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吃水不忘挖井人

作者: 来源:《新湘评论》2019年第15期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07日 03时58分01秒 编辑:李志佳

青年方维夏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唱的是当年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帮助沙洲坝的乡亲们喝上井水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当毛主席收到沙洲坝的乡亲们托人捎来的两瓶井水时,他无限感慨地说道:“江西老表吃水不忘挖井人。其实那次挖井,主要是方先生,我只是敲敲边鼓。”

那么,毛主席说的方先生是谁呢?

他就是毛主席在第一师范求学时的老师——方维夏。

方维夏,出生于湖南平江,24岁那年怀揣教育救国的梦想,远赴日本留学。学成回国后,他在第一师范担任博物教员长达5年,与同在第一师范求学的毛泽东相识,并结为挚友。

1924年,方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他投身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1931年春,方维夏从苏联回到上海,被党中央派往苏区工作,担任闽西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

1933年,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迁往沙洲坝。“沙洲坝啊沙洲坝,没有水来洗手帕。”这是一个极度干旱缺水的村庄,因为缺水,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过得非常艰苦。毛主席指示,立刻着手帮助老百姓解决喝水的问题。时任苏区总务厅长的方维夏,因为在日本学过地质学,于是主动请缨,带领军民接下了这个任务。没有专业的勘探队伍,没有精密的勘探设备,全凭着锄头、铁锹和双手。水井打好的那一天,全村就像过年一样的热闹,乡亲们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红军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哪!”一句“大恩人”,凝聚了多少老百姓对党的信任和感激;一句“大恩人”又让多少像方维夏一样的共产党人为之浴血奋斗一生!新中国成立后,沙洲坝人民就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

1934年10月,因为中国革命的需要,红军开始长征。方维夏继续留在根据地领导游击战争。此时的他已年过半百,艰苦的环境,残酷的战局,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的头发和胡子全都白了。但是,他领导的游击队牵制了大量敌军,弄得军阀何键焦头烂额,于是重金悬赏方维夏的人头。1936年4月23日,两声刺耳的枪声划破了桂东沙田黎明的静谧,方维夏和夫人双双倒在了叛徒罪恶的枪口下。可凶残的敌人并不罢休,他们惨无人道地砍下了方维夏的头颅,先后悬挂在桂东城楼和长沙街头。就这样,共产主义战士方维夏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践行了他的革命誓言:

造福人,不享福。

红军一心勇杀敌虏,党员齐心为工农服务,烈士将自己的热血献出。

为什么这样?推翻压迫的缘故。

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历史不能只被记录,更应该被铭记和传承。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正是无数像方维夏一样的共产党员,带着“造福人,不享福”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才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红井”甘甜,饮水思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我们不能忘记老一辈共产党人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更不能忘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做什么、该怎么做的历史使命!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宣传教育处供稿)

扫一扫 看视频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