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以打造最美地级市为抓手 统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中共衡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10期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15日 03时57分50秒 编辑:redcloud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美丽”一词首次写入强国目标,开启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纪元。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对接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战略目标,以最强执行力打造“经济繁荣、百姓富裕、生态优美、文化兴盛、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的最美地级市,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力绘就新时代美丽衡阳新画卷。

  

 

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理念一新天地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完备、内涵丰富,既是世界观、历史观,也是认识论、方法论;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为我们坚定正确发展方向,努力打造最美地级市,提供了指导思想、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打造最美地级市必须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切实转变发展思路,转变政绩观,把生态优美新衡阳建设贯穿最美地级市建设始终,坚决摒弃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让路的传统模式,切实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结合衡阳生态特色和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打造最美地级市的基础和底气,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生活之美。

 

  打造最美地级市必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追求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我们坚守初心和使命,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以打造最美地级市为抓手,持续推动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解决好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环保、食品安全等问题,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

 

  打造最美地级市必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建设最美地级市必须把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坚实基础。我们立足自身、把握特点、发挥优势,充分发挥衡阳“三位一体”交通体系完善、老工业基地门类齐全、旅游以及人才等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创新招商引资的思路和方式,着力围绕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招商选资,加大同优质资本的合作,不断招引符合衡阳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延伸的企业,加快推动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全市GDP增速达8.1%,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强化有力的保障措施:一勤天下无难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路径。衡阳打造最美地级市,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样需要不懈奋斗、久久为功。

 

  始终依靠人民打造最美地级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在打造最美地级市的征程上,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团结和依靠衡阳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建设好美丽家园。持之以恒地打造“衡阳群众”品牌,把75万已经注册的“衡阳群众”培育成为“衡阳主人翁、文明志愿者、平安守护人”,让他们成为建设美丽衡阳的参与者、推动者和监督者,彰显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办好“衡州经济发展论坛”、建好院士专家工作站、用好“人才雁阵”行动计划,引导广大衡商和专家学者关注衡阳发展,参与衡阳建设。“我为建设最美地级市献一策”活动正在雁城衡阳蓬勃开展,收到群众的“金点子”达1200余条。

 

  不断提升学习力打造最美地级市。重视学习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如何实现打造最美地级市,我们不断提升学习力,在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进。充分发挥领学促学的“头雁效应”,去年,市委中心组共开展集体学习15次,学习专题27个,有力推动了学习贯彻新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衡阳城市品牌打造、衡阳TOD建设过程中,我们先后邀请多位专家教授进行学习辅导,让大家开阔视野,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衡阳干事创业的青春活力和蓬勃动力。

 

  努力锻造最强执行力打造最美地级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离不开全党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三分战略,七分执行。良好的执行力是助推工作落实的重要法宝,建设最美地级市要靠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凝心聚力,锻造最强执行力。我们紧紧围绕提升干部执行力这个重点,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把抓落实、强执行作为推动工作主抓手,全面增强党员干部“八种本领”,树牢敢拼理念,坚决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坚持在实践中识人用人,凭实绩论英雄,提拔重用执行力强的干部。全市评选13名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干部活力。研究制定防治为官不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具体措施,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成为常态。全面落实《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激发基层干部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基层干部执行力。

  

 

不断彰显建设成效:直挂云帆济沧海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我们以建设最美地级市为统揽,围绕规划美、生态美、产业美、人文美、和谐美的具体目标,进一步提升衡阳颜值、气质和内涵,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优化完善城乡规划,努力实现规划美。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打造最美地级市,让衡阳人民“诗意地栖居”,做好规划是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最美地级市”这一目标,以生态优先、服务民生和提升城市形象品质为战略突破口,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心绘制蓝图,悉心谋篇布局。严格规划实施,强化滨水、临山、沿街和广场、公园、街头绿地等重要空间节点的建设管控,加强地下空间规划管理和利用。坚持保护传统村落、改造旧村落和新建聚居点相结合,合理确定农村新型社区和美丽乡村发展布局,计划到2025年,培育100个以上农村新型社区,创建500个以上美丽乡村精品村。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实现生态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湖南的生态环境,叮嘱一定要抓好生态建设、守护好一江碧水。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三江六岸”生态绿地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持续抓好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并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重点行业和污染物,做好治理与保护两手抓,让衡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预计到2025年,衡阳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0%。

 

  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产业美。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有高质量的产业作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近年来,我们争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领头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全面落实振兴实体经济“3311”工程计划,布局建设军民融合、有色金属、轨道交通、精细化工、新能源汽车等8大千亿产业集群,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多项指标稳居全省前两位。力争到2025年,引进“三类500强”企业40家以上,创建2个1000亿级园区、4个500亿级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充分展现大城衡阳的风采与荣光。

 

  强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文美。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文化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衡阳历史悠久、山水优美、人才辈出,有着先天的优势。我们坚定不移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同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创建。继承、提升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文化强市进程,力争早日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持续开展“船山故里·国学飘香”系列活动,2019年成功举办纪念王船山诞辰40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建设覆盖市县乡三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面向群众、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提升群众人文素养。

 

  全力促进社会安全稳定,努力实现和谐美。国泰民安,民之所盼。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民族和个人的安全、发展;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近年来,我们着力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升级版”,强力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雪亮工程”建设,“衡阳快警”空地网巡防一体化矩阵全面建成,一村一辅警基本配备到位。坚持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总揽,“春雷行动”“集打斗争”“禁毒风暴”等集中整治行动取得重大战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百日行动,煤矿、烟花、危险化学品行业实现“零死亡”,春运道路交通安保工作多次获得全省第一,为建设最美地级市提供了重要保障。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