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醉在湘江清波里

作者:魏龙元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24期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16日 10时08分06秒 编辑:陈家琦

秋分的尾巴渐渐隐去,寒露冒头了,天气还沉睡在三伏。在调元渡口等船时,我口渴得要命,就近走进一户老乡家讨水喝。这户人家住的是吊脚楼,年代有点久远,皱褶斑驳的木板墙,平整光滑的门槛石,苔藓叠生的黛瓦,处处显现沧桑感,但干净清爽。

推开半掩的房门,一对中年夫妇在厅堂剥玉米。见我进来,夫妇俩起身打招呼,知道我来意后,女主人提起桌上水壶斟水。可能壶里水不多,她一边斟水,一边叫丈夫去打水。男主人从壁上取下小木桶。走到吊楼回廊边,将桶丢进河里直接取水。我一脸茫然,端着女主人递来的塑料杯,心想能喝吗?

女主人猜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没事,河水干净,烧开了能喝,我们煮饭做菜饮用,都用这水。”我将信将疑尝试了一口,果然清凉甘甜。我仰头一饮而尽,又要了一杯。“你们城里人都喝这里的水呢。”女主人指着楼下的江面,语气充满自豪。

顺着她所指方向,只见蓝天白云之下,宽阔的江面碧波荡漾,水质清澈。这里是湘江上游一段,位于东安县紫溪市镇内,湘江入湘第一大湾所在,调元渡口在大湾左岸。湘江,长江一级支流,源头之一为广西兴安海洋山,在东安境内流程数十公里,沿途河道曲折蜿蜒,两岸村庄密布,散居着全县近三分之一的人口。

数年前的一个秋高气爽天,我曾来过这个渡口。那时河面上到处漂浮枯枝败叶,甚至死鸡死鸭,岸边树木稀稀疏疏,散发恶臭味的渠沟水毫无节制往河里灌,两边山头的洗矿水,似黄河改道,肆意狂泻而下,河水浑浊不堪。

“以前这江水别说喝,用来洗手洗脚都嫌脏,洗了不用井水冲冲,饭都吃不下。”女主人直爽,快言快语,“以前我们村吃水都靠打井,现在不用了。”男主人说,小时候门前的湘江一年四季清清幽幽,生活用水直接从江里取。男主人姓伍,从曾祖父开始,世代生活在湘江边,几代人目睹了湘江从清变浊、又从浊变清的点点滴滴。上世纪90代开始,湘江水质遭严重破坏。幸运的是,2013年省政府将湘江保护与治理列为省“一号重点工程”,责令各地采取强硬措施在湘江流域封山育林禁渔、整治矿山开挖乱象、搬迁污染企业等,湘江一年年清亮起来。

但这却触动了一些村民眼前利益。记得2016年中秋节后,一名亲戚找到我,说他平时靠在湘江里捕鱼、开挖砂船、洗矿砂挣点钱,现在政府突然禁渔禁挖、查封矿山,他没事做了。言语之中,极为不满。我劝慰他一番后,他又重回政府安排的鞋厂上班。去年春节,他特意来告诉我,他每个月在鞋厂能拿4000多元工资,比以前舒适多了。他还说,住在湘江边的乡亲们,也享受到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红利,或发展生态旅游,或加工野生养生茶,各有各的新门路,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其实住在县城的我早已感受到了湘江治理带来的红利。两年前,县城10多万人的生活用水,一直抽的是重金属超标的地下水,现在则直接从湘江河里取,无需净化。发源于舜皇山的紫水河,环绕县城而过,是湘江一级支流。随着碧水净土保卫战效果凸显,沿河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生态优美,政府顺势而为,建立起紫水国家湿地公园,紫水湿地已成为全县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公园也成了人们休闲观光的最佳场所。

从吊脚楼出来,我登船渡江。船在水中行,近处,股股浪涛从船底向四周翻滚;远处,层峦叠翠,江面宽阔清澈。船至江中心,一群白鹭在芳草萋萋的沙洲上闲游戏嬉,也许习惯了,见人靠近,也不惧怕,反而展翅鸣叫,欢快地同我们打招呼。那一刻,我醉在了湘江的清波里。


0.png


上一篇 一村灯火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