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中求解“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学习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党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党中央作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决策部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意义重大。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出版,为全党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引。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战胜了无数的艰难困苦,越过了无数的激流险滩,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上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谱写了一部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100年的成就与辉煌,充分证明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道历史大考题,是《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条鲜明的主线。
在党史学习中清醒认识“我是谁”。弄清楚“我是谁”,就要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弄清楚“我是谁”,就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缅怀革命先烈。他一再告诫全党,“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党的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党的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在党史学习中永远铭记“为了谁”。相信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是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铭记“为了谁”,就要铭记共产党生来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民不聊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成立之日起就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一再强调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大别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就是无数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不畏牺牲的生动写照。铭记“为了谁”,就要铭记共产党始终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全党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再到“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其中、始终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共产党员要学习焦裕禄精神、谷文昌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等,就是对共产党人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深刻诠释。
在党史学习中始终懂得“依靠谁”。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懂得“依靠谁”,就要懂得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归根结底要通过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体现。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群众路线”,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依靠群众”,党能够在陕甘宁边区建立光照千秋的历史功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党和军队得到了人民群众大力支持”,这些无一不证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懂得“依靠谁”,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无论是小岗村的“生死契约”还是蛇口的第一声炮响,无论是先行先试还是敢闯敢试,无论是深圳奇迹还是浦东速度,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和埋头苦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特区精神,“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我们要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再立新功再创辉煌。(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