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扶贫事业进行到底
————学习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龙俊同志敬业奉献的精神
也许,岁月可以改变山河,但有一份初心永远不会改变;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但有一种精神将会永存。龙俊,一名退伍老兵,一位有着2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生前系中国农业银行保靖县支行干部、保靖县毛沟镇阳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为了党旗下的庄严承诺,将自己59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脱贫攻坚的路上。2019年10月22日,中共湖南省委决定,追授龙俊同志“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向他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不懈奋斗。
三次请缨
湘西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湖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基本方略。“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脱贫攻坚战在湘西征鼓阵阵、硕果累累。
龙俊便是攻坚战中的一名“战士”。1982年,龙俊从部队复员,来到中国农业银行保靖县支行工作,先后当过储蓄所、营业所主任,也干过银行保卫和后勤工作。根据安排,保靖支行要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当时,支行人手紧,新入行员工一线实战经验少,尤其面对艰苦、复杂的驻村扶贫工作,确实还存在本领恐慌。龙俊第一个响应号召,勇挑重担,主动请缨,奔向田野,开始新的扶贫“战斗”。在支行领导看来,龙俊确实是最佳人选:当过兵、扛过枪,作风过硬;在支行综合管理部工作,政治素质高;先后在多个乡镇农村网点工作过,三农业务熟,对农民有很深的感情。
2015年4月,龙俊骑着摩托车,穿越云山雾海,翻过九盘十弯,来到碗米坡镇美竹村,担任驻村扶贫队员。由于业绩突出,2016年2月,他再度请缨出征,转战毛沟镇如景村。2018年3月,保靖支行的扶贫村更换至毛沟镇阳坪村,龙俊义无反顾地第三次请缨。
其时,支行领导考虑他已经参加了两个村的扶贫,年龄也大了,又患有糖尿病,没打算安排他继续驻村扶贫。龙俊一听说就急了,缠着支行领导“说好话”:“行里年轻人多,用电脑办业务我不如他们,但驻村扶贫我有经验,我一定比年轻人干得更好!”他的话说得很在理,很实在,也很诚恳,领导只得答应。就这样,龙俊骑着摩托车,开始了第三次扶贫之路。
龙俊的儿子在长沙打工,爱人帮着儿媳料理家务,留他一个人在保靖开展扶贫工作。2019年初,一家人都劝龙俊:“快退休了,回县城找个轻松活干干。”他却说:“不行啊!2020年就是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越到最后,越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守到胜利的那一天。”家人拗不过他,给他买了双耐克鞋,说鞋好,跑山路安全,龙俊却舍不得穿。2019年五一假期,龙俊到长沙第一次见到了已出生3个月的孙女,临走时,抱着孙女久久不愿放下。“等国庆节,我再来长沙看孙女,穿上新鞋,大家美美照个全家福。”可这一走,竟成永别。2019年7月29日,龙俊在驻村工作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不幸因公殉职。
敢啃硬骨头
四年多时间驻村扶贫,龙俊始终保持着一名退伍老兵敢打硬仗的本色,跑贫困户、跑项目、跑产业,穿破了14双鞋,划破了10多条裤子,踏遍了几个村的沟沟坎坎……经他直接帮助过的建档立卡户有59户221人实现脱贫。
第一个扶贫村——碗米坡镇美竹村,地处高山,电压不稳,缺水严重,道路坑洼,农产品运出去只能靠人背马驮。来村里的第二天,龙俊就出门调研,看旱情,看危房,看产业。他发现,电的问题是美竹村最难最急的“硬骨头”。他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将村里所有木质电杆全部换成水泥电杆,并协调推动电力扩容升级事宜。这个“拦路虎”解决了,其他“硬骨头”也一个个“啃”下来:村小组灌溉、饮水工程开工了;投资达140万元的村间道路建设项目启动了;高山蔬菜、烤烟等特色产业火热发展起来了……2016年,美竹村顺利实现“户脱贫、村出列”。
第二个扶贫村——毛沟镇如景村,该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305户146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10户440人。龙俊来到如景村的时候正值村级区划调整,他运用自己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召开院坝会,上门走访党员群众,顺利将原坡脚村两个组并入如景村。龙俊在如景村扶贫的两年时间,为如景村发展预备党员1名,帮助协调人畜饮水改造资金100多万元,现在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修通了三、四组至五、六组的通组路。全村实施柑橘品改43亩,新种油茶385.2亩。2018年,如景村也顺利实现了“户脱贫、村出列”。
第三个扶贫村——毛沟镇阳坪村,龙俊刚到村里,村部破破烂烂,村民人心涣散,扶贫压力很大。“先把基层阵地建设抓起来”,龙俊与村干部商量,利用村里废弃的小学扩建活动场地,并争取县里有关部门支持,面积300平方米的新村部让村民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新村部投入使用后,龙俊指导村支部建立功能齐全的党员活动室、阅览室,带领驻村干部、村干部和党员按时召开组织生活会。村民心齐了、气顺了,对村干部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一年多时间里,龙俊帮助村里干了不少实事、难事:硬化通村公路7公里、进户路5公里,5个自然村寨全通了自来水,农网改造率达100%,为村民申请产业发展贷款共计65万元……
群众贴心人
在村民眼中,龙俊没有半点架子,大家都习惯喊他“龙哥”或者“龙叔”。这份亲热,源于他对村民的细心和诚心。
为了不耽误村民耕作时间,龙俊一般每天早晚时分才去村民家走访、核实情况。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不久后,他就对村民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甚至能随口叫出村民的小名。
如景村的周其江是龙俊的联系户,他家房子破漏,龙俊给他申请了危房改造,女儿读大学困难,龙俊联系热心人资助她大学毕业。
阳坪村建档立卡户彭治坤,龙俊常去他家走访,看见他23岁的脑瘫儿子常年躺在床上,想出门晒晒太阳都做不到,龙俊就给他申请了一个轮椅。原来的木房子被风吹倒了,龙俊跑前跑后地安置他们一家人,还为他的小儿子申请了“雨露计划”。
阳坪村80多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昌珍,儿子常年在外务工,龙俊每月都要来看她两三次,送米送油,照顾她的生活,彼此间有了母子般的亲情。
阳坪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媛,一直想扩建一个猕猴桃育苗基地,把产业做大,却苦于资金困难。龙俊来后,了解到彭媛的情况,便说服行领导,仅仅用了15天时间,50万元农信贷款就到了合作社的账上。目前,合作社有196户入股,包括全村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阳坪村村民彭廷成、彭其金两个80后年轻人,回村养青蛙。龙俊把他们和村里另外4户建档立卡户组织起来,建立青蛙养殖合作社,帮他们申请了5万元低息贷款,解决了后期投入资金问题,还抽出时间经常指导合作社业务经营。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龙俊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老龙人好,是好同事、好大哥”“认真负责、平易近人、勤勉务实”……这些朴素的言辞都是同事、百姓对龙俊的肯定与赞誉。
龙俊去世后,儿子龙小丹特地去了阳坪村,去看看父亲始终牵挂的地方。在那里,他听说了好多关于父亲的故事。“那一刻,我懂得了父亲为什么会长期坚持扶贫。原来他的心里装的更多的是人民群众,他用他的绵薄之力扶持和温暖更多的人,这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