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中部崛起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湖南这一方红色热土创新潮涌,科技事业方兴未艾,日新月异,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撑。
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
标志性成果彰显湖湘创新力量。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取得了一些具有湖南特色的标志性成果。1954年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在株洲研制成功。1973年袁隆平院士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世界上率先获得成功。进入21世纪,超高产杂交稻等标志性创新成果相继诞生、“海牛”深海钻机等尖端产品持续涌现。湖南2016-2018年获国家科技奖励56项,全省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
科技投入稳步增加。改革开放前,科技投入主要来自政府投入。20世纪50年代,湖南每年政府科研投资约1000万元-2000万元,省级科技事业费为500万元;2018年,湖南省财政科技资金投入达129.94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658.3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80%。近10年来,投入资金11.7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457个,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显著。
科技人才队伍快速壮大。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有自然科学技术专业人员约0.4万人,2018年,拥有专业技术人才321万人,其中在湘院士76人。从周光召等老一辈科学家研发“两弹一星”,到袁隆平攻关杂交水稻技术,陈国达、黄培云、何继善、卢光琇等一批享誉中外的知名科学家取得杰出成就。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中国成立前夕,全省仅有3个研究性机构。目前,全省拥有省属以上科研院所67个,普通高校109所。长沙天仪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应运而生,省级研发服务平台达589个。
从“支撑发展”到“引领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长沙高新区于1991年获批,目前全省已拥有8个国家级高新区和30个省级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从零起步,2018年总数达到4660家,今年超过1600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将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
自创区龙头核心作用明显。紧跟中部崛起战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建设“中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的重要支撑。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在总结成绩时,将长株潭列为全国三个快速增长自创区之一。
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贯彻中央推动“双创”部署,着力完善从孵化、培育,到发展壮大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出台高新技术条例、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创新供给,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主体潜能与活力。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断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南省技术市场总体发展水平居全国中等偏上水平。今年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年”行动,1-8月,全省共登记技术合同3399项,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同比增长114.47%。
从“支持重点”到“服务大众”
服务脱贫攻坚特色鲜明。从1986年起,先后开展了面向贫困县、集中片区、驻村建整等科技扶贫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安排科技扶贫资金6亿余元,选派1.3万人次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到贫困地区进行帮扶。2018年起,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下基层,对全省123个县市区实现全覆盖。
服务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亮点频出。新中国成立后,对多种恶性传染病开展防治研究,霍乱、天花等多种恶性传染病在全省绝迹。上世纪80年代重点研究解决草浆造纸黑液等重大环境科技问题。本世纪以来,突破重金属污染治理等一批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临床医学协同创新网络全省各市州全覆盖,气象灾害预警、食品安全监控等项目成果广泛应用。
科普工作不断强化。1950年代重点面向生产实际传播实用技术。1980年代科普工作重点从农村扩展到城市。1990年代科普面向广大青少年和各级领导干部。目前,全省建有省级科普基地200家,全省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从2010年的2.2%上升到2018年的7.84%。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国际科技合作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与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以及十几个全球或区域性国际组织建立了双边、多边国际科技合作关系。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6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有国际视野的国际科技合作人才和创新团队。
优势技术沿“一带一路”加速“走出去”。积极创新对外合作机制,组织实施科技援外项目和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推动杂交水稻等技术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应用。推动省内轨道交通等优势领域的创新主体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加速有核心技术的优势产业“走出去”。
回顾过去成绩喜人,展望未来豪情满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催人奋进。湖南科技战线将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着力提升区域创新综合实力,深化开放合作创新,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谱写中国梦湖南篇章而努力奋斗。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