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有生命”的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为了让新时代大学生把青春和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让思政课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有温度、有热度,努力上好“有生命”的思政课。
旗帜鲜明,让思政课有高度。“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必须保持政治清醒,提升政治定力;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严守政治高地,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思政课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让“中国好声音”占领课堂阵地。
观照历史,让思政课有深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讲清历史发展脉络,讲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讲好革命领袖、英雄模范、改革先锋的故事,引导学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着眼现实,让思政课有力度。“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为此,既要注重用科学的理论培养学生,也要重视深度剖析现实中的各种社会现象,“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通过社会实践、社会公益、外出参观、校企合作、科教融合等,让青年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接受真实、鲜活的教育,树立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相统一的认知,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面向未来,让思政课有广度。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思政课教学不仅要厘清历史脉络、锚定现实坐标,更要指引未来方向、拓宽内涵广度。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善用大思政环境,完善课程体系,切实做到协同配合,特别要开展好爱国奋斗精神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融入国家的发展蓝图,做时代的弄潮儿。
心系人民,让思政课有温度。思政课既要讲透大背景、大道理,也要讲出真体会、真感情。首先,讲好人民的故事。讲好光辉历程中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故事,让理论学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其次,满足学生的期盼。贴近学生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做到学生需要的问题“重点讲”,学生关注的问题“精准讲”,学生有基础的问题“互动讲”,学生疑惑的问题“反复讲”,使课堂教学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再次,提升教师的内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注重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感悟,让知识学习转化为价值信仰,让思政课有灵魂。
守正创新,让思政课有热度。首先,好的教学方法是重点。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在守正的基础上探求新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使“干巴巴”的刷分课,“硬邦邦”的点到课,赢得“到课率”“抬头率”和“点头率”。其次,需要搭建平台。根据学生学习习惯、成长规律、思维特点,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打造新媒体学习平台,把课堂教育延伸到“指尖课堂”“流动课堂”,打通书内书外、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使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和“亮起来”、“潮起来”和“新起来”。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