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有益借鉴
——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例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全党团结统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筹划和指导战争,必须深刻认识战争的政治属性,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从政治高度思考战争问题。”政治属性作为战争的第一属性,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入剖析此范例,可以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这场战争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打不打?
打不打?在这个问题上,党中央从政治上进行考量,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最后作出判断:为了捍卫国家安全,为了赢得政治上的战略主动,这场仗不得不打。
从国际上看,这场仗是不得不打。如果中国不出兵援朝,对美国而言:美国霸占全朝鲜的意图就会得逞,国际冷战局势必将更加动荡。对朝鲜半岛局势而言:南朝鲜将有极大可能会在美国的扶植下统治整个朝鲜半岛,而北朝鲜则可能会进入中国东北成立流亡政府。对中国而言:如果在中国、苏联仍犹豫不决时,美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到鸭绿江边结束战争,中国就没有理由再出兵。同时,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地位,以及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形象,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如果中国、苏联在北朝鲜生死存亡之际选择袖手旁观,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可能会就此陷入低谷。反过来说,如果中国出兵援朝,一方面必将阻断美国称霸全球的政治野心,并有可能击碎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另一方面,必将为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赢得有利的国际环境,保持邻境朝鲜作为我国抵御帝国主义威胁的缓冲地带,为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提振信心、树立榜样。
从国内来看,这场仗也是不得不打。一方面,如果放任美国侵略朝鲜,就算我们不出兵援朝,也要部署兵力对鸭绿江1000多公里防线进行被动防御。这必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必将极大地影响以至阻滞新中国刚刚起步的各方面建设进程。另一方面,国内资本家和知识分子对美国持畏惧心态,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完全没有信心。特别是在“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之后,恐美情绪加速蔓延,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普通民众对战争的恐慌。在当年全国粮食大丰收的情况下,国内依然出现物价疯涨、囤粮抢粮等反常现象。相反,如果在这时选择出兵援朝并取得胜利,借此消除社会上长期存在的崇美恐美思想,并通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顺势提升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从而为国内赢得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和一段较长的和平发展时期。
这场战争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靠什么打?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典型的非对称战争。我们是依靠什么与具有高度现代化装备的美军进行抗衡的?可以说,政治因素至关重要。从政治建设的角度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政治因素可以归纳为:政治远见、政治根基、政治领导和政治纪律。
第一,党的政治远见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赢得了战略先机。早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党中央就以极高的战略眼光预见到: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必有一战,地点可能会是在越南、台湾海峡、朝鲜这三个地方。所以,早在1950年4月,党中央就决定成立“战略预备队”,为与美帝之间可能发生的军事较量作战争准备。在美国悍然出兵朝鲜的第二天,毛泽东就发出号召:“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为此,党中央于7月13日印发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并抽调原战略预备队官兵共25.5万人组成东北边防军,作战前整训,待命出征。党中央的政治远见和政治谋划还体现在当时我军装备落后和可能发生的后方供应不足等问题上。对此,党中央在派兵援朝作战之前就事先确定了“边打”“边建”的方针,即“一面打仗,一面加紧改善部队,加速特种兵建设和后勤工作建设。”党中央对美国战争意图作出的精准判断,为抗美援朝战争赢得了战略先机。
第二,党的政治根基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毛泽东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讲到: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全国人民支援,中朝两国人民并肩奋斗”。党中央在1950年10月先后发出了《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和《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号召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支持抗美援朝战争。此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参加志愿军的热潮。短短一年间,全国就有58万青年学生和工人报名参军。一时间,大街小巷纷纷出现了“母送儿,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动人景象。与此同时,为了落实“边打”“边建”的方针,全国人民积极开展“增加生产”“爱国丰产”和“厉行节约”等运动。各地工人主动夜以继日地为志愿军生产军需物品和武器弹药;各地农民踊跃交售“爱国粮”,全力向前线提供物资供给。全国范围内相继开展由各阶层群众自发组织的捐款捐物支援飞机大炮运动。截至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支前捐款累计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为前线提供了有力支援,极大鼓舞了志愿军英勇作战的士气。
第三,党的政治领导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思想武器。“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党的政治领导贯穿于抗美援朝战争全过程、各方面。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党就在国内开展了有力的宣传和动员,号召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各部举行誓师大会,进行以“仇视”“蔑视”“鄙视”美帝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有力政治动员。在前线交战期间,为了强化政治意识、提升作战斗志,志愿军一方面对全军编制、制度进行统一规定,建立战时组织形式。比如采取以步兵连党支部为基础、吸收周边各配属兵种的党员加入的方式,组成了严密的前线党支部,解决战斗初期兵种、人员杂乱无序的问题。同时,为解决部分战士出现的思想涣散问题,志愿军各部及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攻必克、守必固、打硬仗、打恶仗”的信念。通过颁布《立功条例草案》统一立功标准,要求各部队主动为英雄连队和个人请功、记功、贺功,要求关心战士、妥善处理伤员。可以说,党的政治领导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形成奠定思想前提。
第四,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志愿军到达朝鲜后,敌人就开始散布谣言,导致当地许多朝鲜群众对志愿军产生了怀疑和惧怕情绪。对此,毛泽东要求全体指战员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必须对朝鲜人民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志愿军认真遵循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在部队广泛开展了拥政爱民教育,教育部队要团结朝鲜人民,以取得群众信任和支持;教育部队要团结朝鲜军队,树立平等观念,互相帮助;教育部队要团结朝鲜党和政府,遵守朝鲜的法律法规,防止违反纪律的事情发生。但是,由于军令紧急、入朝仓促,部分同志对纪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出现了违反纪律的情况,严重危害志愿军的形象。为此,志愿军总部颁发《政治训令》,重申遵守群众纪律的重要性,组织纠察队进行纪律大检查;成立志愿军军法处,对严重违犯军纪的绳之以法。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使志愿军和朝鲜军民成为了亲密的战友,这才有了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战役中双方的紧密协作和奋勇杀敌,才能共同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进而创造出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
从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宝贵经验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对于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战争逻辑的背后蕴含着的是政治逻辑。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之中,集中体现了这七个方面的要求。这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第一,把准政治方向。政治方向事关党的前途命运。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高瞻远瞩、科学预判到“与美帝国主义之间的较量不可避免”,并综合权衡各方利弊,毅然决然地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深刻彰显了我们党卓越的政治远见。
第二,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有党的领导。党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加强部队团结和统一,把各方力量组织起来,汇聚起打赢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强大合力。
第三,夯实政治根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两国人民,将对祖国无比炽烈的热忱,化作捐钱捐物、参军保国的各种实际行动,奏响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凯歌。毛泽东同志曾深刻地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第四,涵养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好,党内就会正气充盈;政治生态不好,党内就会邪气横生。早在朝鲜战争爆发初期,针对我军内部对战争“该不该打”“能不能打”“能不能赢”等的讨论,军队各级党组织大力加强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
第五,防范政治风险。党中央出兵支援朝鲜的决策不仅是对军事风险的防范,更是对政治风险的防范,正是因为我们党派兵出国作战,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有力防范了此次重大政治风险,才赢得了政治主动,赢来了民族自尊自信。
第六,永葆政治本色。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本色就是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论是长津湖的冰天雪地,还是上甘岭的狂轰滥炸,都无法动摇志愿军战士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坚强意志,都无法动摇志愿军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正因为有对党无限的忠诚和热爱,对政治信仰的坚定不移,我们才能打赢一场又一场硬仗、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第七,提高政治能力。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就是因为有高瞻远瞩、把握政治大局的能力,党中央在作出出兵援朝决策时确定了“边打”“边建”的战略方针,有效解决了我国武器装备在数量上少、质量上低的难题;就是因为坚持“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的无比自信,志愿军把灵活机动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有效占据了军事上的主动权。
- 新湘导读