅仅是记住五个方面,还需要深入体会背后的科学思维方法;还比如,理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个重要论断,就不能忽视“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重要提法,二者要结合起来领会。

 

  弄通是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学习新思想,只有以宽广的视角和格局,同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才能“纵横捭阖自从容”。比如,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不立足中国近现代史就无法真正领会其实践意义,不立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无法真正领会其理论意义,不放眼人类文明史就无法真正领会其世界意义。

 

  强调“记得牢”,不是要求死记硬背,做“书呆子”,而是要在系统掌握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如“竹笋剥皮,层层深入”,着重领会新思想蕴含的坚定信仰信念、真挚人民情怀、高度自觉自信、无畏担当精神,准确理解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活学活用,真正在深层次上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三)

 

  学习首先是个人的事。如何学得好、记得牢,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用心用力,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要看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党的理论宝库中采撷瑰宝,必须舍得花精力。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到农村插队后,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赶到山坡上,就开始读书。锄地到田头,刚开始休息,就拿出新华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记,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

 

  也要看到,“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平时忙于繁重工作,必须借用“巧力”,懂得“巧学”。正所谓,“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记得牢”,就要把强读与强记结合起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宋人苏轼曾三抄《汉书》,明人张溥每读一篇文章,总是反复抄诵七遍,书房雅号又称“七录”。现在,有不少干部将抄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文章作为习惯,将剪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报道作为乐趣,这些都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的很多重要文章,是非常好的诵读范文和抄读经典,诵读、抄读的过程也可成为内化于心的过程,成为修身养性的过程。

 

  “记得牢”,就要把勤学与善思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毛泽东同志把《红楼梦》,从起初“当故事来读”,到后来“当历史来读”,从中读出了阶级斗争、生产关系、封建与反封建。在农村插队的习近平被莎士比亚的作品深深吸引,从而不断思考“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立下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领导干部贵在有思想、出思路,在学习新思想的过程中,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复思考琢磨,甚至把相关背景材料找来研究,对于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记得牢”,就要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把学习与自己熟悉的工作结合起来,就容易懂;把基本观点与具体的东西相联系,就容易记;把书本的东西融入现实生活,就容易活。现在,有不少同志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容易陷入“空对空”;也有的名曰联系实际,可是讨论起来只是从实际到实际,没有一点理论的影子。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相反,研究某方面工作,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系统梳理和学习一遍,再结合实际研究具体问题,就会有的放矢。

 

 

(四)

 

  理论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还是全党的任务,必须将自学与灌输结合起来。

 

  在古代,历朝历代为了使主流的伦理道德渗透到社会各方面,从“人之初,性本善”到程朱理学,唱戏、说书、讲故事,灌输工作做得细致深入。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理论灌输,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所不同的是,我们灌输的内容是真理和信仰,我们灌输的方式是理直气壮讲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平“语”近人》《社会主义有点潮》等电视节目的备受追捧,表明理论灌输既是一项常青的事业,也是一项需要守正创新的工作。在湖南第一批主题教育中,有的集中听取潇湘红色故事宣讲报告会,这是向典型学习的好创意;有的到“半条棉被”故事发生地参观学习,这是现场体验学的好去处;有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研讨交流时,在发言名单之外临时随机选择几位同志发言,这是中心组学习的好方法。同时,还面向领导干部举行应知应会闭卷考试,这是推动学习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的好举措,等等。这些在主题教育中探索的好做法,值得大力倡导,值得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单位学习借鉴。

 

 

(五)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奠基。8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曾热切地期望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的、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的同志,并指出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那时,我们党只有几万名党员。今天,我们党已经成为一个有9000多万名党员和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党。通过理论武装统一思想、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为迫切。

 

  “知识的历史犹如一支伟大的复音曲,在这支曲子里依次响起各个民族的声音。”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让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学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更好一些、更深一些”的要求,切实抓好新思想的学习,以全党大学习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