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实践样本
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是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腹地的深度贫困村,有4个苗寨、225户、939人。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1668元,2017年脱贫摘帽,2019年人均收入增至14468元,实现从偏僻边远山村到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的华丽转身。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挥战贫的24个贫困村之一和精准扶贫方略的首倡地,十八洞村扎实践行“六个精准”的要求,为新时代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走上小康提供了成功样本。
因人制宜,精准识别对象,摸清“家底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为此,十八洞村对扶贫对象把好精准精细的识别关。摸清识别对象情况。以农村低保与精准扶贫两项制度为基础,分组开会、逐户摸底,找出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和因病、因残、因学致贫等根源。出台识别办法标准。制定精准扶贫贫困户识别工作办法,提出“九不评”标准,即有楼房或商品房的家庭不评、2000年以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不评、嗜赌成性及劳教不改的家庭不评、不务正业及懒惰成性的家庭不评、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家庭不评、刁蛮阻扰公益事业和当地经济的家庭不评、全家外出务工通知不回的家庭不评、国家公职人员家庭不评、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和各类车辆及加工厂的家庭不评。严格识别程序要求。采用“七步工作法”,即户主申请或者群众推荐,村民小组大会投票,由村民代表、村支两委成员、乡党委政府代表及县扶贫工作队集体研究,公告公示,乡级审核,县级审核,建档立卡,确保“贫困户一个不漏,非贫困户一个不进”。全村共核定贫困户136户533人,占总人口的56.8%。建档立卡结果获得了村民一致认同。
因地制宜,精准安排项目,增强“造血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为此,十八洞村注重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把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作为精准扶贫强有力的支撑,实现兴产业、增就业、置家业“三业”齐进。规划先行,统筹谋划。引入驻村规划师,编制十八洞村村庄规划,着眼“户有当家产业,村有主打产业”,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建设等方面确定了一系列发展项目,同时加强规划执行,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确保“规划到村、项目到户、责任到人”。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全国村庄规划优秀案例,“多规合一”的做法在全国村庄规划交流会上获得推广。产业支撑,做强经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清楚”的重要指示,逐步形成了特色种养、山泉水加工、乡村旅游、手工艺等产业。依托自然禀赋,发展特色种养业。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发展猕猴桃、黄桃、茶叶、油茶、药材、蜜蜂等种养业。村民入股的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飞地经济”模式,异地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精品猕猴桃出口示范基地,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产品畅销内地和港澳。2017年至2019年,全村猕猴桃产业分红达74.05万元、88.5万元和118万元。依托青山绿水,发展绿色加工业。2018年以来,利用十八洞村的天然优质水源,引进步步高集团合作开发生产山泉水,村集体每年保底分红50万元,每销售一瓶水再拿1分钱注入村扶贫基金,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带动了村民就业。2019年,十八洞村陆续建立茶叶、油茶、药材等农产品加工基地,开发茶油、洗护系列产品,大力发展腊肉、苗鱼、果酒等土特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依托文旅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借助“小张家界”式的生态资源和传统村落资源优势,发展苗乡特色旅游,开展红色教育培训、青少年研学、农耕文化节、赶秋节、过苗年等文化活动。组建旅游管理公司,对全村13家农家乐实行统一管理,年游客量超60万人次,村集体年收入3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38个。与中车株机、七绣坊等公司签订协议,开展订单式生产,使村里53名妇女重拾绣花针,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留住乡愁,彰显特色。注重保护苗族特色、保存苗寨风情、保持苗居风貌,不大拆大建,不贪大求洋。在修旧如旧中,对传统民居延续苗寨风貌,保留文化记忆;在改善人居环境中,推进“五改”(改厨、改厕、改圈、改池、改浴)和“六到户”(水、电、路、房、通信、环境治理)工程,使进村路变成了景观路,游步道成为了风景线,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全村覆盖了WiFi信号,让民族特色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因事制宜,精准使用资金,管好“钱袋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为此,十八洞村注重整合财政、信贷、定点扶贫、对口帮扶、社会捐赠资金,做到“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花钱花在裉节上”。外部输血与自身造血相结合。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和公益人士的支持,解决资金需求量较大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资金缺口,为村容村貌提质改造、地质灾害防治、新村部和广场建设等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整合利用贫困户的资产股金、政府扶贫资金、金融部门的信贷扶贫资金等,实行“直补到户、合作自愿、入股分红、退股还本”,创办9个产业合作社,带动90.67%的农户增收增效。阳光操作与结果导向相结合。全面推行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发挥村务监督组织和农民群众对扶贫资金的监管作用,和群众一起算好“产业发展账、项目建设账、资金使用账”,实行绩效考核和跟踪问责,确保扶贫资金投入不打水漂。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相结合。围绕解决“融资难”问题,引入人民银行湘西中心支行在十八洞村设置全省首家村级银行网点,申请湘西长行村镇银行为十八洞村提供“粮食贷”“茶叶贷”“农家贷”等特色信贷产品,争取华融湘江银行湘西分行为猕猴桃种植基地发放六年期贷款1000万元;建立村级“互助金”,实行财政扶贫资金、农户入社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占用费转入本金“四位一体”的聚资方法,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发展资金问题。围绕解决“读书难”问题,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及低保户子女给予每年1500—3000元的生活补助,对考取本科、专科的大学新生给予3000—5000元一次性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围绕解决“看病难”问题,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建立标准卫生室,新农合、新农保全部由村里统一“买单”,村民每年直接受益达20余万元。围绕解决“保障难”问题,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双线合一”,做好低保户、贫困户救济救助工作,六年共为全村33户低保户发放低保金80.97万元。
因户制宜,精准出台措施,开对“药方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精准扶贫,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为此,十八洞村坚持区别对待、靶向治疗、分类施策,把扶志、扶智与扶制结合起来。针对“等靠要”思想开展扶志教育。宣讲党的惠农强农政策,开展思想道德星级评比,推介“最美十八洞人”,激发见贤思齐、比学赶超。针对“脑袋空”问题开展扶智培训。通过集中办班、实地传授、大户帮带、基地示范多种方式开展苗绣、厨艺、网络、乡村旅游等技能培训,帮助村民扶知识、学技术、长能力。针对“治理弱”现象开展扶制行动。探索形成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构建“村党支部—互助小组—农户”的三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体系。组建41个互助小组,各组长公开承诺互帮互助举措,落实承诺事项260多件。
因村制宜,精准派人扶贫,奏好“交响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派扶贫工作队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有效组织措施,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为此,省州县注重选优配强第一书记,选派精兵强将组建驻村工作队。当好驻村帮扶的“指导员”。先后派驻3批共19名干部驻村工作,带领村民提志气、改面貌、兴产业,实现三年脱贫摘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当好牵线搭桥的“摆渡人”。驻村干部筹资金、建渠道、找市场,引入中建五局、中海外集团等大型企业对口援建,联系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和公益广告,助推十八洞村成为向国内外展示精准扶贫成效的重要窗口。当好双强双带的“引路人”。驻村工作队把懂政策、有文化、能干事、公道正派、群众信任的人选进村班子,注重从务工返乡创业人员、产业大户、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人员中培养选拔干部,把能人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着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群众对村支两委满意率由68%上升至98%。
因时制宜,精准巩固成效,提升“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扶真贫、真扶贫。”为此,十八洞村注重责任压实、措施务实、过程扎实、成效真实,不搞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严把脱贫退出关。坚持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把退出政策讲清楚、把后期权益说明白,让村民群众吃下“定心丸”。紧扣节点,保证进度,对136户533人逐户会诊、逐个验收、及时退出,做到时间一天不拖、质量一点不差。严把动态监测关。建立“户脱贫”“村退出”动态监测台账,重点开展安全饮水和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监测。严把长效保障关。坚持脱贫摘帽后不脱责任、政策、帮扶和监管,紧紧围绕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教育健康等扶贫工作重点领域,积极构建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为脱贫致富、振兴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把扶贫工作“最后一公里”和乡村振兴“最先一公里”贯通起来。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十八洞村用短短几年时间,成功解决了祖祖辈辈没有解决的贫困问题,创造了湘西苗寨千年发展史上的奇迹,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度贫困山区脱贫之路,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树起了一面旗帜,为走向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启示。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