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下故乡红
“这片丘陵红又红,这片山川生精华。”唱的就是雪峰山下我的故乡,让人激情澎湃,浮想联翩。
在我的故乡,红色是日常生活的底色和主色,是美好吉祥幸福的颜色。
只要谁家生了宝宝,大伙都要来家里贺喜,有送红包的,有送一篮子红鸡蛋的,也有送几尺红布料的,还有送几升米的,都要端端正正地摆上一张二指宽的红纸。一个个笑着拱着手说:添生添喜添福,人旺财旺家旺,讨一杯喜酒喝呀!一岁生日那天,让小孩子“抓红”,企盼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书、笔、印章、算盘,在孩子面前一字排开,每一件东西都用红纸红布红绳扎好,让小孩随便抓。抓到哪样是哪样,都有好吉兆。
稍稍长大一点,大人们都爱给小孩子穿一个红肚兜。后来知道,那是大人们给我们最初的“护身符”,护佑我们无病无灾,快快长大。多年以后,我们都还记得小时候的红肚兜,记得那份最初的昵爱和美好。记忆中,一个爱美的女孩买了一根红头绳,把头发扎成两个羊角辫,走起路来,一跳一跳,俏皮可爱。这么多年,一到冬天,那个女孩仿佛每天早晨都站在雪天雪地里等我,红棉袄、红绣鞋、红头绳,那是我青春年少时绯红的梦,是我最初的爱恋和梦想。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世界,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漫山遍野,田间地头,塘堤溪旁,村边路口,门前屋后,到处都是热烈盛开的花。一片片、一丛丛、一簇簇,血红、火红、绯红、粉红、橘红、桃红、杏红、枣红,我特别喜欢春天满山遍野的映山红,次第开放,红艳似火,千姿百态,花团锦簇。它火样的人生,风风火火地开放,无拘无束,热烈大胆,天真烂漫,像一团团尽情燃烧、跳跃的火焰。它更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花,热烈、奔放、纯真、坦诚、质朴、自然,静静绽放,只为付出,不求回报。
看着灿若云霞的映山红,我们春心荡漾,激情无比。有一天,奶奶却对背上书包的我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你以后终是要懂得的。后来,长大了的我多了一份顿悟:花不能常开不败,青春易逝,好景不长。世事变化无常,人不可能永远处于顺境。后来又读到成彦雄的诗:“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杜鹃花又称映山红,相传为杜鹃鸟啼血滴落所致,令我无比地震撼。
那些年里,故乡的日子不好过,吃红薯的时候多,全家人一年到头难得吃上红烧肉。不过,奶奶总是变戏法似的,隔三岔五在我红薯饭底下罩着一砣红烧肉。我吃着吃着,就翻出来一砣红烧肉,低头四下看看,看一下奶奶,再看一下母亲、姐姐和妹妹,不动声色,心里乐开了花。
那些年里,故乡的红娘好像很多。现在想起来,可能是那个年代每个村子都有很多青年后生找不到老婆。这些红娘,十里八乡,走街串户,能说会道。说合了,她们也能获得一些财物和红包钱。办喜酒的时候,她们还会被推上头席,在一片欢庆中受人尊敬。农村办婚事,那是大好事。先是报喜送日子,红封一对,内是聘礼礼金,还有随礼的鸡、鸭、鱼、肉等都要挂红。迎娶时,抬猪、羊、鹅、鱼、鸡到女方家,俗称“五牲大杠”,都要涂红,衣、裤、布料、鞋、袜、毛巾等等都要挂红。红红火火办喜酒那天,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的囍字贴满堂,大门小门红对联,大红婚纱红盖头,红烛红枣摆上桌,红红的爆竹震天响,敲锣打鼓,锣槌上的红绸迎风飘舞。
雪峰山下的日子,有苦有乐,大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面对雪峰山,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常常就有十二分的敬意和念叨。后来,我才知道,抗日战争最后一场大战史称“雪峰山战役”就是在这雪峰山里完胜,歼敌3万余人,挫败了日军企图夺取中国芷江空军机场的阴谋。自此,日军在整个中国战场陷入了混乱溃逃的境地。泱泱碧血,壮我山河;巍巍雪峰,扬我国威。有人说,雪峰山是中国不失之街亭、不弯之脊骨、不倒之长城。
故乡,自古是一片神奇的红色土地。
这里,史称“铁打的宝庆”,在金戈铁马的年代,有着固若金汤的古城墙,能阻挡一切外侵者的梦想。这片土地上的人,倔强、勇武、好胜,有血性,有气节,敢于发时代之先声,人称“宝古佬”。他们的血管里流淌红红的沸腾的热血,热烈、激情、奔放,他们一个个铁骨铮铮、仗义豪放,求真务实、勤劳坚忍,敢为人先、胸怀天下。
这里,曾有唐代咏史诗第一人胡曾,有护国讨袁再造共和第一人蔡锷,更有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胡曾以咏史诗享有盛名,他的《答南诏牒》,字字千兵,令南诏俯首、骠信称臣;蔡锷以“陶铸国魂”“建造军国民”为己任,一生怀着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护国之行,连“红军之父”朱德也一直尊认蔡锷是他的老师和指路明灯;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也曾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的主张,让世界刮目相看,让后人受用至今。古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魏源却提出还要将“立节”加入成为四不朽,彰显了对立节的重视,认为立节可为千载道。
这里,也是一块有着革命传统的红土地,先后有红六军团、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等红军主力长征途经邵阳,行程数千里,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当地很多老人还清晰地记得当年的红军歌:金凤籽,开红花,红花开在穷人家,红军来了打土豪,穷人翻身要当家。这里也曾经设有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站立在旧址上,仿佛还回响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人民音乐家贺绿汀也出生在这里,他的红色歌曲《游击队歌》《保家乡》《嘉陵江上》至今飞扬在祖国的大地上。人民诗人艾青也来过这里,他的著名诗篇《我爱这土地》,其中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被广为传诵。
越过时间的洗礼,千年雪峰被众神护佑,雪峰山也护佑我们平安,护佑我们前行,护佑着我们进入了新时代。
这些年,故乡的扶贫可圈可点:救助扶贫、产业扶贫、搬迁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旅游扶贫、文化扶贫,老百姓得实惠,得红利,扶贫给大伙扶出了红火的日子。故乡大变样,人也一个个春风满面,撸起袖子,干劲十足。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我回到故乡。一路上,看到公路两旁的路灯上悬挂着一面面鲜红的国旗,整齐划一,迎风招展,绿水青山尽欢颜,人人脸上喜笑颜开。我想,老百姓这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显然,这也是扶贫扶到点上,浇花浇到根上,幸福生活比蜜甜,甜就甜到心坎里。近两年,特别是故乡倾力打造的“十大百亿”特色农业产业,推出“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蜜橘红、脐橙红、油茶红、茶叶红、辣椒红、大蒜红,红红火火,红遍了海角天涯,红透我们的脸庞,映红了我们的梦想。
我想,这更是一种特别的红。这种红,是党旗红,是信仰红,是希望红。这种红,红在新时代,红在老百姓的心里;红得耀眼,红得幸福,红得久长。我知道,这所有的红加起来就是中国红,有一句流行的话说得好: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回望雪峰山下的故乡,红红的思念,红色的眷恋,一直给我们生长以力量和信仰,给我们做人以养分和养料,给我们精神以图腾和皈依。还记得魏源故居有魏源自撰联:“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功名待寄凌烟阁,忧乐常存报国心。”而今,魏源遗风犹在,故乡遍地红。我想,它红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生生世世,永不忘怀。这记忆的红,增加了时间的美好和重量,在我的血液里航行,仍旧温暖而多情。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