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孩子托付给你们”
档案故事:这是一封没有发出去的信,是杨开慧写给自己堂弟杨开明的,它藏在杨开慧老宅卧室的泥砖墙缝中,1982年3月10日,长沙县修缮杨开慧烈士故居板仓杨家老屋时被发现。这是一封托孤信,也是杨开慧随时准备为革命英勇牺牲的见证。这封信的原件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1930年11月14日的湖南长沙,秋风肃杀。
位于教育会坪的清乡司令部里,特务四连的士兵荷枪实弹,正在做着行刑前的最后准备。白色的箭形“标子”上,已然写好“枪决女共犯杨开慧一名”10个粗黑的大字。随着“标子”被粗暴地插进“犯人”的后颈衣服里,行刑的队伍出发了。从北正街到南正街,经天心阁,绕浏阳门,经过近一小时的示众,向识字岭刑场走去。
此刻,秋野一片荒凉。随着“砰砰”两声枪响,杨开慧英勇就义。
这一年,杨开慧29岁。在她身后,是未竟的事业和三个幼小的孩子。
思想解放的新女性
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出生于长沙板仓。从小深受父亲杨昌济进步思想的影响,杨开慧7岁时成为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的第一批女学生。1913年,杨昌济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随行的杨开慧由此认识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第一师范的进步学生。1918年,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杨开慧随父亲来到北京。而此时的毛泽东也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来到北京,并前往看望恩师而暂住杨家。在毛泽东的帮助下,杨开慧大量阅读了《新青年》《新潮》等进步刊物。随着两人的交往日渐加深,杨开慧不仅学习了许多新思想新道德,也在内心深处对毛泽东渐渐产生了一种敬佩。
1920年,杨昌济不幸病逝,杨开慧回到长沙,进入教会学校福湘女中读书。时年19岁的杨开慧不满于教会学校保守的校规,她剪短头发,加入学联,参加学生运动,组织街头讲演,倡导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她联络福湘、周南两所女校的5名女学生进入岳云男子中学,成为全省男子中学中第一批女学生。
这年冬天,沧桑的船山学社见证了一对年轻人喜结连理的佳话。一顿仅仅花费6元钱的“喜宴”,就是他们婚礼的全部。从此,杨开慧开始了与毛泽东并肩战斗的历程。
字字泣血的托孤信
1922年10月24日,杨开慧在长沙生下第一个孩子——毛岸英。从此,杨开慧的生命中开始有了孩子的牵挂。
中共一大召开后,毛泽东回湖南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并创办了湖南青年图书馆。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杨开慧便成了毛泽东的得力助手,不仅负责区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还要主持图书馆的一切事务。孩子的出生,并没有让她放松手头的工作。之后的几年,从湘江之滨到黄浦江岸,从珠江河口到长江之畔,杨开慧一直跟随着毛泽东,在照顾丈夫生活起居并带孩子的同时还帮助整理资料,编写文稿,联络同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根据党组织的安排,独自带着3个幼子从武昌回到故乡长沙板仓一带开展地下活动。
1929年3月7日,湖南《国民日报》上刊登的一则共产党人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并挂头示众的报道引起了杨开慧的注意。她由此想到凶残的敌人绝不会放过她,以一个母亲本能的敏感,预感到了处境的危险。带着对丈夫的挂念,对孩子的不舍,她把能联系的亲人堂弟杨开明、堂妹杨开仁和杨开秀当成最后的依傍,写下了类似遗书的托孤信。开篇,她真情流露,毫不避讳地展示了女人柔弱的一面,“我是一个弱者仍然是一个弱者!好像永远都不能强悍起来。我蜷伏着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我颤栗而寂寞!”当真切感受到死神的来临时,她最放心不下的是3个年幼的孩子,“我总觉得我的颈项上,好像自死神那里飞起来一根毒蛇样的绳索,把我缠着,所以不能不早作预备!”她言辞万分恳切,恳请开明、开仁、开秀能在自己身后给予孩子们更多的爱。
1930年10月24日,不幸还是降临了。这天凌晨,杨开慧在家中被捕,而当天,刚好是毛岸英8岁的生日。
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作为忠贞烈士的杨开慧,在与丈夫分离、独自携子漂泊的寒苦和同胞被无情残杀的凄苦中感受到了极大的悲伤。信中字字泣血,让人观之心痛,如临其境。
“说到死,我并不惧怕”
入狱之后的杨开慧并没有被敌人的威逼利诱所压倒。面对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威逼利诱,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关系。她喊出了“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的誓言。
在狱中,小小年纪的岸英因看到母亲受苦而伤心痛哭,杨开慧一边坚持教他识字一边开导他要“学会坚强,永生永世跟党革命。”面对前来探监送物的亲人,杨开慧平静地叮嘱“屋里有块青布料子,给我做一套衣服,上路时穿的。”她把温暖留给孩子,把希望留给同胞。自己“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翻开书信,倾听杨开慧那视死如归的慷慨悲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她面对危险的沉着冷静和柔弱身躯里迸发出的强大精神力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面对外界强大的舆论压力,时任湖南省“清乡”司令部司令的何键见劝降不了杨开慧,又怕事久生变,决定枪决杨开慧。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