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聚焦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切实加强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作者:周海兵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21期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06日 11时56分39秒 编辑:redcloud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续推进改革,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从“两个大局”出发,紧扣“六稳”“六保”,聚焦解决审批周期长、供用拖拉慢、监管能力弱等土地管理突出问题,不断创新举措,切实加强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土地要素保障。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土地审批从“卷等人”向“人等卷”转变。长期以来,受计划指标紧、规划限制多、报卷质量低等因素影响,土地报批审批周期长,基层用地难以得到充分保障。通过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流程、简化资料,目前,省、市县两级审查时限均压缩至10个工作日内。今年1—8月,全省批准用地总面积18.37万亩,同比增加20.7%。推行省、市县两级联审。省级将用地预审、规划选址、报批审批等工作归口一个处室负责,减少分头跑、反复对接。建立完善全省建设用地审批系统,省市县在同一平台上开展审批工作,做到一数一源、同图同表,有效提升报卷质量和审批效率。实行省配指标。除开发项目使用增减挂钩指标报批外,对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公共服务、民生工程等四类项目以及符合条件的农村村民建房实行应批尽批、应保尽保,省级统筹配置新增计划指标。继续实行“周转用地”“标准地”“弹性出让”等政策,大力支持园区发展,实现由“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强化规划保障。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渡期内允许依法依规修改规划,确保项目报批不因规划问题而受阻。

 

  全面推行供地承诺制,土地供用从“遥遥无期”向“宗宗限期”转变。湖南经自然资源部确定的2009年至2017年批而未供土地达50.52万亩、疑似闲置土地达21.92万亩,体量大,涉时长,处理难度大。通过用好供地承诺制关键一招,加快存量处置,有效遏制新增。今年1—8月,全省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处置率分别为27.18%、33.03%,均提前超额完成国家自然资源部下达的15%处置目标,其中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率全国排名第一。全面承诺供地时间。各地报批土地必须承诺供地时间,省级根据承诺时间先后配指标、发批文。到期未供地的,撤销批文,所交税费不退还、不抵扣,腾退指标统一转存省级指标库。全面承诺净地出让。打好净地攻坚战,全面摸清非“净地”因素导致的闲置土地底数,省级组建攻坚指导组进驻相关市县,督促市县逐宗制定处置方案,承诺处置时间,到期未按要求完善为“净地”的,责令终止供地程序或依法撤回供地文件,并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全面落实法定用地时间。严格落实《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关于闲置满一年征缴土地闲置费、满两年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规定,对达到“净地”条件的闲置土地,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因自身原因造成土地闲置的企业,列入用地信用黑名单。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土地监管从“人海战术”向“智慧监管”转变。湖南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和违法用地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三者之和为2019年批准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1倍,传统土地监管手段难以适应当前土地管理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监管能力从单一环节向综合全程,从运动攻坚向常态长效转变。实行全程监管。报批土地全部安装视频监控,连入全省土地批后监管系统,省级通过批后监管系统、视频监控和卫星遥感三大监测手段,对每一宗土地限期供地、净地出让、如期动工等土地利用情况实行“网上管、地上看、天上查”立体式全过程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新增“三地”问题。实行省交任务。针对发现的问题,省级直接提出处置方案,变交办问题为交办任务,以任务清单方式交由市县限期处置。推进月清“三地”。完善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部门主要负责人月调度机制,自然资源与纪检监察、检察、法院等纪检司法机关工作联动机制和月清“三地”信息化工作机制,从制度机制上严格遏制新增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和违法用地,切实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作者系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