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学者智 善学者强 善学者胜(上)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底座,学习就是为人生打底的。一个人的底色,决定人生的成色和亮色。列宁讲过:“为了革新我们的国家机关,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当前,面对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我们的本领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每个人都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善学者智,善学者强,善学者胜”的教诲,克服本领恐慌,自觉把学习作为个人进步发展的第一要务。
学习贵在培养兴趣
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学习兴趣的培养取决一个“早”字。早培养,早受益;兴趣固化,终身受益。培养学习兴趣,关键是练好童子功。童子功过硬,学习兴趣就根深蒂固。习近平总书记少年时代就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2013年5月4日,他在与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讲:“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后来,他当了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学习兴趣与日俱增。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讲过:“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学习兴趣的升华取决一个“痴”字。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进入痴迷状态,学以成癖,欲罢不能。坐拥书城,俯闻书香,仿佛身在天堂。美国总统林肯9岁丧母,家境贫寒,10岁时开始种地、伐木,上学时间加起来不足一年,完全靠自学。他小时候每次外出种地,怀里总是揣着书本。中午休息时,他坐在树下边吃干粮边读书。晚上家里没有蜡烛,他就借着火炉的亮光读书。成年后,他做过商店雇工、船夫、土地测量员、邮政管理员、律师,他都见缝插针,争分夺秒,刻苦自学。在商店当雇工,没有顾客时,他就潜心读书;顾客来了,他马上丢下书本;顾客走后,他就很快进入读书状态。经过20多年的自学,他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为他的从政奠定了坚实基础。他25岁当选伊利诺伊州议员,37岁当选国会参议员,51岁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
学习兴趣的固化取决一个“久”字。学习只有打好持久战,才会成为一辈子的兴趣、一辈子的爱好,才会使终身学习成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毛主席年轻时写过一副格言对联自勉:“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学一阵’为‘学一生’。”李瑞环出生在农村,只上了6年小学,由于家境贫寒,要干很多农活,那6年上学也是断断续续。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到处找书看。有一年春节,母亲叫他买点肉回家包饺子过年,他却在街上买了一套书,回家挨了母亲一顿打。1951年,李瑞环到北京第三建筑公司当工人,依然对读书学习有着巨大的兴趣。他讲过:“50多年的工作过程中,我没有赶上真正脱产学习的机会。我的初中、高中和大学的课程,我的文化知识、建筑专业知识和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几乎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的。由于学习底子太差,我几十年来一直在补课,有时简直是‘恶补’。我很早就当了劳模,还是一个突击队长,不脱产,还得多干活,学习的时间就只能从比别人更少的休息中去挤。那时的工棚是通铺,你要在工棚里点灯看书,别人就没法睡觉。夏天比较好办,冬天只好穿上棉袄、大头鞋,戴上口罩,到路灯底下去学习。”1979年李瑞环担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之后,利用业余时间上自修大学,最后拿到了大专文凭。
学习贵在形成习惯
西方有一句谚语:“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有了学习习惯,就会如影随形,习惯成自然,习惯成天性,让人终身受益。
学习习惯需要持之以恒地积淀。科学家讲,一个人一天24小时的行为,只有5%是非习惯性的,而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学习习惯是逐步形成的,需要日积月累。毛主席的学习习惯贯穿终生,从少年到老年,从战时到平时。他讲过一句名言:“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要让学习占领工作以外的时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他在长征路上患病的时候,躺在担架上还在读马列的书。据张闻天夫人刘英回忆:“毛主席在长征路上读马列的书很起劲,有时通宵地读。红军到了毛儿盖,没有东西吃,肚子饿,但他读马列的书仍不间断。有一次,毛主席对我说:‘刘英,实在饿,炒点麦粒吃吧。’毛主席就一边躺着看书,一边从口袋里抓麦粒吃。”毛主席在延安时还讲过一句名言:“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他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全部用来读书,读书时忘了吃饭、睡觉是常有的事。他走到哪里,就学到哪里,外出视察首先不忘带书。他读《共产党宣言》100多遍,读《资治通鉴》17遍,读《红楼梦》至少5遍。毛主席到了晚年,视力不断减退,他就用自己的稿费印了一些大字线装书。从1972年读《鲁迅全集》起,到1976年8月读《容斋随笔》止,他阅读和批注过的大字线装书128种、古代文史作品86篇。他在逝世前一天弥留之际,仍然坚持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看文件、看书11次,达2小时50分钟。
学习习惯需要日积月累地发酵。学习习惯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经过岁月的发酵,等到火候到了,便最终形成习惯。胡耀邦的学习习惯,是从15岁当红小鬼开始形成的。他在行军路上,把不识的字贴在战友背包上,一边走路,一边认字。他在延安时,白天参加大生产,晚上边纺线、边看书。新中国成立后,胡耀邦一直保持了勤奋学习的习惯。1952年,他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提出团中央的干部“要读马恩列斯全集,要读四书五经,要读完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要读完二十四史。”他带头读书学习,把团中央变成一个学习型机关。
学习习惯需要雷打不动地锤炼。学习成了习惯,任凭风吹雨打,经历岁月沧桑,丝毫不会改变。它渗透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最终固化为生活方式。胡耀邦的女儿李恒说:“父亲有个特点,就是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妨碍他读书学习,而且什么时间都读得进去。”“文革”期间,胡耀邦在河南黄湖“五七干校”劳动时,每天晚上仍然坚持学习。夏天,他住的集体宿舍非常闷热,别人到室外乘凉,他独自钻进蚊帐,点上小马灯读书。他后来讲:“我们这些人,平时忙忙碌碌,读书时间少,进了牛棚,靠边站了,正好是读书的大好时机。我在干校这几年,就是要抓住机会读书。”胡耀邦走上中央领导岗位之后,仍然保持了勤奋学习的习惯。他担任中央总书记后,每天晚上看书都看到很晚。据秘书回忆,他通读过几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和《鲁迅全集》,《毛泽东选集》读过15遍。凡是和他深入讨论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威专家,都对他的理论功底惊讶不已。
学习贵在储备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著名作家王蒙讲过:“学习是一个人真正的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在学习中储备能量,是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正所谓十年不飞,一飞冲天;十年不鸣,一鸣惊人。
学习是为事业发展而储备。一个人事业发展的轨道,就像火箭飞行,要飞得更快、更高、更远,必须填充更多的燃料,学习就是为事业发展填充燃料。朱镕基在青年时代就坚持在学习中储备能量。从1958年到1978年,他当了20年“右派”。在这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他担任国家计委干部业余学校的教员。这成为他勤奋学习的黄金时段。他抓紧一切时间武装自己,不断拓展知识结构。特别是他深入钻研经济问题,甚至翻译过西方的微观经济学,成为经济问题的专家。邓小平对朱镕基做过高度评价:“我党高级干部中懂经济的不多,朱镕基是一个真正懂经济的。”曾担任联邦德国总理的施密特讲过:“朱镕基不是学经济的,但他怎么会对中国和世界经济那么熟悉贯通?他真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天才。”
学习是为未来腾飞而投资。一个人在事业发展的投资中,谁舍得在学习上有最多的投资,必然换来事业上最大的回报。温家宝也是在青年时代就坚持在学习中储备能量。他讲过:“我的最大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也许有人会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一个人一天总可以抽出半个小时读三四页书,一个月就可以读上百页,一年就可以读几部书。”2009年6月5日,他在与西安交大毕业生座谈时讲:“我在西北工作的时候,因为那地方是高寒地区,4月份要上山,11月份要下山,那时满山都是雪了。那么11月份至4月份还有五六个月时间干什么?我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以外,每年都订个计划,今年学数学,明年学力学,后年学历史,再有一年学英语。我就是这样,一天也没耽误。因此,我除了积累地质方面的一些知识以外,同时也在实践中学到了别人没有注意、没有学习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对我现在的工作,那是终身受益。”
学习是为担当大任而准备。孟子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这个过程,是一个苦学上进的过程,是一个蓄势待发的过程。刘伯承元帅学识渊博,被邓小平誉为“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1927年他进入苏联高级步兵学校时,已经36岁,右眼失明,学习俄文比一般人困难更大。他毫不气馁,常常以“功到自然成”自勉,自备一个单词小本,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时间进行默记和背诵,连吃饭、走路甚至上厕所的机会都不放过。冬日清晨的操场上,夜晚走廊的灯光下,常常可以见到他学习的身影。就这样,他的俄语水平提高很快,是中国同学中最早直接听懂教官讲课的一个,各科都取得了好成绩。1928年下半年,他升调到苏联最高军事学府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他刻苦钻研战役课,痴迷于中外著名战例和战将,在军事学术上有了深厚造诣,为后来成为“中国的军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0年年底回国后,他任中央军委委员,协助周恩来处理中央军委日常工作,被誉为“党内孙武”。1932年10月,他调任红军总参谋长,协助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指挥作战。从此,我党我军的“大军事家”脱颖而出、享誉中外。
学习贵在善于借鉴
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于借鉴别人,善于向强者学习,是学习的崇高境界。
学习借鉴需要虚怀若谷的气度。刘少奇讲过:“我们的原则,是向一切有真理的人学习,不只是向职位高的人学习。”李瑞环讲过:“吸收别人的经验并不容易,既要本事,又要气度。”毛主席是一个虚怀若谷的借鉴者。红军时期,毛主席借鉴朱德提出的游击战思想,总结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其中四条借鉴了粟裕总结的战术思想。延安时期,毛主席就对习仲勋高看一眼,称赞他是“从群众中成长的领袖”,让他32岁就担任西北局书记。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称赞习仲勋“已经炉火纯青”,是“活的马克思主义者”,提议他担任中央宣传部长。周恩来也是一个虚怀若谷的借鉴者。1950年,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周总理有一次问薄一波:“你在晋冀鲁豫与伯承、小平共事多年,你对他们的工作方法有什么看法?”薄一波讲:“总理,您是老领导了,又与他们相识很早,您看呢?”周总理讲:“据我多年观察,他们两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同志是‘举重若轻’,伯承同志是‘举轻若重’。从愿望上说,我更欣赏小平同志的‘举重若轻’,但说实在话,我这个人做不到这一点。我同伯承同志一样,在工作上常常是‘举轻若重’。”
学习借鉴需要取长补短的眼界。向出类拔萃的人学习,在借鉴中增智,在借鉴中悟道,就是强强叠加、如虎添翼,最终会站在伟人的肩膀上。胡耀邦是一个善于取长补短的借鉴者。1980年2月,他担任党中央总书记后,曾讲过他所领导的中央书记处在工作中学习借鉴的榜样:“想问题,动手动脑,工作方法,我们学主席。工作精神,我们学总理。研究大问题,不搞烦琐哲学,我们学小平。”李先念也是一个善于取长补短的借鉴者。他曾对人讲过:“我一生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徐帅,教会我打仗;一个是陈云,教会我管经济。”
学习借鉴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向更强者学习借鉴,就会眼界更开阔、胸襟更宽阔,自己就会变得更强大。周恩来在学习上是一位海纳百川的伟人。1949年5月7日,他在一个报告中专门提出“学习毛泽东”的主张,诚恳地讲:“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学习毛泽东必须全面地学习,从他的历史发展来学习。”朱德年长毛泽东7岁,在红军时期就有“朱毛不分家”的说法。延安整风时,朱德诚恳地讲:“我们这次学习,就要每人学一套本事,主要是学好毛主席办事的本事。”
学习贵在思考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成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成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与深思,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光学习不思考,就会一团迷惑;光思考不学习,就会一无所获。
好学深思重在提出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工作的导向。发现问题靠眼力,思考问题靠脑力。善于发现问题是高人,善于思考问题是能人。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著名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罗素问:“为什么?”穆尔说:“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他:“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回答:“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好学深思重在解疑释惑。在学习中思考问题,就是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经过独立思考,学习的过程就变成解疑释惑的过程。毛主席读书有一个习惯,就是问得多,不放过任何疑点。1937年9月,他读了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一书,对书中“差别不是矛盾”的观点有不同看法,却十分客气地给他写信说:“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诉。”1958年“大跃进”时期,他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一书,在书中画的问号非常多,有的一页多达四五个。北宋哲学家、宋明理学创始人朱熹讲:“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讲:“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我国著名学者钱锺书先生读书的态度是,不识而问,不解而问,不信而问,明知故问。
好学深思重在结出果实。好学要仰望星空,深思要脚踏实地,这样才会学有所成、思有所获。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是好学深思的典范,他有一段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越是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他有个习惯,每天雷打不动出门散步思考问题,散步的路线是一条固定的小路,被称为“哲学小路”。他的许多哲学思想是在这条小路上酝酿的,许多哲学成果是在这条小路上催生的。陈云讲过:“我平时工作忙的时候,还不是最累的时候。我专心思考问题的时候,才是最累的时候。”“要拿出一定时间‘踱方步’,思考战略性问题。”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