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百年历程波澜壮阔可歌可泣 百年奋斗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作者:辛湘理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6期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16日 05时03分44秒 编辑:李志佳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发出了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集结号和动员令。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讲话为重点,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我们全力以赴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并从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力量具有重大政治意义、深远历史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充分认识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

毛泽东曾说:“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只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才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才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久弥坚的如磐初心。习近平总书记豪情满怀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以史为镜、以史明志,认清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满怀信心、风雨无阻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新前景。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从上海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到江西于都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从甘肃高台西路军纪念碑,到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从河南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到宁夏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外出调研多次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重温党的历史,以其透彻的感悟和深邃的思考告诫全党,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只有从党史中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才能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在新时代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作为一个执政7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始终保持革命精神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就是要求全党继续保持和发扬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温“两个务必”和保持“赶考”的清醒,就是告诫全党同志,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在全党开展集中性学习教育,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和经验。新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更好地传承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去,眺望来路,如何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动员大会上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作了深刻阐述,我们要准确理解、深入领会。

一是注重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一百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一百年来,我们党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学习党史,首先要注重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刻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结合新时代新成就新经验,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是注重分析把握历史大势,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比如,实行改革开放,很关键的一条就是我们党正确判断世界大势。邓小平说:“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对我们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我们党由此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认识,才有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才有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开启。再比如,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天地,创造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东方奇迹。学习党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三是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毛泽东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一系列振聋发聩的论述。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带领人民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绝对贫困问题,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重温党史,就是要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深切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拳拳赤子之心和深厚人民情怀,坚持造福人民、依靠人民,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四是注重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的能力和水平。毛泽东曾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们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乘胜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为更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比如,总结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毛泽东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概括为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至今依然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场合,从不同角度对党的历史经验作了总结概括。我们要抓住建党一百年这个重要节点,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

五是注重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艰苦奋斗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熔铸于艰苦卓绝的奋斗。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从改革开放时期的小岗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到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塞罕坝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等,这些可歌可泣、跨越时空的伟大精神,犹如鲜活生动的历史链条,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学习党史,就是要注重体悟这些精神的思想内核,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拼命精神、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六是深刻认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启示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长征途中,张国焘拥兵自重、另立“中央”,分裂党和红军。朱德坚决反对,并坚定表示:“党是一个整体,不能分裂。”“中央只能有一个中央,那就是遵义会议确立的中央,另外成立中央是非法的,不能允许的。”体现出共产党人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敢于斗争的政治品格。延安时期,为了解决党内存在的宗派主义等问题,我们开展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学习党史,就要注重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正确思想方法

我们党走过一百年奋斗历程,取得了世所罕见的辉煌成功,也经历了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既有数不胜数的成功经验,也有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如何正确看待党的历史,正确看待党走过的弯路或犯过的错误,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树立正确党史观,真正做到以史资政、以史鉴今。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才能更好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更好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比如,关于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尽管这两个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和发展。坚持唯物史观,就是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与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其次,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拿我们的党史、革命史做文章,任意攻击、污蔑党的领导人或党史事件,根本目的就是搞乱人心,妄图否定党的领导。我们党历来强调,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对待革命领袖,“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学习党史,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其三,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历史是客观的、庄重的,历史不能任意选择、更改,更不能任意夸大、否定。1945年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是非分明、客观公正、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对待历史的科学精神。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邓小平曾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这是党和人民在当今世界安身立命、风雨前行的资格。”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基础。学习党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要尊重党史、敬畏党史,更要维护党史、捍卫党史。

百年历程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百年奋斗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只有铭记党的历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要着眼于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继往开来、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负初心、不负梦想,奋力创造新时代的中国传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