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根植本土特色优势 建设现代化宜居之都

作者:章小纯 张富泉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24期 发布日期:2021年02月03日 06时22分04秒 编辑:陈家琦

近年来,长沙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要求,以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为抓手,精心推出后湖、潮宗街、文庙坪等人居环境的样板,受到民众普遍赞评并为国内外游客所瞩目。实践表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需把握好长沙“山水洲城、带部核心、文化名城、省会中心”的本土特色优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化转型,加快建设长沙现代化宜居之都。


主打“山水洲城”自然秉赋牌,建设环境更美的长沙宜居之都

我国宜居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但更注重于以人为本,将它视为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一个完整系统,因而往往更具人性化。“山水洲城”是长沙显著特色,加快建设现代化宜居之都,无疑需打好“山水洲城”自然秉赋牌,关键又在做好“水”字这篇大文章。湘江由南向北贯穿于长沙市区,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马桥河、圭塘河以及龙王港等支流汇入湘江。但随着城建扩张,水域面积在逐年减少。对河流的裁弯取直、填湖埋塘等尤具破坏性,致使某些区域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破坏等,危及长沙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建设长沙现代化宜居之都,需要认识到河流、湖泊、水塘、沼泽与湿地等均是大自然赋予城市生机、灵气和魂脉之所在。可以说,即使是从“水”字最初的造形,也应感受到现代城市需有水环境的曲线思维,防止偏重于直流主干河道而忽略枝叶随意填湖埋塘等不当行为,尽可能修复自然水生态,还长沙“山水洲城”的历史原貌。当务之急是对翻身垸、太丰垸、苏圫垸和苏廖垸等堤垸,实施抢救性退田还湖,还屈原笔下湘江的美丽与辽阔。同时,为防止和避免所谓“火炉城市”的热岛效应,可借鉴丹麦的哥本哈根和重庆市等国际国内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实践,加快构建智能雨水收集与屋顶绿化相配套的海绵城市体系,从恢复水生态与增水添绿的视角,把长沙建设成为环境更美的和谐宜居之都。


主打“带部核心”区位优势牌,建设生活更加便利的长沙宜居之都

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湖南要“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江接海的“带部核心”区位优势,将长沙建成全省乃至中部地区最大的集疏运枢纽中心,并发展为批发、零售等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业的集散中心,显然是发挥好这种“带部核心”区位优势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快建设长沙现代化宜居都市的必然要求。作为宜居城市评价主要选项之一的人居生活的极大便利化,至今仍是长沙宜居都市建设的“瓶颈”制约。湖南地处全国中部地区,享有连南接北之利,但商贸物流成本却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以上。主因就在省会商贸物流存在严重的“逆堵现象”,即大宗商品与货物到城区中心交易,一直得不到有机疏散,以致内循环、微循环不畅。

鉴于此,必须遵循城市只有大区位才有大交通大流通的客观规律,清醒地认识到发挥好长沙“带部核心”区位优势,尽快将长沙大河西这个全国高铁和高速公路密集的大交会口,建成湖南乃至中部地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枢纽中心。这一方面需加紧建设长沙西站及配套性标志工程,注重展示长沙宜居之都的景观性并将它打造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新地标;另一方面又要未雨绸缪,及早研究采取改革措施,让高铁西城一旦建成便能发挥其巨大投资效益,使之尽快形成全省乃至中部地区最大的现代交通物流枢纽。


主打“文化名城”本土特色牌,建设更加包容怡心的长沙宜居之都

加快建设现代化宜居都市,还需立足于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红色文化根城、动漫广电传媒文创产业新城、教科医卫智城等本土特色文化,借鉴国内外宜居、宜业、宜游融合发展样板城市的实践,更加注重延续历史文脉,发掘现代内涵,重塑历史和现实交融的文化特质,更好彰显其研发设计、科技孵化、总部商务、教育医疗、制造智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旅休闲、创新创意等文化元素,完备城市文化功能设施,浓厚市民文化氛围,丰富公共文化生活,繁荣文化市场等,着力提升都市文化活力与经济活力。

同时,按照将长沙打造为国家创新创意中心,促使其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的要求,加快创新创意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项目对接、业态对接和资本对接,进一步释放湖湘文化推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最大效应。加紧建好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推动文化视频产业集群式发展;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影视文化、民俗文化等本土特色资源,充分彰显中华文明与湖湘文化的正能量与影响力。尤其是要增强城市建筑以人为本的宜居性,营造多元包容的社会文化生态,形成筑巢引凤吸引人才与智慧的体制机制等,从广博而深远的文化视角,把长沙建设成为更加包容怡心的和谐宜居之都。


主打“省会中心”聪明型成长牌,建设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长沙宜居之都

建设宜居城市和塑造人居环境的重要目标,主要是广泛吸纳各类人才并提升城市人气与活力。长沙作为省会城市,亟需着力提升省会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针对湖南现有农民工多达1700万人,仅在珠三角长年打工者就有800万人的现状,需从率先绿色化转型发展和引领工业化4.0时代的高度,强化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意识,着力吸纳本省劳动财富回流增值,焕发长沙宜居乐业对资金、技术与人才等足够的吸纳力和集聚力。特别是要强化长沙创业促就业、制造带智造的实体经济发展优势,更好适应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升级和生态环保更为严格的新形势,采取绿色环保型工业布局的创新模式,注重沿大的水系与综合交通快线展开企业适度规模的新布局,积极对接投资方配套设施建设需求,把企业和人居安排在绿色公园中。可借鉴浙江沿钱塘江建设美丽杭州的成功做法,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自长沙的金霞、丁字、桥驿、铜官、茶亭等地,沿湘江尾闾至东洞庭湖长江岸线建设水、铁、公综合性现代化交通大通衢,形成“天下洞庭天下港,百里江岸百里厂,一镇一业一码头,绿色发展零排放”的高质量建设发展的新格局。

同时,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健养产业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等一系列要求,努力形成增进就业民生福祉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尤其是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键业和批发零售业这两大具有最大就业容量,且直接关系健康与生活便利的宜居型生活性服务业。这两大服务业在欧美日韩等国已占到全社会就业总人数30%以上且至今仍属于拓展的“滞后部门”,而在我国目前还占不到就业总人数的10%,应将其作为促进就业的“巨容器”和新兴主导产业来发展。譬如,基于闻名中外的“南湘雅”的长沙本土品牌优势,结合湖南山水气候宜于康养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采取选择移动式旅游养老的创新模式,形成“互联网+医护”“专业人才培养+健康商住开发”“生活服务+医养保健”及医药产销服务的全链接,将其打造为中国(长沙)大健康产业改革发展新基地等。像这样根植于长沙本土特色优势,则能避开宜居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问题,把长沙建成国际知名的和谐宜居之都。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