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醴陵医改的有益探索和启示

作者:中共湖南省委改革办、省医改办联合调研组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12期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21日 11时47分21秒 编辑:陈家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基层为重点,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近年来,醴陵市通过创新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快速提升。2020年,全市县域住院就诊率达93.82%、县域内基层诊疗人次数占比达73.04%、医保基金县域内占有率达85.12%,有效破解了“本地患者大量外流、医保收支矛盾突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医疗服务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强化学科引领,让县级医院治得好。县级医院治不好,群众就往省城跑。醴陵持久发力夯实县级医院龙头地位,确保有能力留得住病人。一是重投入。市委、市政府把医疗卫生事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最实的民生工作,多方筹集资金,落实政府办医职责,“十三五”时期,投入15亿元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市新增三级公立医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2家,建成1家传染病防治区、5家核酸检测实验室、6家规范化发热门诊、29家发热诊室,补齐了公共卫生服务短板。二是强学科。相继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构建了功能强大的危急重症救治体系。根据全市发病率高、对外转诊多、医保资金流失大的病种,以及几大医院的基础,加速推进多学科联合肿瘤诊疗、肝胆胰诊疗、康复治疗等五个重点专科建设,切实提升县级医院“治大病”能力,逐步实现治大病不难、找专家不难。三是优服务。积极打造温馨医院、人文医院,推动“互联网+医疗”建设,开通掌上医院APP,搭建预约诊疗平台,为群众提供在线预约挂号、检查检验预约等“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将降低群众就医费用作为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到2020年,全市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为7.73天,门急诊人次平均收费水平下降11.84%,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下降7.79%,职工满意度、门诊患者满意度、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提高至95.69%、95.02%、96.51%。

突出能力建设,让乡镇医院接得住。乡镇医院接不住,分级诊疗就会落空。醴陵坚持抓基层强基础,确保乡镇医院能够承担大多数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任务。一是以“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为抓手,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全面整合县域内医疗资源,由2家三级公立医院牵头,联合5家二级综合医院组建医共体,对成员单位实行行政、业务、人事、财务、绩效、采购、医技、信息等全面统一管理,实现优质医疗机构优势互补、统筹发展,有效破解乡镇能力不足、管理不当、公卫不优的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二、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二是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抓手,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近5年,公开招聘440名医护人员充实基层,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2名全科医生。提质改造31家基层医疗机构,建成12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3家乡镇医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并获国家通报表扬,7家乡镇医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三是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推进服务重心下移。打造2家三级公立医院高血压专科门诊、2家乡镇卫生院高血压示范化门诊、34家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专病门诊和215家村卫生室高血压监测点,并将慢性病管理纳入网格化管理服务内容,157个家庭医生团队深入老百姓家中开展健康体检和随访服务,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实现“治得好小病、管得住慢病、看得出大病、转得了重病”的目标。

注重规范发展,让民营医院参得进。社会办医是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醴陵坚持公私医院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着力构建公私互补、良性竞争的办医格局。一是准入上优化服务。在严格监管前提下,优化审批流程,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注册由原来需要提交18项资料精简为9项,法定审批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6张床位的标准,为社会办医向高水平、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预留规划空间。引导社会办医尽量办专科医院,对已办成的综合医院,引导转型为专科医院。目前,全市有二级民营医院8家,其中2家为具有特色专科的综合医院,6家为错位发展、定位明显的专科医院,有效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二是政策上一视同仁。坚持党建引领,选派干部担任大型民营医院第一书记,兼任民营医院牵头的医共体成员单位党组织书记,确保医改政策落实。鼓励大型民营综合医院牵头组建医共体,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按照平等、自愿、一致的原则参与社区医疗和公卫服务。推动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同等参与全市健康扶贫、国卫创建、抗洪救灾、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并享受同等机会和待遇,形成良性竞争,激发市场活力。三是监管上一律从严。持续开展“综合监管年”活动,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常态监管,对重大违法的医院一律从严从重处罚,对性质严重、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医院一律顶格处罚,对典型案例一律向社会曝光。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对597家单位综合评定,对投诉举报多、安全隐患大、有失信行为和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重点监管,并将监管结果与机构校验、等级评审、评先评优、职称聘任、定期考核等挂钩。

营造重医环境,让省市专家下得来。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办法,近5年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135人,柔性引进217名省市知名医卫专家。一是以乡情牵引专家。以乡情为纽带,从湘雅医院醴陵籍老乡开始,带动省人民医院、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吸引到上海长海医院等知名医院专家,来醴陵各级医院坐诊。现在每周至少有20名以上市外专家,利用节假日和周末时间,轮流来醴陵查房、坐诊、手术、带教、讲座。二是以礼遇厚爱专家。设立“湘雅专家服务站”,为专家亲属在醴陵就业、医疗、教育等提供便利;组织高规格的“答谢”活动,深入专家老家探望亲属,慰问醴陵籍抗疫专家;户外广告、影剧院等宣传媒介广泛展播专家公益事迹。三是以机制留住专家。优化服务保障,出台鼓励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给予专家差旅、义诊、讲座等适当补助;明确下基层单位可发放奖励性绩效,充分调动了市本级专家下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目前,“湘雅乡情”活动实现了由坐诊向学科发展转变,由公立向民营医院拓展,由城区向乡村基层延伸。

醴陵医改的做法和经验,带给我们四点启示。一是坚持党政主导是保障。医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很多任务难以真正落地见效。醴陵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硬性投入、政策支持,为医改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二是坚持改革惠民是前提。医改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醴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让群众就地就近得到更健康、更有效的诊疗服务推进改革,使群众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让医改惠民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坚持实事求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经济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如果违背这一发展规律,全面深化改革必然成为一句空话,发展也就无从谈起。醴陵无论是加大医卫事业投入、建设“五大中心”,还是推动医防融合、“湘雅乡情”活动常态化等,都是基于当地实际,因此能够做到投入小、效果好、社会认可度高。四是坚持创新探索是关键。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没有固定模式可搬,必须敢于创新突破。醴陵坚持用好国家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市赋予的政策,提升县级公立医院龙头地位,支持民营医院特色化发展,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有序就医的新秩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医改之路。

(执笔:史海威、范珍贤)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