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准扶贫的精神硕果中汲取前行动力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十八洞村,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并不断把“精准扶贫”丰富发展为思想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战略体系,指引全党全国人民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我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
7年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以初心为墨,以实干为笔,以十八洞村为样板,书写了走精准之路、奔小康生活的精彩答卷。精准扶贫,犹如“思想的闪电”,激荡在三湘四水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迸发出灿烂真理光芒和强大实践伟力。
一
伴随精准扶贫的思想伟力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集聚、迸发,精准扶贫的精神之花也在同步生长、璀璨绽放,构成一幅思想之光、理论之树、实践之果、精神之花一源生发、一体展开,交融共进、交相辉映的脱贫攻坚壮美图景。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滋养下孕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把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摆上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亲自部署督战,亲自挂帅出征,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最新成果和集大成之作。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精准扶贫,才能顺应历史大势,才能历史性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没有精准扶贫,就没有脱贫攻坚的历史性壮举和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的精神成果就会变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生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湖南同全国一样,创造了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767万人下降到2019年年底的19.9万人,年均减贫100万人以上,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事实雄辩证明,这几年的脱贫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性的,贫困地区发生的变化是深层次、全局性、根本性的。决战决胜这种史诗般的宏大叙事,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给伟大精神的生成和凝聚提供了深厚土壤和实践舞台。
在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融激荡下升华。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性课题,也是一个历史性课题,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贫困实践,必然会在精神层面体现出传承性和时代性。三湘大地历来是崇高精神的沃土。历史上,屈原以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为后世传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被后人推崇,毛泽东等老一辈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更是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人民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赓续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发扬“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作风,以一股狠劲、拼劲、闯劲推进精准扶贫,为脱贫攻坚伟大精神成果的形成贡献了湖南元素、湖南力量。这一精神成果,与民族精神同根,与时代精神同频,与社会主义精神同质,与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同向,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璀璨结晶。
二
近百年来,我们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一路走来,我们党的精神之花一路盛开,为救国、兴国、强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精准扶贫铸就的新时代精神之花,从千年梦想、百年奋斗的长河中孕育生发,从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热土中蓬勃生长,其内涵之深、神韵之美、品格之高、力量之强,足以挺立民族精神之园,屹立时代精神之列,矗立党的精神谱系之中。
最深厚的根基是人民至上守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总书记多次说,“最念念不忘的是困难群众,花的精力最多的是扶贫工作”,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种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给我们以巨大教育和激励。湖南自觉向总书记看齐,始终把精准扶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以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果向群众交账、让群众认账。精准扶贫铸就的新时代精神,就是对脱贫攻坚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决心恒心与初心辉映、实干实绩为使命而歌这一人民立场的最好诠释。
最深沉的力量是自强不息追梦想。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要求,精准扶贫既要用好外力,更要激发内力,激励和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命运。湖南始终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把提高贫困群众信心和发展能力作为脱贫根本之策,引导贫困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将“三湘儿女多豪情,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凌云壮志转化为奋斗实践。精准扶贫铸就的新时代精神,就是对脱贫攻坚实践中广大贫困群众怀揣梦想、艰苦奋斗这一顽强斗志的最好诠释。
最显著的标识是精准务实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强调最多的是精准,并将精准思维贯穿强国、富民、兴党各方面,成为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湖南视察时,嘱托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2016年3月参加全国两会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又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本方法在于精准”。实践中,湖南始终坚持精准精细这个科学方法,始终抓好改革创新这个关键举措,“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无抵押、无担保、基准利率”小额信贷、“互联网+扶贫监督”等精准扶贫新路子新模式不断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精准扶贫铸就的新时代精神,就是对脱贫攻坚务实作风和创新精神的最好诠释。
最动人的景象是众志成城攻难关。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立下愚公志,咬定目标,团结一心,苦干实干。针对“七山一水两分田”、不少贫困地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际,湖南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坚持一仗接着一仗打,一个堡垒接着一个堡垒攻,谱写了众志成城攻难关、干群同心摘穷帽的生动乐章。比如,永顺县三家田村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翻山越岭,用3个月时间铺设108公里水管,让村民喝上了放心水。新化县油溪桥村党组织带领村民开山劈石、垒坝修田,以3000元花费完成了预算16万元的管道项目,破解了扶贫资金短缺问题。精准扶贫铸就的新时代精神,就是对脱贫攻坚实践中党员干部群众守望相助、攻坚拔寨这一坚定信念的最好诠释。
最雄壮的姿态是尽锐出战求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必须尽锐出战、迎难而上。湖南始终坚持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抓书记、书记抓,组织2.1万支工作队、选派5.6万名驻村干部参与驻村帮扶,组织60多万名党员干部与170万户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尽锐出战求胜利”的局面。这其中,有的舍小家为大家,从繁华城市来到偏僻山区,一干就是好几年;有的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去年年底以来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溆浦县委书记蒙汉相继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以身殉职。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精准扶贫铸就的新时代精神,就是对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奋勇出征、无私奉献、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一历史担当和大无畏气概的最好诠释。
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我们已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决战决胜到民族复兴,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阔步前行、奋勇攀登。
把稳思想之舵。精准扶贫的伟大实践深刻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国家和民族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关键时期,湖南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胸怀“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始终坚定主心骨、把牢定盘星、校准指南针。要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贯通起来,与学习总书记系列最新讲话精神贯通起来,与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通起来,动员全省各级来一次大学习,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自觉筑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坚定共富之路。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精准扶贫伟大精神成果的深刻意蕴。决战决胜任务完成后,相对贫困问题仍然会长期存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依然任重道远。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发展能力和防止返贫的能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要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用好精准之方。精准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务实管用的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必须将精准思维、精细管理、精品意识、精致精神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坚持实事求是,强化问题意识,加强调查研究,在问题的紧要处和关键点上做文章、出实招。要善用辩证法,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实现精明增长。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落细落小,推动各项工作精准落地落实。要用好大数据,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永葆攻坚之心。攻坚克难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一以贯之发扬攻坚精神。要苦干实干,敢于啃硬骨头,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以实干担当擦亮政治本色。要咬定目标,增强韧劲定力,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夯基垒台、积厚成势。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决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仗和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仗。要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攻坚克难、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